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燕池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刘燕池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1星价 ¥27.3 (7.0折)
2星价¥27.3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12148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2
  • 出版时间:2009-11-01
  • 条形码:9787117121484 ; 978-7-117-12148-4

内容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按照中医学的逻辑思维、演绎推导的方法和程序,从基本原理中推导并升华为具有科学内涵的结论所构成的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学说体系。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观、辩证观和系统观,即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恒动观为指导思想;以“法于阴阳,和于数术”、“天人相应”的运气学说为数术学方法;以脏腑经络学说的生理、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目录

**讲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和内涵、形成与发展
第二讲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和研究方法
第三讲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概述与精气学说
第四讲 阴阳学说
第五讲 五行学说
第六讲 藏象学说、脏腑共同的功能特点、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特性
第七讲 脏腑相关,脏腑与饮食物消化吸收、水液代谢及
第八讲 人体的精、气、血、津液
第九讲 经络学说
第十讲 病因学说
第十一讲 发病学说
第十二讲 病机学说、基本病机、邪正盛衰病机
第十三讲 阴阳失调病机
第十四讲 气血失常和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第十五讲 内生“五邪”病机
第十六讲 经络气血失常病机
第十七讲 脏腑病机
第十八讲 防治原则
展开全部

节选

《刘燕池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内容简介: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按照中医学的逻辑思维、演绎推导的方法和程序,从基本原理中推导并升华为具有科学内涵的结论所构成的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学说体系。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观、辩证观和系统观,即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恒动观为指导思想;以“法于阴阳,和于数术”、“天人相应”的运气学说为数术学方法;以脏腑经络学说的生理、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刘燕池(1937~ )男,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三、四批师带徒名老中医。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为“国家级师承临床硕士、临床博士指导教师”,获颁荣誉证书,并获重奖。出身中医世家,师承已故北京名医刘奉五。1962年作为首届毕业生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近50年。1992年荣享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基础医学院院长、基础所所长14年,现任基础医学院顾问、校教学督导专家组组长、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医专家组组长、国家中医药局医师认证中心命审题委员、北京市朝阳区医学会副会长等职。   1983年受命主持全国统编五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分卷的编写工作。在五版教材中创编“病机”一章,为中医病机学说的层次和结构奠定了发展基础。主编北京市中医自学考试教材、外国留学生教材和北京市精品获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对五行系统结构的“制化”和“胜复”调控有所发挥。在国内外出版《中国传统医学精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详解中医基础理论》(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中医基础学》(台湾志远书局)等论著39种。发表论文60余篇。培养硕士生6名、博士生6名、学术继承人3名。目前的科研方向为“天人相应脏腑适应性调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参与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1994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获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奖。   曾赴澳大利亚、前苏联、日本、瑞士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多所中医院校进行讲学和专题演讲并兼任客座教授,受到好评。传记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辞典》(1994年第23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