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女性
读者评分
4.9分

上海女性

王安忆的散文精选集。虽然她对上海的观察和描述有时细致得让人惊诧,但似乎也正因这一丝不苟的描摹,故事才有了衬景。

1星价 ¥9.0 (3.2折)
2星价¥8.7 定价¥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8条)
ztw***(一星用户)

看起来还行

2022-11-26 00:03:44
0 0
ztw***(三星用户)

推荐一本好书

很满意的一次购书,值得珍藏!

2022-11-19 17:14:41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22627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14
  • 出版时间:2008-02-01
  • 条形码:9787500226277 ; 978-7-5002-2627-7

本书特色

王安忆是中国当代作家中的代表性人物。女作家方方说:“就综合实力,我认为中国当今女作家中王安忆是排在**位的。”就其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风格之多变,王安忆在整个中国当代作家中的地位也是无可置疑的。 从知青作家到寻根作家,从海派传人到成熟大家,王安忆走过了三十年艰辛漫长的创作道路。《隐居时代》和《69届初中生》是王安忆知青文学的代表作,老作家冰心称赞这些作品“十分的真实、朴素、细腻而深刻”。《小鲍庄》是王安忆寻根文学的代表作,正是这部作品为她带来更高的声誉。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不仅是她海派文学的代表作,也是当今海派文学新的高峰。 王安忆无愧于海派文学传人的称号。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王安忆就是新上海新时代的张爱玲。但王安忆早已超越了张爱玲,无论从艺术上还是从意境上。 王安忆的作品是大上海的一面镜子,也是新中国的一面镜子。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作品有:《上海的女性》、《上海与北京》、《后院》、《上海的故事》、《市井之趣》、《插队后记》、《我们父亲王啸平》、《小镇上的作家》等。

目录

卷一 上海女性
 上海的女性
 上海与北京 
 后院
 花匠
 我的老师们
 关于家庭
 那年我们十二岁
 上海的故事
 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
 关于家务
 我们家的男子汉
 市井之趣
 搬家
卷二 独语
独语
插队后记
 岁月是条河
归去来兮
夜走同安
香港是一个象征
海德堡
漂泊的语言
 生死契阔,与子相悦
宋朝
街景
茹家淡
我的父亲王啸平
卷三 永不庸俗
见葛优
怀念萧军先生
 陈凯歌与《风月》
岛上的顾城
小镇上的作家
 黄土的儿子
 女作家的自我
 汪老讲故事
 寻找苏青
 世俗的张爱玲
 走出凤凰
 永不庸俗
卷四 面对自己
我的小说观
“上海味”与“北京味”
我看短篇小说
情感的生命
艺术是一个过程
城市无故事
谁来听故事
面对自己
充满梦幻的时代
时光顺流七十年
展开全部

节选

上海的女性
上海女性的硬,不是在攻,而是在守。男女交手的情景是有些惨烈,还有些伤心……
上海的女性心里都是有股子硬劲的,否则你就对付不了这城市的人和事。不知道的人都说上海话柔软可人,其实那指的是吴语,上海话几乎专挑吴语中硬的来的。用上海话来说爱几乎不可能,“喜欢”比“爱”这个字还温存些,
可见上海的“爱”是实在的“爱”。上海话用来说侠义倒是很好,都是斩钉截铁,一锤子定音的,有着一股江湖气。因此,说上海话的女人就总有着些侠士的意思,是和男人说得上话来,说的不是你我衷肠,而是天下道理。不知道的人还说上海女性婉约,那也是指的吴越风气,上海女性是吴越中*硬的来的。她们的硬不一定是硬在“攻”字上,而是在“守”。你没见过比她们更会受委屈的了,不过不是逆来顺受的那种,而是付代价,权衡过得失的。你决不能将她们的眼泪视作软弱,就是这道理。
切莫以为有那几行悬铃木,上海这城市就是罗曼蒂克的了,这里面都是硬功夫,一砖一瓦堆砌起来。你使劲地嗅嗅这风,便可嗅出风里沥青味,还有海水的咸味和湿味,别看它拂你的脸时很柔媚。爬上哪一座房子的楼顶平台,看这城市,城市的粗砺便尽收你眼,那冰泥的密密匝匝的匣子,蜂巢蚁穴似的,竟是有些狰狰的表情。你也莫对那二十年、三十年的旧梦有什么怀想,那只是前台的灯火,幕后也是这密密匝匝的蜂巢蚁穴,里头藏着的,也是咬牙切齿、摩拳擦掌的决心。这地方真是没多少诗意的,歌也是那种打夯的歌。你只有看见工地上彻夜通明的灯,这里不响那里响的打桩机声,你或许还会感动一下,有一些激越的情感涌上心头。这就是这城市创世纪的篇章,是要从宏观着眼的。而在那水泥夹缝般的楼底街道上蠕动的、如蚁的人生,你要他们有什么样的诗情?
这里的女性必是有些男子气的,男人也不完全把她们当女人。奋斗的任务是一样的,都是要在那密密匝匝的屋顶下挤出立足之地。由于目标一致,他们有时候可做同志,携手并肩地一起去争取;有时候可就成了敌人,你死我活的,不达日的誓不休。这种交手的情景是有些惨烈,还有些伤心,因都是渺小的人生,在可怜的犄角里,周转不过身来,即便是胜也胜不了几寸,败却是不能败的。这地方的男人也是用不上男子气的,什么都得伏小曲就,蜷着地来,也难怪不把女人当女人。双方势均力敌,一样地无依无赖,白手起家,谁也让不得谁。要说男女平等,这才是,同一地平线上,一人半边天。嚷着“寻找男子汉”的,大多是那些女学生,读饱了净撑的。凡是浴血浴泪过来的,找的不是男子汉,是那体己和知心,你搀我,我搀你的。要说都是弱者,两条心扭成一股劲,就是这地方的*温存和*浪漫。
要写上海,*好的代表是女性,不管有多么大的委屈,上海也给了她们好舞台,让她们伸展身手。而如她们这样首次登上舞台的角色,故事都是从头道起。谁都不如她们鲜活有力、生气勃勃。要说上海的故事也有英雄,她们才是。她们在社会身份的积累方面,是赤贫的无产者,因此也是革命者。上海女性中,中年的女性更为代表,她们的幻想已经消失,缅怀的日子还未来临,更加富于行动,而上海是一个行动的巨人。正是在命运决定的当口,她们坚决、果断、严思密行,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说她们中年,她们也不过是三十岁上下的年纪,正是经验和精力都趋饱满的时候。她们没有少女的羞怯和孤芳自赏,也没有老年人那般看得开。她们明白,希望就在自己的一双手上。她们都是好样的。
可是,她们却满足不了你浪漫主义的内心追求,她们太务实了。这地方的生存太结实了,什么都是铿锵有声,没有升华的空间。也许你只有从大处着眼,去俯瞰那昼夜工作的工地,那里有一种聚集起来的激情,可你掌握那还有待时日,现在你则是伏手捡拾的日子。将那些零散在局部的热和力收集起来,准备着下一次的超越。
  上海与北京
上海和北京的区别首先在于小和大。北京的马路、楼房、天空和风沙,体积都是上海的数倍。刮风的日子里,风在北京的天空浩浩荡荡地行军,它们看上去就像是没有似的,不动声色的。然而透明的空气却变成颗粒状的,有些沙沙的,还有,天地间充满着一股鸣声,无所不在的。上海的风则要琐细得多,它们在狭窄的街道与弄堂索索地穿行,在巴掌大的空地上盘旋,将纸屑和落叶吹得溜溜转,街道旁树的枝叶也在乱摇。当它们从两幢楼之间挤身而过时,便使劲地冲击一下,带了点撩拨的意思。北京的天坛和地坛就是让人领略辽阔的,它让人领略大的含义。它传达“大”的意境是以大见大的手法,坦荡和直接,它就是圈下泱泱然一片空旷,是坦言相告而不是暗示提醒。它的“大”还以正和直来表现,省略小零小碎,所谓大道不动干戈。它是让人面对着大而自识其小,面对着无涯自识其有限。它培养着人们的崇拜与敬仰的感情,也培养人们的自谦自卑,然后将人吞没,合二而一。上海的豫园却是供人欣赏精微、欣赏小的妙处,针眼里有洞天。山重水复,作着障眼法,乱石堆砌,以作高楼入云,迷径交错,好似山高路远。它乱着人的眼睛,迷着人的心。它是炫耀机巧和聪敏的,它是给个谜让人猜,也试试人的机巧和聪敏的,它是叫人又惊又喜,还有点得意的。它是世俗而非权威的,与人是平等相待,不企图去征服谁的。它和人是打成一片,且又你是你,我是我,并不含糊的。
即便是上海的寺庙也是人间烟火,而北京的民宅里巷都有着庄严肃穆之感。北京的四合院是有等级的,是家长制的。它偏正分明,主次有别。它正襟危坐,慎言笃行。它也是叫人肃然起敬的。它是那种正宗传人的样子,理所当然,不由分说。当你走在两面高墙之下的巷道,会有压力之感,那巷道也是有权力的。上海的居民是平易近人的,老城厢的板壁小楼是可上演西门庆潘金莲的苟且之事的。带花园的新式里弄房子,且是一枝红杏出墙来的。那些雕花栏杆的阳台,则是供西装旗袍剧做舞台的。豪富们的洋房,是眉飞色舞,极尽张扬的。富字挂在脸上,显得天真浮浅而非老于世故,既要拒人于门外,又想招人进来参观,有点沉不住气。
走在皇城根下的北京人有着深邃睿智的表情,他们的背影有一种从容追忆的神色。护城河则往事如烟地静淌。北京埋藏着许多辉煌的场景,还有惊心动魄的场景,如今已经沉寂在北京人心里。北京人的心是藏着许多事的。他们说出话来都有些源远流长似的,他们清脆的口音和如珠妙语已经过数朝数代的锤炼,他们的俏皮话也显得那么文雅,骂人也骂得有文明:瞧您这德行!他们个个都有些诗人的气质,出口成章的。他们还都有些历史学家的气质,语言的背后有着许多典故。他们对人对事有一股潇洒劲,洞察世态的样子。上海人则要粗鲁得多,他们在几十年的殖民期里速成学来一些绅士和淑女的规矩,把些皮毛当学问。他们心中没多少往事的,只有二十年的繁华旧梦,这梦是做也做不完的,如今也还沉醉其中。他们都不太惯于回忆这一类沉思的活动,却挺能梦想,他们做起梦来有点海阔天空的,他们像孩子似的被自己的美梦乐开了怀。他们行动的结果好坏各一份,他们的梦想则一半成真一半成假,他们是现实的,讲究效果的,以成败论英雄的。他们的言语是直接的,赤裸裸的,没有铺垫和伏笔的。他们把“利”字挂在口上,大言不惭的。他们的骂人话都是以贫为耻,比如“瘪三”、“乡下人”、“叫花子吃死蟹——只只鲜”,没什么历史观,也不讲精神价值的。北京和上海相比更富于艺术感,后者则更具实用精神。
北京是感性的,倘若要去一个地方,不是凭地址路名,而是要以环境特征指示的:过了街口,朝北走,再过一个巷口,巷口有棵树,等等的。这富有人情味,有点诗情画意,使你觉得,这街,这巷,与你都有些渊源关系似的。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是凭亲闻历见认路的,他们也特别感性,他们感受和记忆的能力特别强,可说是过目不忘。但是,如果要他们带你去一个新地方,麻烦可就来了,他们拉着你一路一问地找过去,还要走些岔道。上海的出租车司机则有着概括推理的能力,他们凭着一纸路名,便可送你到要去的地方。他们认路的方法很简单,先问横马路,再弄清直马路,两路相交成一个坐标。这是数学化的头脑,挺管用。北京是文学化的城市,天安门广场是城市的主题,围绕它展开城市的情节,宫殿、城楼、庙宇、湖泊,是情节的波澜,那些深街窄巷则是细枝末节。但这文学也是帝王将相的文学,它义正辞严,大道直向,富丽堂皇。上海这城市却是数学化的,以坐标和数字编码组成,无论是多么矮小破陋的房屋都有编码,是严丝密缝的。上海是一个干位数,街道是百位数,弄堂是十位数,房屋是个位数,倘若是那种有着支弄的弄堂,便要加上小数点了。于是在这城市生活,就变得有些抽象化了,不是贴肤的那种,而是依着理念的一种,就好像标在地图上的一个存在。
北京是智慧的,上海却是凭公式计算的。因此北京是深奥难懂,要有灵感和学问的;上海则简单易解,可以以理类推。北京是美,上海是管用。如今,北京的幽雅却也是拆散了重来,高贵的京剧零散成一把两把胡琴,在花园的旮旯里吱吱呀呀地拉,清脆的北京话夹杂进没有来历的流行语,好像要来同上海合流。高架桥、超高楼、大商场,是拿来主义的,虽是有些贴不上,却是摩登,也还是个美。上海则是俗的,是埋头做生计的,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这生计越做越精致,竞也做出一份幽雅。这幽雅是精工车床上车出来的,可以复制的,是商品化的。如今这商品源源打向北京,像要一举攻城之战似的。
  后院
无论你走到哪一座城市,你只要来到后院,便会发现,所有的风景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内容,这种相似叫我们怦然而动。所有的陌生与新奇退去了,取之而来的是一股知己知彼的亲近。这里的一切都是我们所理解的,几乎是贴肤贴肉的,无须翻译和解释,是一猜就能猜到的。这是所有风景中*为性感的一种,它是裸着的,当我们对一座城市感到畏惧与胆怯的时候,那么就到后院去,那里有我们所熟识的,有情有义的东西。
有一次,在德国旅行,一月之后,身心都已经疲乏,好奇心之后是深深的隔膜,我好像是从一帧帧明信片前踱过,教堂、音乐厅、森林、莱茵河,它们美不胜收却是两不相干。我想,旅行其实是深深的寂寞,新鲜掩盖了这些。这一日我来到海德堡的一个公寓,在厕所里我看见了公寓的后院,我看见后院和后院连成一排,连绵的屋顶上有电视天线还有老虎天窗。我觉得鸽哨马上就要响起,有一群鸽子要从邻居的鸽房里腾上天空。这是*日常的情景,这是我们平时生活的日日夜夜里的情景,这是钻心钻肺的情景,真叫人又苦又甜。然后再继续我的旅行,那风景之中便有了一点肺腑之言,有了一点两心相知,许多不懂的我都懂了。
又有一次,我来到河道纵横的阿姆斯特丹,一个人躺在旅馆,好像被这个世界遗忘了似的。旅行总是孤寂无靠的,有举目无亲之感。来到一个陌生地就像遇到一个陌生人,无从攀谈。你越是急切地要进入这地方,与它打成一片,却越是进入不得,受到无形的排斥。阿姆斯特丹的水网有一种神秘的气氛,你好像走入一个迷宫,水网还带有古老的气息,把你带到遥远的运河时代,古风淳淳,阴森之感便也油然而起。当晨曦透进窗户,我起床拉开窗幔,后窗外呈现出一个小院。一个男人正从木梯上走下,手里拿着一件什么工具,要去干一件早晨的家务活。这情景似曾相识,这样的早晨和所有的早晨都无二样,渗进我们的身心。它能够引导我们进入许多陌生的异地,它也是我们孤身旅行的后方。
柏林的后院也有着亲切的面目。前边是著名的库登大街,彻夜通明,当足球赛得胜,喇叭声和欢呼声阵阵传来,真是奇光异色。灯光与市声笼罩在城市的上空,就像一个海市蜃楼。而后院里的嘈杂却是真切到你心里去的。楼底是一个咖啡馆,有厨房里的气味从后院升上我的顶楼,还有厨娘和男招待的说话。我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们是在打情骂俏,打情骂俏是国际性的语言,走到哪里都一样。它将柏林的浮华,像揭面纱一样揭去,裸露出它家常的表情。这是我们*诚恳的表情之一,含着朝起暮归的希望。这也是联系着我们的心的东西,是心里那一点沉底的东西,我们走到哪就带到哪的。
在旧金山我曾经在露台上看见邻人的露台。露台也是具有后院性质的地方,也是生活的里层。正是傍晚,太阳在西边落下,露台上坐着一些青年。当青年们站在街头或者地铁车站,他们无一例外都带有莫测的神情,而在露台上,他们都变得好懂了。这里露台连着露台,翻过一排屋脊,就又是露台连着露台。这里有一些受过挫的生活,抱着轻轻的伤痛。香港那地方是寸土为金,后院已被楼房吞没,后窗挤着后窗。夜半醒来,邻人家的排风扇还是呼呼地运转,这是一个静谧的时刻,这静谧不是万籁俱寂的静谧,而是有声的静谧,是从嘈杂、纷繁中辟出的一个静声,也带有一些噬骨的伤痛。
这些后院使你明白,无论这世界多么大,多么面目各异,可内心却只有一个。这是旅行中*见真情的一刻。

作者简介

王安忆,当代著名作家。一九五四年出生于南京,一九五五年随母到沪,一九七○年到安徽插队,一九七二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一九七八年调入上海任《儿童时代》小说编辑,一九八七年进入上海作协任专业作家至今。
一九七七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发表短篇小说七十余篇、中篇小说三十余篇、长篇小说七部、散文及文学理论若干,合计四百万字。代表作有《雨,沙沙沙》、《本次列车的终点》、《小城之恋》、《流逝》、《小鲍庄》、《我爱比尔》、《69届初中生》、《富萍》、《长恨歌》等。其中《本次列车的终点》获全国短篇小说奖,《流逝》和《小鲍庄》获全国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德、荷、日、韩等国文字出版。
王安忆现任上海作家协会主席。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