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与和谐-政治哲学视野中的社会资本](http://image31.bookschina.com/2008/20080831/2958896.jpg)
5分
包邮正义与和谐-政治哲学视野中的社会资本
![](http://o.bookschina.com/images/ling2.png?id=0)
- ISBN:97870100703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2
- 出版时间:2008-07-01
- 条形码:9787010070308 ; 978-7-01-007030-8
本书特色
本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哲学分析,由此形成了考察社会资本的新的理论视角。首先,作者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立足于社会交往关系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对“社会资本何以可能”这个问题进行了严谨的理论追问。这可以说是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前提批判,亦即从人的生存的本体意义上追问社会资本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其次,作者把社会资本问题置于政治哲学的视野之中。一方面探讨了政治过程对社会资本形成与发展的作用,认为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是信任,这种信任在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必然要通过经济活动中的货币和政治活动中的权力与社会资本的互动过程表现出来。货币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信任,而政治权力影响着社会资本的生成与积累,社会资本中的信任是民主政治得以产生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作者也尝试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政治哲学中的公共利益、平等、自由等正义问题做初步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在厘清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的内涵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并力图从社会资本与经济、政治、市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联中对社会资本的主要因素作更深入的解读。同时,尝试探讨社会资本对正义理论中公共利益、平等、自由的影响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正义理论研究的传统思路,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资本理论的应用和研究,对于我们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我国当代和谐社会构建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目录
导论 资本理论的历程与问题的提出
一、早期资本理论的知识简史
二、马克思:有形资本理论的完成者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四、问题的提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需要新的理论解释
**章 社会资本:新型的资本形态
一、理论背景和社会前提
二、社会资本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路
三、社会资本究竟是什么
第二章 货币、权力与社会资本
一、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信任
二、货币:社会资本中信任关系的经济表现形式
三、权力:社会资本中信任关系的政治表现形式
第三章 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
一、社会资本中的公民参与网络:良好的社会关系模式
二、公民参与网络的生成机制——公民社会
三、公民社会需求社会资本中的公共精神
第四章 社会资本与公共利益的实现
一、公共利益及其集体行动的困境
二、公共利益的传统解决思路
三、以社会资本促进人际合作
第五章 社会资本与平等
一、平等:现代良好秩序社会的重要标志
二、国家在社会调剂中的作用及其缺陷
三、社会资本对于实现平等的不可或缺性
第六章 社会资本与自由
一、自由及其限制
二、自律:社会资本的内在机制
三、社会资本对自由的促进
第七章 构建社会资本,通往和谐社会
一、中国对和谐社会的诉求
二、中国社会资本储存的传统与现状
三、如何构建当代中国社会资本
结束语 和谐社会的社会资本理论描述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章 社会资本:新型的资本形态
社会资本概念*早出现于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是从经济学的资本概念中衍生而出的。因此,要系统地、合理地理解和把握社会资本概念的内涵和意义,就有必要对这个概念起源、发展和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
一、理论背景和社会前提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决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必然有其理论和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资本理论的出现,与20世纪后半期的社会理论、社会环境的变化存在着直接关系。
(一)理性选择范式及其解释限度
理性选择范式*早从哲学领域中开始,在经济学领域中得以成型、发展与完善,*后才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不断被应用。
理性选择范式中的理性直接源于托马斯·霍布斯的思想,霍布斯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关于“自保”既是物之本性也是人之本性的观点,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是自私和利己本性的表现,人性和道德的本质都可以归结为人们对利益的需求,人们为了追逐私利不惜否认真理,利己本性是人类行为*强大的驱动力,因此他在其名著《利维坦》中指出:“因为人的状况是一种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战争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人都是为他的理性所统治。”好在人类是有理性的动物,具有运用其理性权衡利弊的能力,意识到通过彼此放弃自己的权力,“把大家的意志转变为一个意志”,在人与人之间订立契约,“为的是当他认为适当的时候,可以使用他们大家的力量和工具来谋求他们的和平和公共的防御”。因此服从具有绝对权力的“利维坦”所施加的各种限制,放弃自由甘愿成为其“臣民”,根本上还是自身的权利。霍布斯关于人的利己本性问题的观点,在道德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领域内引起了广泛争论。
……
作者简介
黎珍,1973年2月出生,重庆人,现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1996-1999年在贵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攻读硕士研究生;2003-2006年在南开大学哲学系就读,并于2006年7月获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共同实现的社会资本视角》、《社会资本与市民社会》等学术论文。主攻方向为政治哲学。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60.1¥81.0 -
贸易与理性
¥21.7¥69.0 -
(精)反对选举(八品-九品)
¥23.0¥49.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明代黄册研究
¥17.6¥45.0 -
龙与鹰-中美政治的文化比较
¥8.9¥28.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二卷
¥16.7¥49.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7.2¥49.0 -
秘密访问-中美关系破冰亲历
¥9.4¥28.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7.4¥58.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民众政府
¥9.5¥25.0 -
晚清商约外交
¥20.3¥35.0 -
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被折断的花朵:八个荷兰慰安妇的伤痛回忆
¥27.9¥68.0 -
毛泽东选集(普及本)(全四册)
¥61.8¥81.0 -
新自由主义的危机
¥25.5¥7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三卷
¥16.7¥49.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