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的迷惘-重寻托克维尔的足迹
读者评分
4.4分

美国的迷惘-重寻托克维尔的足迹

欧洲式悠长的写作,天马行空的写法,很挑战读者的知识积累。

1星价 ¥25.2 (7.0折)
2星价¥25.2 定价¥36.0
商品评论(19条)
ztw***(二星用户)

还是很好,题材不错

现在买不到了,很棒的书。

2022-02-21 11:54:12
0 0
zhn***(三星用户)

值得借鉴借鉴

2021-03-24 22:39:03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337902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3页
  • 出版时间:2009-01-01
  • 条形码:9787563379026 ; 978-7-5633-7902-6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反思了当前美国社会中的一些核心问题: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教会的公司化经营、重在隔绝与排斥的监狱制度、监狱的私有化、枪支管制、新保守主义以及非法移民等。

目录

译序
在路上
美国之行
**章 初次印象
第二章 西行
第三章 太平洋屏障
第四章 沙漠迷惘
第五章 随南方而去
第六章 飓风的眼睛
第七章 美与丑
反思
 一 作为一个美国人意味着什么
 二 美国意识形态和恐怖主义问题(当前的情势)
三 美国疯了吗
四 后记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初次印象
  从组波特到得梅因
  一个民族和它的旗帜
就是这里,离波士顿不太远,在东岸,这里显然还存留着欧洲的印记,托克维尔就是从这里上岸的:罗德岛纽波特。这个保存良好的伊斯顿海滩,这些游艇,这些意大利帕拉第奥建筑风格的大楼和油漆的木屋,让我想起海滨城市诺曼底。一座海军博物馆。一个图书馆。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客栈挂着主人的相片,而不是店名。美丽的树。网球场。一座标榜是美国*古老的乔治式风格的犹太会堂:抛光很好的白木,带凹槽的柱子,没有瑕疵的藤椅,巨大的烛台,墙上纪念艾萨克·图若及六七名这位精神领袖继承者的清晰铭文,放有“摩西五经”的羊皮纸卷轴的玻璃橱窗旁插着美国国旗。在我看来,正好相反,这里是一种很奇怪的摩登。
然后,准确地说,那些国旗,无处不在的美国国旗,在十字路口,在建筑物前,在汽车上,在付费电话上,在泰晤士大街沿街橱窗里展示的家具上,在停泊在码头上的船和没有船停泊的码头上,在海边遮阳伞上,在女士的花伞上,在自行车车座后的挂包上——在各个地方,以各种形式,在空中飘扬或在张贴物上,国旗泛滥到整座城市。恰巧,这里也有很多日本国旗。一个日本文化节正在开幕,绘画展览、人行道上的饭团品尝,以及街上的相扑摔跤,招揽生意的人招呼路人过来看这些奇风异俗、这些怪物:“快来看——他们都是白色的,而且涂着粉!重300磅!腿像火腿!他们胖得走不了路!他们在飞机上要坐3个人的位子!快过来看!”因而,带着红球的白色旗子,日出之国的象征,挂在这条临近港口的珠宝商集中的大街的阳台上,我正在这里找饭馆吃午饭。尽管如此,*后还是美国国旗占优势。星条旗的无处不在令人吃惊,来看相扑摔跤的孩子们的T恤衫上也印着国旗,一小群人在高声加油。
在西部片中,它是美国骑兵的旗帜。它是弗兰克·卡普拉电影中的旗帜,每当有美国总统出现的镜头,它是必在其中的偶像。这深受爱戴的旗帜几乎像是有生命的物体。我明白,使用它不但有规章,而且有非常具体的国旗行为准则:不能弄脏,不能复制,不能用于文身,不能掉在地上,不能反挂,不能亵渎,不能焚烧。另一方面,如果它太旧了,如果它再也不能用了,如果它不能再飘扬了,那你必须把它烧掉;是的,而不是扔掉或卷成一团,*好是烧掉而不是丢到垃圾桶里。它是“超级杯”中被少年摇滚乐队冒犯的旗帜,是“9·11”后迈克尔·W.史密斯写的《她独自伫立》歌中的旗帜,歌中的“她”正是“它”——这面象征美国的旗帜,曾遭到野蛮人的玷污和攻击,但它永远骄傲地迎风飘扬。
对国旗的这种痴迷有些奇怪。对于像我一样来自一个实际上没有国旗的国家的人来说,有些不可思议——在我们那里,可以说,国旗失踪了;你看到它仅仅飘扬在官方大楼前,关于它的任何怀旧和关切、任何召唤,都几乎已经变成荒谬的、对过去的眷恋的一种标志。这种对国旗的痴迷是“9·11”的结果吗?是对其烈度一直被欧洲低估,但3年来一直并将永远萦绕在美国人心头的那次巨大创痛的回应吗?我们是否应该重读托克维尔关于美国幸有其地理位置保护国土不受侵犯的篇章,从而认为这种对国旗的回归乃是侵犯一旦发生后,震惊之余的一种情绪失常的宣泄?或者,是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它来自美国与自身、与其民族存在之间的更久远、更矛盾的关系?抑或是一个和没有国旗的旧欧洲国家相比民族认同更困难的国家所做出的矫枉过正的反应?
随手翻阅《毕竟是一个国家》的前几页,这本书是社会学家艾伦·沃尔夫昨天晚上给我的。也许秘密在于“毕竟”二字。也许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比**眼看上去的更复杂、更痛苦,也许它明显的过度正源自于此。或者,它就像托克维尔所看到的,与过去旧统治时期占主导的“本能的爱”不同,这是一种“思考后的爱”,当涉及标志和象征时,它就被推向膨胀。我们接着看……告诉我你们的监狱是什么……
我们总是忘记,托克维尔的初衷是调查美国的监狱制度。当然,他做的不止如此。他对美国政治制度和美国社会整体的分析是无与伦比的。但他的笔记、他的旅行日志、他写给凯尔格莱和其他人的信以及他的《论美国的民主》都证明,监狱一事是一切的开端。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抵达纽波特后,也要求参观赖克斯岛上的纽约监狱,不是每张地图都标出这座岛上的城中之城——看起来没什么纽约人注意这个地方。
周二清晨5点钟,我和纽约市监狱管理局的马克·J.克莱顿在皇后区一座不通往任何公众开放地点的大桥的人口处见面。在雾蒙蒙的晨曦中,依稀可见荒凉的海岸线。电铁丝网。高墙。一个好像位于战区边界的检查站,那里几乎所有的狱警都是黑人,他们换班时相互打着招呼——朝相反的方向走去。囚犯们大多是黑人或拉美后裔,戴着脚镣被塞进校车似的带铁栅栏的车,驶向位于布朗克斯区和皇后区的法院。一张贴着我头像的安全证。搜身。在东河的另一边,一艘白色的船在雾中好似鬼船,由于缺乏空间,*不危险的犯人被关在那里。紧挨着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近在咫尺,以至于有时风从某个方向吹来,飞机的噪音让你不得不提高嗓门甚至停止说话),10座监狱大楼组成了这座堡垒,这块与世隔绝的飞地,这块反乌托邦的保留地。
脏灰色的公共休息室,头天晚上被捕的人在这里集合,坐在临时的板凳上。第十四号,一个小囚室,两个犯人(白人——是巧合?)被隔离在这里。一个整洁些的宿舍,有着干净的床单,那儿挂着个“无烟区”的标志,好像是在曼哈顿的酒吧。一个古怪的情绪激动的男人,把我当成健康检查员,急匆匆地走向我,抱怨这里的蚊子。在我们来到拘禁巾心,来到式样相同的、好像是马厩的一排排囚室以前,一条用栏杆隔开的迷宫式的走廊通往一系列他们坚持要我参观的社会活动区:一座小礼拜堂;一座清真寺;一个传来阵阵鸟鸣的排球场;一个图书馆,他们告诉我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翻阅法律指南;*后,还有一个房间,那里有三个敞开的信箱,分别标有“申诉”“法律援助”和“社会服务”。乍看起来,你会觉得这是一个破旧但执著于卫生状况的医院:膀大腰网的黑人女看守,皮带上挂满钥匙,引导我穿过这个迷宫,她解释道,违法者来到这里需要做的**件事是来个消毒淋浴;然后,她告诉我——嗓音低沉好听,看守*终也和这些犯人一样别无选择——第二件要紧的事是做一系列心理测试以鉴别自杀倾向。当我们走过的时候,犯人们冲她喊着,侮辱她,做出放屁般的噪声,因为他们被禁止使用娱乐室和小卖部,她对此眼都不眨一下,他们有时也向她表白生或死的愿望;显然,当你近距离观察他们的时候,事情变得更为复杂。
这个男人戴着脚镣。另一个手腕上戴着手铐,还戴着手套,因为上星期他在屁股里面藏了八个剃须刀片,扑到一位看守身上要割断他的喉咙。这些野兽般的目光,让人实难招架。应该设计出一个应对这些囚犯的安全窗口,因为他们会趁给他们递饭的时候咬看守的手。一个小个子的拉美裔人,手捂着流血的耳朵,尖叫着说应该送他去医务室,跟他同室的黑人也大嚷着——看守告诉我他身上有“赖克斯刀痕”,那是控制这座监狱的团伙“拉丁王和流血”的一位大佬在同室犯人脸上或耳朵上划的标记性一刀。“我操”的叫骂声。重犯区金属门的愤怒撞击声。再往前,在这个区的尽头,有三个门朝走廊敞开的“淋浴房”,一个光着身子的身材高大的大胡子男人,在一个面尤表情的女看守面前手淫。他用一种疯子般的嗓音嚷着:“过来抓我呀,婊子!过来呀!”当我弯下腰去喝楼道里饮水器里的水的时候,“不!别在那儿!别喝那里的水!”陪着我的看守的尖叫吓了我一跳。注意到我的惊诧她恢复了镇静。她连忙道歉,结结巴巴地说没事儿,这只是犯人的饮水器,我本来是可以在那里喝水。然而,她的条件反射道出监牢里的卫生条件。赖克斯岛的确是座“监牢”,而不是“监狱”。它收容那些被起诉并等待判刑的人,以及刑期在一年以内的人。如果是一座真正的监狱,会是什么样的?如果这些是惯犯,他们将受到怎样的对待?
在和马克·克莱顿回来的路上,我们走上那座通往正常世界的桥,注意到了一些来的时候不曾注意到的东西——也就是,从我来的地方,很有可能,从排球场和健身区,甚至一些囚室,你能看到,好像能触摸到,曼哈顿的摩天大楼——我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问题:这种和地狱擦肩而过的印象,是因为赖克斯与世隔绝,还是因为离万物太近?当克莱顿急于知道我对他的“房子”的印象,并向我解释说这个岛过去一直是堆放城市垃圾的地方时,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监狱还是垃圾场?在同一个地方,社会的垃圾被它抛弃的人所替代?**个关于制度的印象。**个简报。
  ……

相关资料

莱维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无一不引起轰动。他是一位把公众注意力带入不时髦的政治事业的知识分子冒险家。
                      ——《纽约时报》
  美国没有任何一位哲学家能够集莱维的魅力、文笔和政治参与于一身。
                      ——《华盛顿邮报》

作者简介

贝尔纳-亨利·莱维(BerTlard Henri Levy)是现今活跃于欧美文坛的作家、记者、活动家和电影制作人,著有《带着人脸的野蛮》和《谁杀了丹尼尔.珀尔》等,并曾摄制纪录片《波斯尼亚》和《萨拉热窝死亡的一天》。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