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
读者评分
4.8分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

1星价 ¥14.3 (4.8折)
2星价¥14.3 定价¥2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3条)
139***(三星用户)

《中国知识上山下乡大事记》细读一过,宏观的感受是,历史的曲折复杂,惊心动魄。

2023-11-20 19:18:22
0 0
ztw***(三星用户)

一本好书,纸张不错,一看就是正版

2023-06-04 19:51:23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208705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2
  • 出版时间:2009-01-01
  • 条形码:9787802087057 ; 978-7-80208-705-7

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了1955-1981年长达27年间涉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事、要事。收编的范围,以中央一级(含办事机构)的工作活动为主,适当选编地方的一些重大活动和突出问题。力求忠于史实,真实地反映上山下乡历史的基本脉络。并采用编年史和纪事本末相结合的形式,以保持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并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简明的提要,然后按事件内容插入标题,以便一目了然。

目录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探索阶段(一九五五——一九六一)
 【一九五五年】
  “一五”计划要求实现3868万亩开荒任务
  青年团中央决定筹组青年志愿垦荒队
  积极引导家居农村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
  中共中央转发农村工作部关于垦荒问题的报告
  第—支垦荒队赴黑龙江省萝北县创建“北京庄”
  《人民日报》就中小学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发表社论
  国务院要求停止从社会上录用新职工
  毛泽东发出中小学毕业生到农村去的号召
  上海青年垦荒队在江西创建“共青社”
  天津青年志愿垦荒队远征“北大荒”
  劳动部提出参加农业生产的就业方向
 【一九五六年】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四到”的就业途径
  开发建设大陈岛的一支青年垦荒队
  胡耀邦视察萝北垦荒队
  谢觉哉向国务院汇报移民工作
  青年团中央提出垦荒队的成就和问题
  全年有8万多人回乡务农
 【一九五七年】
  毛泽东指示“精简—定要坚决搞”
  刘少奇南下调查
  劳动部对安置城市失业人员发出通知
  《人民日报》就中小学毕业生问题发表长篇社论
  马文瑞谈不能升学青年的就业问题
  劳动部、高教部就招工就业问题联合发出通知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首次使用“下乡七山”用语
 【一九五八年】
  劳动部把总结下乡上山经验列为工作要点
  上海市召开志愿参加农村建设青年活动分子大会
  邢燕子立志回乡做有文化的新型农民
  中央决定5年内动员570万青壮年支援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
  毛齐华认为劳动力全面紧张
 【一九五九年】
  中央连续发出通知控制城镇职工增长
 【一九六O年】
  国民经济计划又·次制定高指标
  全国人大正式通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中央下达大办农业的指示
  职工增长达到高峰
 【一九六一年】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八字方针”
  中央决定实行精简政策
  董加耕回乡务农
  全年城镇人口减少1300万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全国有计划地展开阶段(一九六二——一九六六)
 【一九六二年】
  克服“三年困难”的一项根本措施
  中央发出减少职工和城镇人口的宣传要点的通知
  国务院提出精简职工安置办法
  侯隽自愿下乡务农
  辽宁省委批转省安置工作会议纪要
  国务院农林办首次召开安置工作汇报会
  国务院批转四部一委关于安置经费预算管理的通知
  1962年城镇人口减少1048万
 【一九六三年】
  国务院农林办安置领导小组召开安置计划落实会议
  中央相继发出管好用好安置经费的补充通知
  上海市安置知青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浙江省委肯定嘉兴县插队经验
  周恩来提出调整安置工作方向
  黄宗英等撰写长篇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
  中央宣布精简工作基本结束
  中央决定每年拿出专款办好插队工作
  周恩来要求共青团多做知识青年下乡工作
  知青下乡上山纳入城市工作会议纪要
  中央安置领导小组召开插队经验交流会
  金县、农安县创造集体户的插队形式
  全国已有30万人下乡上山
 【一九六四年】
  邓小平主持讨论知青工作
  中央颁发指导知青下乡上山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人民日报》就知青下乡上山连续发表社论
  粮食部对下乡知青的粮油供应作出规定
  商业部门决定给到高寒地区的下乡青年补助冬装
  共青团中央要求各地团组织对下乡上山工作负起责任来
  五个部委就安置工作机构的编制问题发出通知
  中共中央批转共青团中央的四份材料
  中央批准下达1964年安置计划
  中共上海市委批转共青团市委关于下乡上山工作的总结报告
  关于制止下乡知青早婚的通报
  谭震林接见东北各省、市安置领导小组组长
  国家计委等部门规定下乡知青建房木材按基建用材作价
  毛泽东同外国代表团谈子女下乡
  东北局、中南局提出安置工作规范化的要求
  国营农场安置城市知青的纪律规定
  王震在人代会上赞扬下乡知青在农垦战线的业绩
  董加耕、邢燕子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全年知青下乡32万人
 【一九六五年】
  劳动部提供1965年城市劳动力资源情况
  周恩来对下乡上山工作提出五点方向性的指示
  团中央研讨共青团在知青工作中的任务
  中央安置办要求有重点地安排知青开发建设山区
  国务院批转1965年安置计划
  《人民日报》就关心下乡上山知青发表长篇社论
  财政部、农业银行对安置经费管理做出规定
  严肃处理迫害下乡知青的违法乱纪行为
  国营农场要加强进场知青安置工作
  华北局召开安置工作会议
  谭震林对下乡上山工作提出四点意见
  周恩来、陈毅在新疆看望支边青年
  谭震林听取调查回来的同志汇报
  谭震林对召开安置工作座谈会的指示
  安置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创建长白山劳动大学
  全年下乡、回乡人数超计划完成
 【一九六六年】
  辽宁省召开下乡知青积极分子代表会
  西藏要求内地增加进藏支边青年
  推广业余教育座谈会在京召开
  高校招生取消考试
  国务院对串连的师生留新疆问题的复电
  数万名下乡知青涌向北京“造反”
  《人民日报》发表纪念“—二·九”运动30周年社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知青下乡上山工作即行停顿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政治运动阶段(一九六七——一九七七)
 【一九六七年】 
  周恩来对上访人员发表重要演讲
  中央发出《关于反对经济主义的通知》
  《人民日报》号召逗留城镇的下乡知青返乡春耕
  中央、国务院就知青外出串连问题发出通知
  国务院就上访知青的返城路费问题电复上海
  中央连续发出停止串连上访的通知
  国务院给浙江省军管会的复电
  北京市就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停止串连的通知发布通告
  天津市五大群众组织发出《告返津支农支边知识青年书》
  财政部等对动用安置经费结余款做出新规定
  下乡知识青年大量进京
  《文汇报》发表社论鼓励返沪人员尽快回去
  《人民日报》发表“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的社论
  国务院给青海省军管会的复电
  中央接连采取措施动员上访人员就地闹革命
  北京等地青年学生自愿下乡插队
  全国各地坚决贯彻执行《紧急通知》
  周恩来支持首都一批中学生去云南务农的请求
 【一九六八年】
  中央再次号召下乡知青返回农村
  济南市首批知识青年赴沂蒙山区落户
  中央对毕业生的分配要求坚持“四个面向”的原则
  北京市革委会发出分配中学毕业生的通知
  中央安置领导小组关于“老三届”毕业生上山下乡的请示报告
  《文汇报》发表“坚持同工农相结合的大方向”的社论
  创办“五·七”干校
  高等教育制度的两项重大“改革”
  江西省革委会对毕业生的安置就业做出安排
  云南请求增加插场知青计划
  毛泽东的“七·二一”指示
  周恩来勉励侄女坚持在内蒙古草原落户
  中央发出68届大专和中专毕业生分配的通知
  天津市组织慰问下乡知青
  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全国上山下乡出现高潮
 【一九六九年】
  京津沪浙跨地区下乡62.1万人
  北京市制定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下乡办法
  全国计划会议提出年内动员400万青年上山下乡
  中央安置领导小组召开跨省区下乡协作会议
  本年头4个月下乡涌现高潮
  各级上山下乡办事机构建立
  安徽推广草场大队自力更生搞好安置工作的经验
  金训华奋战山洪不幸牺牲
  党中央邀请314名下乡知青代表参加国庆观礼
  京津沪就跨地区下乡商定具体政策
  广东省召开下乡知青学用毛泽东思想经验交流大会
  中央发出中专、技校毕业生分配的通知
  中央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入劳动部
  全年在动乱中动员267万青年下乡
 【一九七0年】
  各地普遍加强知识青年“再教育”工作
  国务院召开延安地区插队青年工作座谈会
  贪污、盗窃、挪用安置经费问题严重
  中央转发毛泽东批示的[1970]26号文件
  首都三大报刊发表“改造世界观”的社论
  北京市召开动员知青下乡的万人大会
  中央调整合并安置工作机构
  中央三个单位发出加强安置费管理的通知
  中央批准首都两所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人民日报》发表抓好知青工作的社论
  《吉林日报》刊载安图县下乡知青工作条例
  全国近3年中有573万名知青到农村落户
 【一九七一年】
  规定下乡两年以上的知青可以作为招工对象
  山东省革委会要求严加查处迫害知青案件
  全国教育会议提出的“两个估计”
  中央发出杜绝高校招生“走后门”的通知
  周恩来接见日本农民代表团邀请侯隽等作陪
  外国记者采访延安地区插队知青
  内迁工作中的知青问题
  参观学习扬州、上海配合“再教育”的经验
  湖南省委要求全省进一步做好知青工作
  各地开展务实活动迎接“一二·二二”指示发表3周年
  周恩来提出要注意解决“三个突破”
 【一九七二年】
  天津市召开下乡知青及其家长代表会
  要重视下乡女知青的健康保护
  国家计委发出通知要求控制“三个突破”
  杜恒昌等69名知青被大火吞噬
  国务院发出召开全国知青工作座谈会通知
  山东组团赴内蒙古慰问下乡知青
  锦州地区捕判奸污迫害女知青的犯罪分子
  黑龙江省委紧急通知各地解决知青中的三个突出问题
  “三个突破”继续发展,全年知青下乡67万人
 【一九七三年】
  黑龙江省甘南县发生奸污女知识青年的要案
  国务院提出解决“三个突破”的措施
  国务院转发两件落实侨务政策的报告
  国家计委就实行工分制复函内蒙古革委会
  国务院科教组对下乡知青参加高考的意见
  河北省召开知青代表会议
  毛泽东给下乡青年家长李庆霖复信
  周恩来主持会议研究落实毛泽东的复信精神
  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解决知青问题的意见
  中共中央发出[1973]21号文件
  国务院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
  福建省采取应急措施落实毛泽东的“复信”精神
  全国中专、技校恢复招生
  周恩来就查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18团问题的两次重要批示
  《辽宁日报》、《人民日报》登载“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
  华国锋直接听取邢燕子、侯隽的意见
  中共中央转发全国知青工作会议报告
  《人民日报》发表“进一步做好上山下乡工作”的社论
  处决奸污女知青的罪犯黄砚田、李跃东
  四川向中央报告知青下乡工作情况
  山东省委研究制定两份上山下乡工作的重要文件
  各地认真传达贯彻中央[1973]30号文件
  财政部发出上山下乡经费管理办法
  各地积极选派带队干部
  全年动员89万知青上山下乡
 【一九七四年】
  国务院和各省市自治区建立健全知青工作办事机构
  北京市革委会要求各级领导重视下乡知青的安全工作
  株洲市实行厂社挂钩安置下乡知青
  江青派浩亮给河南省下乡知青送信的真相
  华国锋参加毕业生家长会
  中央电台开办《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广播》专题节目
  上海市以派学习慰问团的形式配合有关省区工作
  各地汇报贯彻执行中央[1973]30号文件的情况
  北京市计委安排从下乡青年中招工
  李先念对下乡知青孙立哲的处境做批示
  上海市开办国营农场业余大学
  国家计委对从下乡青年中招工的意见
  西藏自治区部署1975年上山下乡工作
  扬州地区知青在农业科学实验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全年有34万知青下乡创建集体所有制场(队)
 【一九七五年】
  吉林省召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会议
  辽南地震中插队知青英勇救灾
  国家计委印发城乡统筹招工的规定
  公安部等同浙江省研究解决知青自杀案件
  福建省统筹解决知青问题卓有成效
  辽宁、山西省举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型展览
  国务院知青办在长春召开座谈会
  广西大办知青业余学校
  12名知青代表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国务院知青办会同有关方面审理山西迫害知青案件
  关于军队干部子女上山下乡问题
  河南省委关于开展纪念毛泽东指示发表20周年活动的通知
  本年是“四五”期间下乡人数*多的一年
 【一九七六年】
  财政部对知青工作部门业务活动经费做出安排
  全国计划会议讨论确定城乡统筹招工¨
  毛泽东对吴桂贤来信的批示
  山东省召开知青代表会议
  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正式成立
  国务院知青问题学习调查组分赴12个省区
  省、市、自治区知青办负责人碰头会在京召开
  山西省召开下乡知青农业学大寨积极分子代表会
  姚文元指使《人民日报》发表19名下乡青年的一封信
  国务院知青办印发学习材料
  安徽省7万多名知青上函授大学
  关于召开全国知青工作会议的请示报告
  全军成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
  208名下乡知青代表参加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在农村的下乡青年有809万人
 【一九七七年】
  社会各界开始研究知青上山下乡问题的转折点
  国务院派工作组进驻国务院知青办
  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在京召开
  国家劳动总局对下乡知青工龄问题的意见
  吉林省知青办召开下乡青年农业科学技术现场会
  公安部关于处理下乡知青户口问题的通知
  关于纪念毛泽东“_二·二二”指示发表9周年的通知
  国务院知青办召开省、市、自治区知青办负责人座谈会
  全年又有171万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重大历史转折阶段(一九七八—一九八一)
 【一九七八年】
  放宽城镇安排知青的渠道
  明确在农场的知青是国家职工
  华国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上山下乡
  北京市知青办邀请17名下乡青年听取意见
  邓小平提出解决知青问题的基本思路
  加强国务院知青办领导班子建设
  鼓励上山下乡知青参加高考
  六省知青办提议有条件的县镇不再动员知青上山下乡
  国务院知青办与国家劳动总局合署办公
  对退休工人子女就业实行有条件的照顾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知青问题的思考
  上海市采取措施解决跨省区下乡知青的困难
  国务院知青办就上山下乡方针提出请示报告
  调整后的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
  北京市提出今后城市中学毕业生和在乡知青的安排意见
  到昭盟插队的万余名青年被全部招回
  胡耀邦对摧残知青案件的批示
  朱穆之对上山下乡问题的直言
  关于农场知青工龄计算、探亲等问题
  国务院领导人主持讨论知青工作大政方针
  中央发出召开全国知青工作会议通知
  中央政治局、国务院讨论知青问题汇报提纲
  中央决定统筹解决知青问题
  《中国青年报》对知青上山下乡认识问题发表评论员文章
  云南农场知青请愿、罢工要求回城
  本年下乡人数减少,调回城镇青年增多
 【一九七九年】
  春节期间对下乡知青进行宣传慰问活动
  中央领导人重视解决知青风波
  胡耀邦同首都报界负责人的谈话
  阿克苏支边青年再起“回城风”
  国家对知青场队实行贷款和免税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安定团结的通知
  “五·七”干校改办安置知青基地
  胡耀邦关于做好知青思想工作的指示
  支持杨永青重返农业岗位
  王震鼓励去边疆垦荒创业
  王任重任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组长
  邓小平批评知青闹事
  检查贯彻落实中央[1978]74号文件情况
  用知青补充压缩后的计划外用工
  知青安置经费使用标准新规定
  关于退职人员的复工问题
  山西5名知青为创办农工商联合企业上书王任重
  胡耀邦要求加强宣传解决知青就业的经验
  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就青年要求支边的问题发出通知
  王任重指出要惩治坏人,保护知青
  北京市放宽就业政策
 《红旗》杂志发表《统一认识,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文章
  关于青少年工作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召开知识青年先进代表座谈会
  交流本溪、湘潭知青场队经验
  邓小平提出从经济角度解决知青问题
  先进知青场队和下乡知青受到国务院嘉奖
  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要求各地来年春节慰问下乡知识青年
  全年下乡24万人,调回城市395万人
 【一九八O年】
  推广湘潭市知青场队经验
  新财政体制下的知青经费管理
  对安置待业知青的企业减免征税
  胡耀邦等不主张再搞上山下乡
  城镇就业制度的重大改革
  抓紧纠正知青冤假错案
  对因公致残下乡知青的安置处理意见
  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对解决当前知青问题提出鲜明意见
  北京市实行上山下乡新办法
  各地统筹解决知青问题取得显著成效
 【一九八一年】
  国务院知青办编印《真实的故事》等书
  关于调整知青场队税收规定
  国务院知青办提出年内要办的四项工作
  在牡丹江召开知青场队经验交流会
  国务院知青办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的基本看法
  中央发布城镇就业问题的决定
  劳动部门统管知青工作
附录
 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下乡知青代表名单
 出席先进知青代表座谈会的人员简况
 《真实的故事》中的先进知青人物名录
展开全部

节选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探索阶段(一九五五一一九六一)
  50年代中期,城镇日益增多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学、就业,而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合作化运动正需要大批有文化的青年。50年代末期国家又处在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中,于是,动员城镇中小学毕业生回乡、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便应运而生。
  当时,国家对城镇知识青年下乡问题,没有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均由地方自行安排,基本上属于投亲靠友和随父母全家回乡落户。有少数地区试办跨省区下乡。创办青年垦荒队,则是各级青年团组织发动的,后来逐步纳入了地方政府部门管理。
  在整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程中,这个时期是为大量中小学毕业生寻求出路的一个探索阶段,重在舆论倡导,摸索实践经验。
  一九五五年
“一五”计划要求实现3868万亩开荒任务
【三月二十一日至三十一日】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个五年计划草案》。同年7月,由国务院提请**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批准,并颁布实施。这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步骤。 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农业生产,保证用粮的需求,“一五”计划要求实现3868万亩的开荒任务。李富春副总理在**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农业生产供应全国人民的食粮,同时,用农产品作原料的工业产品,在目前又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而且进口工业设备和建设器材所需要的外汇,大部分也是农产品出口换来的。因此,发展农业是保证工业发展和全部经济计划完成的基本条件。”他又说:1953年和1954年两年的农业生产都由于灾荒没有完成原来拟定的增产计划,就增加了五年计划后三年的增产任务。因此,要达到上述指标,还必需作很大的努力。为此,还要把开垦荒地作为一项长远规划来进行部署。”他说:“在**个五年计划期间,应该积极地进行宜耕荒地的调查和勘察,完成1亿亩以上荒地的勘察工作,至少完成4000万亩到5000万亩荒地开垦的规划设计工作,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大规模地开垦荒地做好准备。”
青年团中央决定筹组青年志愿垦荒队
【四月八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于4月间派出中国青年代表团赴苏联学习共青团的工作经验,此行,对苏联共青团组织城镇青年远征垦荒、建设共青城的情况作了考察。6月24日,青年团中央书记处将《关于苏联开垦荒地的一些情况的报告》报送中共中央。6月27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这个报告,在批示中指出,这个报告“很有参阅价值”。
青年团中央书记处的报告说:1954年,苏共中央决定,两年开垦2800--3000万公顷土地,主要是在哈萨克共和国和阿尔泰边区,其他则分布在伏尔加河下游和西伯利亚各州。共投资70亿卢布,在,三四年内可以偿还国家投资。1960年以后,可增产粮食3000万吨。主要是由共青团动员城镇的团员和青年参与。从1955年开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共有2.74万人前往垦荒建场。从城镇动员人力到农村生产,是苏联目前总的趋势。由于全苏人民把开荒当做了全民的事业,才能在*短期间内,完成了大规模的开荒任务。
同年8月,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会议根据中央的精神,借鉴苏联的经验,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向荒山、荒地、荒滩进军”的活动;有重点地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耀邦说,开荒的大风暴还没有来,但大风暴之前必然有闪电。北京可以带头,榜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只要我们首先把垦荒队搞起来,就能带动许多城市青年下乡。
  积极引导家居农村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
  【四月十九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关于组织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农业劳动和进行自学的报告》。《报告》对家居农村越来越多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不能继续升学或在城镇就业,必须回乡参加农业生产或自学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措施。中共中央在批语中说:“这在1955年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一件相当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因之,各级党委必须继续重视和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继续在广大群众和青年学生中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继续批判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剥削阶级思想,树立劳动光荣的社会舆论和尊重劳动的社会风气。
为了加强劳动光荣的宣传教育,做好知识青年的回乡工作,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继续动员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社论。5月22日,中央宣传部又颁发了《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从此,加强劳动教育被提到了中小学的教育日程。
  中共中央转发农村工作部关于垦荒问题的报告
  【五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向中央报送《关于垦荒、移民、扩大耕地、增产粮食的初步意见》,中共中央同意并予以转发。这是为实现“一五”计划垦荒要求所作出的一项具体部署。青年团中央书记处认为“青年团在开垦荒地的巨大工作中应起积极的突击队的作用,应当承担动员青年参加开荒的任务,”并表示“我们决心努力担负起党所交付的光荣责任。”
  **支垦荒队赴黑龙江省萝北县创建“北京庄”
  【八月五日至三十日】北京青年率先响应组建远征垦荒队的号召,青年团北京市委选择了杨华、李秉衡、庞淑英、李连成、张生等5名郊区优秀青年作为发起人。8月9日,发起人正式向青年团市委递交了申请书。8月12日,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耀邦和青年团北京市委领导人接见发起人,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并共商建队、选址和垦区发展等问题。
8月16日,《北京日报》等首都报纸披露了这一消息,在全市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纷纷报名申请,情景十分感人。许多青年捐款捐物表达支持的心愿,仅10天就收到6969.4元捐助款。青年团市委用这笔钱帮助垦荒队进行必要的农用、民需的装备。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和有关市、农场为之作了大量迎接准备。
8月25日,青年团北京市委在众多报名者中遴选60名优秀青年组成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男队员48人,女队员12人)。调南苑区团委陈启彬任党、团支部书记,杨华任队长,其他4名发起人为副队长。
8月30日,北京各界1500人为垦荒队举行了隆重的欢送大会。会上,青年团北京市委第二书记王照华称赞他们为首都青年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组建了祖国第—支垦荒队。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耀邦作了《向困难进军》的讲话,号召他们用“忍受、学习、团结、斗争”的精神克服困难,在荒原上安家落户,多做贡献。随后,他代表青年团中央将一面“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大旗授予垦荒队队长杨华。
  新中国**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在祖国北疆创建的“北京庄”,历经风雨在萝北县荒原上站立起来了,他们成为今日萝北县共青农场的奠基人和建设者。
《人民日报》就中小学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发表社论
【八月十一日】 《人民日报》发表《必须做好动员组织中小学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作》的社论。社论指出,今年暑假全国将有57万余名初中毕业生和236万高小毕业生不能升学,还有一些往年没有考上学校或者没有找到职业的学生,都要求解决就业或学习问题。然而,国家目前还不可能拿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满这种愿望。因为,新中国成立的时间还短,还不可能马上就完全解决城市的就业问题。如果国家用分散经济力量的方法把每个人的职业都包下工业的发展就要受到挫折。必须指出,家在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生中有一部分人目前的就业问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也要看到,随着工商业的日益发展,初中和高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会逐步改善的。目前农村正在大力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需要大量吸收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政治觉悟的青年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运动。农业生产对于中小学毕业生的容纳量是十分巨大的,现在需要量很大,以后的需要量更大。
社论在分析“人人要工作”的社会舆论时说,首先,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一般不应有所谓“就业”问题。当他们在中小学毕业以后,如果没有思想障碍,他们完全可以回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而家居城镇的中小学毕业生,目前如考不上学校,又找不到职业,就应该进行自学,等待机会就业。各地青年团组织应该积极组织和帮助他们做好自学的工作,或者帮助他们转到农村参加生产和工作。
  国务院要求停止从社会上录用新职工
  【八月二十二日】国务院就控制各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增长和加强劳动力管理问题发出指示。决定自1955年下半年起,中央各部及各省(市)人民委员会所属企业、事业单位除在现有职工总人数(包括归口安排的私营工商从业人员)进行调剂外,应停止从社会上录用新职工。
  毛泽东发出中小学毕业生到农村去的号召
  【九月至十二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主持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并为此书写了许多按语。在《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段斗争》一文的按语中,提出:“全国合作社,需要几日力人当会计,到哪里去找呢?其实人是有的,可以动员大批的高小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去做这个工作。”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