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淑敏作品1:话说家庭

毕淑敏作品1:话说家庭

1星价 ¥14.3 (5.5折)
2星价¥14.3 定价¥2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872457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3
  • 出版时间:2008-11-01
  • 条形码:9787538724578 ; 978-7-5387-2457-8

内容简介

家是一个那么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其频率和烈度大大超乎我们的想象,震中却往往不足挂齿。好像人们相知得越多,越难以彼此从容地体谅。-

目录

关于婚姻和家庭的独白
婚姻鞋
幸福的镜片
结婚约等于
家庭的天平
家中的气节
婚姻建筑
家的疆域
强弱之家
婚姻断想
家是有生命的精灵
婚姻的四棱柱
家问
伤亡于家庭
为什么总是遇人不淑
垃圾婚
婚姻有漏
全家福的碎屑
家庭幸福预报
危险的花烛
成千上万的丈夫
冰雪篱笆
再祝你平安
速递喜糖
七万小时之外
关于爱的奇谈怪论
爱情没有快译通
修补爱情
爱怕什么
爱*怕什么
爱的喜马拉雅
非血之爱
虾红色情书
眼药瓶的奥秘
失恋,究竟你失去什么
飘扬的长发与人生的幸福
展开全部

节选

关于婚烟和家庭的独白
  你认定了一个男人或是女人为终身伴侣,就是斩钉截铁地拒绝了这世界上数以亿计的男人和女人。也许他们更坚毅更美丽,但拒绝就是取消,拒绝就是否决,拒绝使你一劳永逸,拒绝让你义无反顾,拒绝在给予你自由的同时,取缔了你更多的自由。拒绝是一条单航道,你开启了闸门,就奔腾而下,无法回头。
  拒绝的实质是一种否定性的选择。
  我们的拒绝常常过于匆忙。这是因为我们在有可能从容拒绝的日子里,胆怯地挥霍掉了光阴。我们推迟拒绝,我们惧怕拒绝。我们把拒绝比作困境中的背水一战,只要有一分可能,就鸵鸟式的缩进沙砾。殊不知当我们选择拒绝的时候,更应该冷静和周全,更应有充分的时间分析利弊与后果。拒绝应该是慎重思虑之后一枚成熟的浆果,而不是强行捋下的酸葡萄。
  结婚通常是在我们尚未完全明了它的严重性前,就匆忙决定了的一件事。
  它是年轻人*大的也是*初的一场赌注。
  晚婚和思考可以部分地补救我们的缺乏经验。
  但它从根本上说,是不可预测的。
  现代文明给了我们弥补的机会,这就是离婚。
  如果一个人从**次婚姻里学到的不是正确的经验,悲地进入了一轮更盲目的赌博。
  失败有时可以提供教训,有时会使我们更加昏了头脑。
女孩为了使自己显得可爱,就不由自主地在男人面前装傻。
喜欢傻女人的男人,不是自己弱智,无法同聪慧的女孩并驾齐驱;就是旧礼教的信徒,以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同这样的男人分手,原是不足惜的。
夫妻吵架表面上看来都是因为极小的事情,但下面常常潜伏着由来已久的情感危机。假如我们不想分手,就一定要把这股暗流找出来,清醒地对待它,排解它。
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哪怕他们鬓发苍苍,哪怕他们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因为天地无常,总有一天你会失去他们,会无限追悔此刻的时光。
我不相信一见钟情。钟情其实是“一见”之后经过漫长时间思索的确认。如果只有一见,而没有其后的八见、十见、百见……情就始终无所粘附,不过是飘在空中的尼龙丝。
如果真的因一见而没齿不忘,那实际上钟的不再是情,而是自己浪漫的想象与幻觉。
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无以附丽地飘荡。
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
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心底。
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母亲的关切就像一件旧时的毛衣,在严寒的日子里我们会忆起它的温暖,在风和日丽的春天,我们就把它遗忘。但对母亲来说,每一缕思念都那样绵长,每一条关于我们的音讯都令她长久地咀嚼。我们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会熨平她额上的皱纹,我们的每一次挫折和失误都会令她扼腕叹息……
这也许是一条奇怪的放大定律——儿女的风吹草动,会凝聚成疾风骤雨降临母亲的心灵。当我们跋涉在人世间的时候,母亲的心追随着我们,感应着我们,承受着我们的苦难,分担着我们的忧愁。
尽管世上规定了母亲节,其实母亲无节日。或者说,母亲也是天天过节日的。孩子会笑了,孩子会走了,这就是母亲的节日啊。孩子唱**首歌,孩子写**个字,这都是母亲的节日啊。
孩子得了**次奖,虽说只是一支普通的铅笔,这也是母亲盛大的节日啊。
  孩子学得了知识,孩子建立了功业,孩子在世界上找到了属于他的另一半,孩子有了更小的孩子……这都母亲的节日啊。
  孩子的每一滴进步,都是母亲永远铭记在心的节日。
  一位母亲 ,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那就是人类永恒的节日。
  一个不爱母亲的人,基本上是没有救的。无论他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在他的内心深处,永远是冷漠。
婚烟鞋
  婚姻是一双鞋。
  先有了脚,然后才有了鞋。幼小的时候光着脚在地上走感觉沙的温热,草的润凉,那种无拘无束的洒脱与快乐,一生中将我们从梦中反复唤醒。
走的路远了,便有了跋涉的痛苦。在炎热的漠地被炙得像鸵鸟一般奔跑,在深陷的沼泽被水蛭蜇出肿痛
人生是一条无涯的路,于是人们创造了鞋。
穿鞋是为了赶路,但路上的千难万险,有时尚不如鞋中的一粒砂石令人感到难言的苦痛。
鞋,就成了文明人类祖祖辈辈流传的话题。
鞋可由各式各样的原料制成。*简陋的是一朵新鲜的芭蕉叶,*昂贵的是仙女留给灰姑娘的那只水晶鞋。
无论什么鞋,*重要的是合脚;不论什么样的姻缘,*美妙的是和谐。
切莫只贪图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许许多多的人却常常忘记。
我做过许多年医生,常给年轻的女孩子包脚。锋利的鞋帮将她们的脚踝砍得鲜血淋淋。粘上雪白的纱布,套好光洁的丝袜,她们袅袅地走了。但我知道,当翩翩起舞之时,也许会有人冷不防地抽搐嘴角,那是因为她的鞋。
看到过祖母的鞋,没有看到过祖母的脚。她从不让我们看她的脚,好像那是一件秽物。脚驮着我们站立行走,脚是无辜的,脚是功臣。丑恶的是那鞋,那是一副刑具,一套铸造畸形残害天性的模型。
每当我看到包办而蒙昧的婚姻,就想到了祖母的三寸金莲。
幼时我有一双美丽的红皮鞋,但鞋窝里潜伏着一只夹脚趾的虫。每当我不愿穿红皮鞋时,大人们总把手伸进去胡乱一探,然后说:“多么好的鞋,快穿上吧!”为了不穿这双鞋,我进行了一个孩子所能爆发的*激烈的反抗。我始终不明白:一双鞋好不好,为什么不是穿鞋的人具有*后的否决权?!
旁的人不要说三道四,假如你没有经历过那种婚姻。
滑冰要穿冰鞋,雪地要穿雪靴。下雨要穿雨鞋,旅游要有运动鞋。大干世界,有无数种可供我们挑选的鞋,脚却只有一双。朋友,你可要慎重!
少时参加运动会,临赛的前一天,老师突然给我提来一双桔红色带钉跑鞋,祝愿我在田径比赛中如虎添翼。我褪下平日训练的白网鞋,穿上像桔皮一样柔软的跑鞋,心中的自信也突然溜掉了。鞋钉将跑道锲出一溜齿痕,我觉得自己的脚被人换成了蹄子。我说我不穿跑鞋,所有的人都说我太傻。发令枪响了,我穿着跑鞋跑完全程。当我习惯性地挺起前胸,去冲撞冲刺线的时候,那根线早已像授带似的悬挂在别人的胸前。
  桔红色的跑鞋无罪,该负责任的是那些劝说我的人。世上有很多很好的鞋,但要看适不适合你的脚。在这里,所有的经验之谈都无济于事,你只需在半夜时分,倾听你脚的感觉。
看到那位赤着脚参加世界田径大赛的南非女子的风采,我报以会心一笑:没有鞋也一样能破世界纪录!脚会长,鞋却不变。于是鞋与脚,就成为一对永恒的矛盾。鞋与脚的力量,究竟谁的更大些?我想是脚。只见有磨穿了的鞋,没见有磨薄了的脚。鞋要束缚脚的时候,脚趾就要把鞋面挑开一个洞,到外面去凉快。
脚终有不长的时候,那就是我们开始成熟的年龄。认真地选择一种适宜自己的鞋吧!一只脚是男人,一只脚是女人,鞋把他们联结为相似而又绝不相同的一双。从此,世人在人生的旅途上,看到的就不再是脚印,而是鞋印了。
削足适履是一种愚人的残酷,郑人买履是一种智者的迂腐;步履维艰时,鞋与脚要精诚团结;平步青云时切不要将鞋儿抛弃……
当然,脚比鞋贵重。当鞋确实伤害了脚,我们不妨赤脚赶路!
幸福的镜片
  现今家庭,有些简直成了情绪火葬场。一位女友说,先生在外面笑眯眯,人都赞脾气好,可回到家里,满脸晦气,令人沮丧:女友恼火地抗议,你不要金玉其外,轮到自家人时,却像八大山人笔下的鱼鹰,白眼球多,黑眼球少。先生立即反驳道,人又不是仪器,不可能总调整在*佳状态。发愁的时候,懊恼的时候,垂头丧气的时候,你让我到哪里撒火?和领导吵吗?不敢抗上。和同事争吗?来日方长,得罪不起。在公共车上和不相干的人口角吗?人家招你惹你了?那岂不是伤及无辜,太不五讲四美。女友说,我是你亲人,却经常看你黑脸,你这不是残害忠良吗?先生说,家是*隐蔽*放松的场所,一个人若是在家里都不能扒下面具,赤裸裸做人,那才是大悲哀。我阴沉着脸,并非对你恶意,只是情绪病了。你装聋作哑好了,不必同我一般见识。有什么不中听的话,并非针对你,只是宣泄独自的郁闷。如果你爱我,就请原谅我的种种真实……
女友困惑地说,人怎么能把家庭当作消化情绪的垃圾场?这样下去,谈何幸福!
我倒以为幸福的家庭,不妨成为回收情绪垃圾的炼炉。将成员的种种不快以至愤慨忧愁苦恼悲凉……都虚怀若谷地包容下来,然后紧闭炉门,不再泄漏。让那炉中真火慢慢熬炼,直到怨气焚化成白色无害的灰烬,随风飘逝,不见踪影。
这事说起来简便,实施的时候,却极易失控。人在家居,心不设防,就像没打过麻疹疫苗的小儿,对情绪缺少抵抗力。一旦心境恶劣,极易传染他人。又因至爱亲朋,血脉相通,结果一人发火,污染全体,大家受难。很多原本是外界的小风波,*后演成家庭的全武行。
好的家庭要有丝网般的滤过功能。快乐的幸福的消息,如高屋建瓴,肥水快流,多拉快跑,让佳音火速进入所有成员的耳鼓。忧郁的不幸的消息,只要不关急务,便遮掩它,蹒跚它,让时间冲刷它的苦涩,让风霜漂白它怵目惊心的严酷。
好的家庭是会变形的镜片,能发生奇妙的折射。凸透使视物变大,凹透让东西变小。如果是愉快的源泉,哪怕只是夫妻间的一个手势,孩子捧出的一杯清水,远方朋友的一个问候,陌生人的一个祝福……都应透过放大镜,使它纤毫毕现,华光四射。让一朵杜鹃,蔓延出一片火红的山谷。让一个口哨,轰响成一部辉煌的乐章。从一片面包,憧憬出今后日子的和美丰足。携一缕春风。扩展成融融暖意,铺满整个家庭空间。
如果是苦难和灾异,比如亲朋远逝,祸起萧墙,泰山压顶,骤雨狂风……降临的种种天灾人祸,经了家庭镜片的折射,都应竭力缩小它的规模——淡化压力的强度,软化尖锐的硬度,衰减振荡的烈度,压缩波及的范围,控制哀痛的伤害,截短作用的时间……让家人在家的庇护下,惊魂甫定,休养生息,疗治创口,积聚新力,重新敛起生活的勇气。
  这是否澳洲鸵鸟的战术,一厢情愿?我想明晰的镜片和浑黄的沙砾有原则区别。无论喜讯还是噩耗,通过家庭镜片的折射,它们未曾消失,依然健在,改变的只是外界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觉。
  放大欢乐,缩小痛苦,这就是幸福家庭的奇妙镜片功能。
结婚约等于
世界上的事情,有些是不好比的,比如一颗星球和一片树叶,孰重孰轻?
当然是星球重了。但那星球远远地在天上飘着,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一片袅袅的树叶坠下来,却惹得一位悲秋的女子写下千古绝唱。孰轻孰重?
但人们仍然喜爱比较,古时流传“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等诸多话语,说明“比”的重要性。如今科学加盟,更是创出了许多先进的指标,使“比”这件事,空前地科学和精确起来。
  看到过一张“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那表的左端,将我们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变化,列成长长的一排。从亲人死亡,夫妻不和,离婚退休,违法破产,搬家坐牢,一直到睡眠习惯的改变和亲家翁吵架这样的事件,都做成明细的账表,计有数十种之多。
表的右侧,列出各相应事件的“生活变化单位”,简言之,就是一个事件对生活影响的严重程度。据说这个表是根据了五千多人的病史分析和实验室所获资料,可以对某个人因为生活变化而造成的适应程度,作出数量估计。
当生活变化单位超过150时,80%的人感到严重不适、抑郁或有心脏病发作。
这段话学说起来十分拗口,其实就是把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遭遇到的事,像小学生的算术卷子似的,每题各打一个分,说明它对我们身心的影响。把*近碰上的事的分叠加起来,就得到了一个总分,大致表明它们对我们生存境况的影响。不过这个分可不像高考的分,越高越好,而是患病的危险性同分数成正比。
列于生活事件严重程度的前三项是:
配偶的死亡:得分100。
离婚:得分73。
夫妻分居:得分65。
可见在纷繁的世界上,家庭和亲人对我们如此至关重要。爱护家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
金钱对身心的影响,远没有想象中那般显赫。少于一万元的抵押和贷款,居于严重等级的第三十七级台阶上,分值仅仅为17,只相当于过一次半圣诞节。
各种节日也被列入影响生活的事件,比如圣诞节,它的分值是12。刚开始很有些不得要领,过节是快乐的事情,怎么反成了坏事?静下心来想想,也有道理。在每一个盛大的节日后,都有许多人疲倦和病痛。假如是身在远方的游子,每逢佳节倍思亲,潸然泪下,忧郁足以致病了。
与上司的矛盾,分值是23,只相当于一次半睡眠习惯的改变。(睡眠习惯的改变分值为16。)
这表是洋人制订的,不大符合我们的国情。他们职业上来去比较自由,与老板闹僵了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对自家的情绪影响不大。若是中国的统计数字,和领导翻了脸,对目前的形势和以后的出路,都会投下巨大的阴影。这一点分值肯定是不够用的,起码需高上一倍。
表上所列大多是消极事件,就是我们常说的坏事。但也有积极事件。比如制订者们将“杰出的个人成就”这一辉煌事件的影响值,定为28分,相当于“儿女离家(29分)”和“姻亲纠纷(29分)”。
我们这个民族信奉的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还会因此有病?
反过来一想,中医素有“大喜伤心”与“乐极生悲”之说,大约也是这个道理。比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不知算不算是具备了“杰出的个人成就”,但痰迷心窍,一时疯傻,需他的岳丈一巴掌打在脸上才苏醒过来,却是千真万确的了。
“结婚”这一栏的分值是“50”。
约等于一个半知心好友的死亡(好友死亡为37分)。
约等于一次搬迁(20分)加上一次转学(20分)再加上一次轻微的违法行为(11分)的总和。约等于个人的受伤或是害病(这一项为53分)。
超过了被解雇(47分)和退休(45分)。
“结婚”这件大喜事,竟有这样高的不良影响分值,世间许许多多的女子,可能也同我一样出乎意外,对人生的这一重要转折估计不足。
这张表当然也不是权威,但它毕竟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发出异样的警报。
  ……

作者简介

毕淑敏,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十七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服役十一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1990年成为专业作家。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