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

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

1星价 ¥27.5 (5.5折)
2星价¥27.5 定价¥50.0
图文详情
  • ISBN:730308046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427
  • 出版时间:2006-05-01
  • 条形码:9787303080465 ; 978-7-303-08046-5

目录

**篇走近科学
什么是科学
1.科学活动论和互补方法论/3
2.从活动论的观点看社会科学//11
如何驾驭科学
1.科学的本质在于方法/22
2.科学方法论:问题和趋势/29
3.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特点/41
4.发现的艺术/49
科技革命有何用
1.从科学革命到现代科技革命/64
2.科技革命: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嬗变的助力/Ts
3.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运动/86
怎样看科学哲学
1.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科学哲学/98
2.关于科学哲学的再定位/107
3.基点不动摇、功能有特色、学科要开拓/116
第二篇省思哲学
在自然与社会之间
1.当代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123
2.现代科技何以创造经济价值/132
3.技术何以决定人之本质/146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1.中国有机论思维与西方科学思维的互补性/153
2.从虚拟现实及其沉浸性看技术现代性问题/170
在求真与向善之问
1.科技伦理问题的新向度/181
2.科技时代的科技伦理实践/193
3.网络世界的伦理建构/207
在灌输与启迪之间
1.当代我国哲学教育的错位/211
2.哲学教育的改造/218
3.当代科学突破与自然观的新探索/221
第三篇关照人文
天人关系之重构
1.与天地参:当代环境伦理的重构/233
2.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与实践蕴含/248
3.新世纪的生态价值观/260
科技文化之整合
1.对传统文化与西方化的反思/276
2.对“文革”破坏科技之文化成因的反思/282
3.知识贫困与人才匮乏问题之省思/286
4.社会运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嬗变的促力/293
科学精神之弘扬
1.弘扬科学精神/310
2.当代哲学视野中的科学与迷信/325
3.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的统一/335
人文社会科学之论衡
1.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定位与社会功能/339
2.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的思考/353
3.关于原始创新的几点想法/358
第四篇游走边缘
问题意识与超越情怀
1.矫正定位倒错,凸显问题意识/365
2.恰当设问和应答/375
3.多元的价值追求/381
学术精品与学术大师
1.一次关于学术精品的调查及其分析/385
2.学术精品的现代诠释/398
3.精品、大师及其他/40s
附录
哲学的长征:从中国走向世界/417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倘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学者,恐怕能配得起“大师”称号的人实
在寥寥无几,自然堪称精品的学术成果也难以寻找。吴树青曾写道:“在文
史哲的基础学科中间,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师级的人物我们培养得太少
。现在我们也有一些,比如说像我这么大年纪的同志中间也有一些很优秀的
,但是只能说是准大师,不好说是大师级的人物,无论是在学术功底、知识
面和创造性等方面,和以前的一辈大师级的人物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①的确,与调查中得到公认的大师相比,当今学者不仅在学识方面有所欠
缺,在学术大师背后蕴含的精神底蕴方面更付阙如。这种独立的、自由的、
宁静的、淡泊的精神底蕴是当前学界普遍缺乏的,也是人们心所向往的。没
有这种精神底蕴的支撑,学术就会继续浮躁。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师处处高
明,即如陈寅恪,他的学术著作中同样有谬误存在,但其人格与学术的高度
统一,值得我们仔细品评、视为瑰宝。
总之,没有大师难出精品,没有精品何来大师。大师是什么?大师就是
学术前进的界碑。精品是什么?精品就是学术界碑上的铭文。
(2)时代呼唤精品。
精品调查,其目的与其说是要“寻找精品”,毋宁说是要“呼唤精品”

当前学界的问题很多,例如体制问题、腐败问题、作假问题、近亲繁殖
问题等等,这里从似乎*虚、但却是漫延*广、危害*深入的浮躁问题说开
去。
做学问,本应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但现实情况呢
,北大何芳川批日:“一种浮躁之症在国内学术界游荡;赝品之风,早离青
萍之末;平庸之气,也正侵蚀精华。”学术氛围江河日下。职称待遇要高的
,能力贡献却是低的,工作上小事是不愿做的,大事又是做不来的。应付出
版社的催稿,赶评审任务,学术作品仓促上阵又仓促收尾。既然名利可以作
为*直接的标准量化地评价学人是否成功,于是就不断加快学术作品“商品
化”的进程。在学术作品的质量普遍滑坡的情况下,以尽量简便的方式制造
出尽量多的商品无疑是符合学人的*大利益的。而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成
果评价体系的缺位,形形色色的以论著数量、刊物级别、项目等级作为评价
人才和作品质量的标准的出台,加剧了人们对非学术因素的追逐。在浮躁空
气的“滋养”下,学园里洋溢着虚假的繁荣气息。
学界的浮躁源于世俗利益的诱惑和评价体系的缺位。每个人都是俗人,
学者与学匠的区别在于:前者视学术为生命,后者视学术为饭碗。何以选择
?这属于人的价值取向问题,很难用一套确定的方法来保证后者向前者的自
动转化。至于评价体系的缺位问题,需要弥补这个体系。不仅要对学术成果
、学术项目、学术机构进行评价,还要对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进行评价。
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是相辅相成的。腐败是权力的专利。没有权力的滥
用也就不会产生权力的寻租,没有权力的寻租,也就无所谓“腐败”。世上
没有什么制度可以完全阻止腐败的发生,只要存在权力,就一定会产生腐败
。但一个好的制度可以制约权力,因而有助于消除腐败。在组织化的学界,
肯定存在着学术权力。简单说,“学术权力就是根据学术事务、学术活动及
学术关系等的特点和规律对其施加的影响和干预力量”①。在高等教育体系
内部,从直接从事教研活动的学者、教授到学院院长,从大学的校长到主管
教育的政府官员,都在行使着不同层次的学术权力。权力有大小,只要没有
监督,难免产生腐败。解决的办法一是加强监督,强调规则的公开和公正;
二是尽量减少行政化的程度。在为学者创造尽可能大的学术空间的同时,尽
可能减小非学术化的权力空间,要让学者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氛围。
P410-411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