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4017785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365 页
  • 出版时间:2008-02-01
  • 条形码:9787040177855 ; 978-7-04-017785-5

目录

**章 法学基础知识**节 法的含义、本质和特征一、法的含义二、法的本质三、法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法的渊源和分类一、法的渊源二、法的分类第三节 法的作用一、法的规范作用二、法的社会作用第二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述**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念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含义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性质和特点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第二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概念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征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要素第三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外国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二、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成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历史必然性第三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和立法**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概念二、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三、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四、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五、环境标准六、其他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第二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一、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体制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规划三、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技术四、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第四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节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提出和发展二、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含义和作用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贯彻第二节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提出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含义和作用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贯彻第三节 奖励综合利用的原则一、综合利用的含义和作用二、奖励综合利用原则的贯彻第四节 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一、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的含义二、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的贯彻第五节 公众参与的原则一、环境权理论与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原则二、公众参与原则在法律上的体现和贯彻第五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制度**节 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一、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三同时制度四、许可证制度五、征收排污费制度六、经济刺激制度第二节 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第六章 国家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管理第七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上)第八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下)第九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上)第十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下)第十一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第十二章 国际环境法概述第十三章 国际环境与资源的法律保护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在**版(1999年版)的基础上,根据教学改革实践,按照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教材建没应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适应教学与改革的需要”的精神,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全面修订而成的。为了便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科等理工科学生学习和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内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对法学基础知识和一般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主要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就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展开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法律体系、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相关的法律责任制度等展开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且对国际环境法的主要内容也做了论述。此外,为促进学生对每章节重点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便于自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每章之后还新增加了练习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可供高等院校理工科、医学、农学专业以及其他非法学类专业的学生使用。

作者简介

金瑞林,男,1931年生,河北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并留系任教至今。现任北大法学院教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法律顾问、全国高教自学考试委员会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北大法律学系副系主任、北大环境科学中心副主任以及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科学顾问等职。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主要致力于环境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中国高校法学院*早开设《环境法学》课程和招收环境法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曾参加《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重要环境法律的起草、修订或审定工作。曾多次主持中日、中美环境法学术交流会并分别出版了中、日、英文版环境法学术论文集。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著作有:《环境法——大自然的护卫者》、《环境法学》(主编)、《中国环境保护法教程》(英文版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主编)以及《中国环境法》、《中国环境与自然资源立法若干问题研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