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806194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392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218061948 ; 978-7-218-06194-8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部分:南京十年、“太子”孙科、革命词语、时代遄流、观察与史料。主要内容包括: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对五四激进主义的再思考;南京国民政府权威的建立与困境等。

目录

行走在历史的河流(代自序)/1南京十年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3对五四激进主义的再思考/18南京国民政府权威的建立与困境/20力行社的成立时间及组织层构考释/39“太子”孙科论大革命时期的孙科/49从拥蒋到反蒋:1928-1931年的孙科/59民主与集权的悖论:孙科与《五五宪草》/71孙科与国民政府的对苏外交(1932-1945)/82抗战胜利前后孙科政治态度的转变——兼论孙科的“多变”/93孙科的宪政理念及其限度/110孙科的晚年岁月/126革命词语重新认识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135红军长征的历史叙述是怎样形成的?/139抗战前夕延安发生的一场争论/150革命大众主义的政治动员和社会改革: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教育/162“新人”的诞生/177在革命词语的高地上/207历史漩涡中的朱瑞/217沙飞: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的一颗沙粒/221革命女性陈琮英/228时代遄流鞍钢工人与“鞍钢宪法”/235“大跃进”运动与国家权力的扩张:以江苏省为例/244能不说丁玲?/257初读《杨尚昆日记》/270读《七律·有所思》/279观察与史料叙事视角的多样性与当代史研究:以50年代历史研究为例/289小人物,大历史/300当代中国史史料的若干问题/324台北所藏大陆20世纪50-60年代资料过眼录/332海峡两岸孙中山研究的趋同/339反思中的开拓——茅家琦先生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见解/344六十年后再论国民党大陆失败之原因/350难忘吐露港畔的“学术家园”/385后记/390
展开全部

节选

《革命年代》内容简介:革命年代,意味看大震动、大改组、大破坏,也意味着风卷残云、摧枯拉朽,其间有血泪、痛苦、死亡,也有激情和理想。我等有幸或不幸生长在这个年代,它给了我巨大的冲击,也给了我动力和人生的坐标,我和我的那些理想主义的朋友们从此注定了不会为了功名利禄去做研究,也不会心如死水,像研究古董那样去回望过去。于是,就在这喧哗的、实利主义的年代,守着某种信念,以及可能已是陈词滥调的所谓"知识分子的责任"等,开始摸索着观察、研究逝去的年代。

相关资料

**时期:1840-1860年,面临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中国试图在不变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运用传统政治、军事、经济资源进行全面抵抗,但反而遭受到更大的耻辱与失败。在大约20年的时间内,中国历经西方列强强加的两次鸦片战争,丧失了大片国土,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向列强提供片面*惠国待遇,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险恶形势下,清廷统治者不思变革,终于爆发了长达14年的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彻底暴露了中国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弊端及清廷统治者的麻木与愚昧。第二时期:1860年左右至19世纪末,随着西方军事、经济、文化和政治力量在中国的急剧增长,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裂变,出现了试图在保存中国传统内核前提下的变革运动。这个时期的变革主体是受西方侵略刺激而图谋改弦更张的清廷开明人士和与西方有联系的部分士大夫与新兴商人。但由于清廷*高统治者抗拒进行制度性的重大创新,严重影响了中国转变的规模和速度,在强大的西方压力下,不仅未能恢复中国昔日的国威,走上富强之道,反而进一步走向衰落。严格地说,中国的变革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西方的刺激和压力下,清廷开始寻求变革,首先是在1860年创立处理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继之,由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崛起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旨在寻求富强的洋务运动,开办了一批现代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这是中国工业化的*早基地。稍后,一批与官府有密切联系的士绅转而兴办有官府背景的民用企业,中国出现了新的社会力量:早期民族资本家和从农民转化而来的近代工人。这样,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化。饶有趣味的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中崛起的湘、淮军势力是*早与西方接触并表示愿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的社会力量,而中央政权则受到观念、利益等的限制,对变革表现出很大的消极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逐渐丧失对国内的控制能力,导致地方势力的急剧膨胀,这些地方势力,在很大程度上又的确是湘、淮军势力的延续。这个时期的变革的中心内容是引进西方的军、民用工业技术,即所谓“器物层次”上的变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体现着调整但不动摇传统这种指导性的变革思想,即被迫承认中国传统不能解决器物层次的进步,尽管它仍是“中国中心论”的一种变种。由于中国传统势力的极其强大,企图变革的、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的士大夫阶层试图在“托古改制”的旗号下,悄悄进行一场融汇中国传统与近代西

作者简介

高华,1954年生于南京,“文革”期间曾做过八年工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民国史、中国左翼文化史以及当代中国史的研究,代表作有《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身份和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在历史的“风陵渡”口》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