×
中美婚恋的性学分析
读者评分
5分

中美婚恋的性学分析

对在美华人及大陆新移民中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中美婚恋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和探究,可以说,是目前国内首部如此深刻揭示这方面问题的社会学著作。

1星价 ¥7.8 (3.4折)
2星价¥7.8 定价¥22.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条)
元气少***(二星用户)

在书的后面会有一些关于当时人的看法,能了解一些当时的人的心情和思想,偏见和误解也不少吧。

2020-05-30 16:59:52
0 0
151***(三星用户)

本书通过对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恋爱观和婚姻中对待性的态度,来说明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婚姻和性的态度是怎样的,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018-12-09 12:23:51
0 0
图文详情
  • ISBN:750082468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32开
  • 页数:367
  • 出版时间:2006-01-01
  • 条形码:9787500824688 ; 978-7-5008-2468-8

本书特色

在中美婚恋这个领域,本书是**部较系统、较翔实、也较原创特点的专著。本书主要讨论中国人与美国白人的婚恋和性爱关系;中美异性之间的婚恋和性爱关系。用较客观、理性、全面和科学的态度来进行观察和总结、分析和综合。力图揭示出中美婚恋和性爱关系的外在现象中一些带内在规律性的东西。对中美婚恋这个社会问题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读。同时,笔者的另一部纪实文学集《哈罗,洋情场》(中国工人版),作为姐妹篇,该书收集了中美婚恋或性爱关系中的28个详细生动的“案例”,从中也许可得到更为感性、形象、立体的认识。

内容简介

闯荡美国的中国人,尤其是女人,已有一大群走上融入美国的“捷径”——与美国人通婚。还有一群人,几乎都是女人,正以此为目标,展开一系列的搜寻。通成婚的,面临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冲突,大多数婚姻,则处于成功与失败两个极端的广大中间地带;通不成婚或根本无意通婚、却又亲身经历实质性亲密关系的,亦不在少数。在美国这块充满挑战的新大陆上,女性同胞似乎比男性同胞有更多的机会改变命运,原因何在?本书对在美华人及大陆新移民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中美婚恋(黄白婚恋)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和探究,可以说,是目前国内首部如此深刻揭示这方面问题的社会学著作,其所涵括的丰富的人文知识、社会知识、历史知识等更使它成为一部很好了解在美华人婚恋的性爱生活的百科全书。
性—爱—婚姻—家庭”,这是永恒的主题。
在美国,也许更是如此。
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电脑网络以及其他各种媒休,天天都在炒作这个老旧而又常新的焦点。政治家、思想家、工业家、金融家、商业家、教育家、宗教家、艺术家以及所有各行各业的权威们*终都以此为主线,展开他们的全部专业活动。
为了多元文化相互沟通的需要,笔者在洛杉矶执教的大学里开了门课,叫作“东西方性爱哲学比较”。这门以讨论为主的课,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广泛涉及到“性”与“爱”的以下一些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在讨论中,跨族裔的婚恋与性爱关系,自然成了人们*感兴趣的论题之一,而且它几利涉及到以上所有层面的问题,如跨族裔的浪漫爱、友爱、婚外恋、同性恋、卖淫、性骚扰、约会强暴和家庭暴力等等。根据1997年12月5日《今日美国》刊载的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57%以上的美国年轻人约会过异族对象,其中包括白人、黑人、拉丁裔和亚裔。从教室和校园,再向整个美国扫瞄,跨族裔的婚恋和性爱关系列是渗透到整个社会的一个层面和每一个角落。这种现象当然会带来新的思考和挑战,同时也带来正面效应的进步与发展和“负面效应”的“困扰与危机”。
随着中国大陆史无前列的社会大转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了中美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全方位,包揽万事万物的,不仅在宏观上,而且在微观上,不仅是总体的,而且是个体的,可以说涉及了人类所应有的一切理念、情感、欲求、价值的和行为。其中自然而然牵扯到性爱、婚恋与家庭。不少作为黄种人的中国人同其他种族的美国人,其中主要是白种人,产生了性爱、婚恋,以致组成了家庭。像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这种新组合的生活中有喜剧,有悲剧,有闹剧,还有更多的是悲喜闹一应俱体的正剧。
笔者根据自己在美国多年教学、研究与日常生活的经历,以及对祖国社会历史文化的熟知,力图揭示出中美婚恋和性爱关系的外在现象中一些带内在规律性的东西。任何社会现象从整体上看绝非是孤立的,或多或少有其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宗教的、地缘的、甚或心理的原因。例如一个中国男人或女人到美国来,可能从纯粹个人意义上说,是由于各种偶然的因素,但从总体大环境来说,却是中美互相开放的结果。
本书尽量尝试用较客观、理性、全面和科学的态度来进行观察和总结、分析和综合。大致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中美婚恋的历史缘由;(2)中美性文化的差异;(3)中美婚恋关系中的性心理基础;(4)中美婚恋关系中的某些困惑与问题;(5)中美婚恋关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分析;(6)中美婚恋关系中的文学再现;(7)中美婚恋关系的趋势展望。本书虽远非鸿篇巨制,却是在参阅了大量有关专业书籍、收集了大批有关资料、访谈了众多有关人士的基础上形成的。
因材料和篇幅的限制,笔者需要申明两点:(1)本书主要讨论中国人与美国白人的婚恋和性爱关系;(2)本书主要讨论中美异性之间的婚恋和性爱关系。不论褒贬如何,有一点也许可以不太自谦地说,在中美婚恋这个领域,本书是**部较系统、罗翔实、也较有自己一定原创特点的专著。
笔者本意不想把此作写成枯燥无味的纯学术论著,也不相无原则地追求“市场效应”。因此,希望本书能“深者见深,浅者见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雅者见雅,俗者见俗”。但倘若“道者见道,淫者见淫”,那也是无奈之事,并非所愿。

目录

**章 仙蒂旋风与黄白角效应
“天使城”的华人 仙蒂角 仙蒂的故事 仙蒂旋风
“黄白角”各显神通 “黄白角效应”要找就找“强男人”
第二章 娜塔莎和她的爱神社
“南在仙蒂,北有娜塔莎” 娜塔莎,掀起你的盖头画!黄白婚姻大专家 “娜氏学”的真谛
第三章 一股黄白交合的大流
“米酒”加“咖啡”“白人媳妇”与“华人女婿”
中国式的爱与美国式的爱 张爱玲与她的洋夫婿赖雅
黄白混血的“新族裔”
第四章 好莱坞的黄白两性模式
《大班》与“性玩偶”《龙年》中的“半强暴”
“金门”桥上的“生死恋”《李小龙的故事》的故事
短命的《漂泊之子》 老一套的《红角落》 大逆不道的《情人》 “黑白”也如此 打进好莱坞的成功 周润发与《替身杀手》 《中国盒子》里的浪漫
第五章 美国文化中的性歧视
从“欧洲中心”到“白人至上”“女人绝非理性动物”“黄祸”与“小黄人”神秘感+性奴隶
=东方女人 洋家谱中的“秘密”黄白通婚曾是犯罪 两项统计之间的变化 问卷调查的启示 “吉普女郎”的历史伤痛 日本对美国的“性肉弹” 《人证》与黑色“吉普女郎”情结 《风从东方来》的“非吉普女郎化” 新生代的“吉普女郎”
第六章 中国文化中的性歧视
男女性道德的双重标准 六大“性文化圈” 从“洋鬼子”到“洋杂种”
第七章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性偏化”
什么是“性偏化”?中国现代三次大的“性偏化”、
从“阴盛阳衰”到“女尊男卑” “雄性雌化”与“雌性雄化” 《寻找男子汉》与“高仓健情结” “琼瑶热”;再次“非男子汉化” “男人有钱便学坏,女人学坏才有钱” 良性与恶性的“性偏化”
第八章 一般异族婚恋的性科学分析
……
第九章 中美婚恋的性科学分析
第十章 美国的性爱浪漫神话
第十一章 中美性关系的文学艺术论
第十二章 中美婚恋中的经验与教训
第十三章 走向世界化的两性关系
第十四章 东西方性文化的撞击与融合
访谈录:六十位中美人士谈中美婚恋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丁子江: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北京大学哲学硕士,美国普渡大学哲学博士,现任美国加州州立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有著述多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