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
读者评分
4.7分

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

1星价 ¥21.2 (7.3折)
2星价¥21.2 定价¥29.0
商品评论(6条)
807***(三星用户)

比较好的书

纸质好内容好

2015-10-28 11:37:39
1 0
112***(三星用户)

丁玲与陈明

五十春秋,相濡以沫,风风雨雨,坎坷人生。

2015-04-19 06:13:4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08256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2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500082569 ; 978-7-5000-8256-9

内容简介

本书是陈明老人在82岁时开始口述,查振科、李向东整理,反复增删改补,历时10年。详细讲述了他与丁玲一同经历的西战团工作、整风审干、晋察冀边区土改、新中国文艺工作建设、反右蒙冤、遣送北大荒、“文革”中7年牢狱生活和平反后重返北京的风风雨雨,大量细节首次披露,很多内情迷雾拨开。对于了解丁玲是难得的**手资料,也是极其宝贵的独家史料。

目录

引子
**章 走向革命(1927~1937)
 1.幼年离乡,求学京沪
 2.投身上海学生救亡运动
 3.告别上海,奔向西北一
第二章 在延安(1937~1945)
 1.进入抗大
 2.参加西战团,结识丁玲
 3.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
 4.转战山西
 5.在西安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
 6.凯旋延安
 7.与丁玲结合
 8.参加整风和审干
 9.唱词《平妖记》——我的新尝试
第三章 在晋察冀(1945~1949)
 1.依依难舍别延安
 2.参加晋察冀边区土改
 3.进驻石家庄
 4.去东北
第四章 在北京(1949~1958)
 1.出席**次全国文代会
 2.工作落在电影局
 3.从《海港生涯》到《六号门》
 4.改编《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电影剧本
 5.丁玲受诬
第五章 北大荒岁月(1958~1970)
 1.在荒原上建新家
 2.悲喜交加密山重逢
 3.王震把我们安排到汤原农场
 4.不想回北京,留在宝泉岭深入生活
 5.“文化大革命”遭难
第六章 铁窗(1970~1975)
 1.戴上手铐押离农场
 2.走进秦城监狱
 3.审讯
 4.国家无宁日,狱中奈何天
 5.狱中生活
 6.出狱
第七章 嶂头村(1975~1979)
 1.又见丁玲
 2.新邻居,新朋友
 3.新的家
 4.进京上诉
 5.中组部同意丁玲回京治病
第八章 重返北京定居(1979——)
1.平反,恢复党籍
2.与周扬的关系
3.《杜晚香》、《“牛棚”小品》与《三访汤原》
4.关于丁玲的历史结论
5.出访
6.丁玲逝世前后
7.关于修改丁玲的作品及遗物的处理
8.晚年生活
附录一 三访汤原
附录二 追叙夜审丁玲
附录三 记入狱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1《我与丁玲五十年》相关信息
丁玲说过:陈明是个改家!她晚年的作品,几乎全部经过他的修改。以致陈明形成一种习惯,只要他看手稿,不管谁写的,他都要拿起一支笔,一边看就一边下意识地在上面修改。对于自己的回忆录,他自然更是精益求精。
目录
后记
2《我与丁玲五十年》内容
毛主席很关注丁玲。丁玲1936年到保安时,中央开了欢迎会,就是毛主席给丁玲的《临江仙》词里写的:“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毛主席和张闻天、周恩来等领导同志都出席了。据说大家还开毛主席的玩笑,说毛主席今天更漂亮了,刮了胡子了。
参加西战团,结识丁玲(1)
参加西战团,结识丁玲(2)
参加西战团,结识丁玲(3)
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1)
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2)
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3)
转战山西(1)
转战山西(2)
在西安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1)
在西安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2)
在西安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3)
凯旋延安(1)
凯旋延安(2)
凯旋延安(3)
与丁玲结合(1)
与丁玲结合(2)
与丁玲结合(3)
参加整风和审干(1)
参加整风和审干(2)
参加整风和审干(3)
出席**次全国文代会(1)
丁玲受诬(1)
丁玲受诬(2)
丁玲受诬(3)
丁玲受诬(4)
“文化大革命”遭难(1)
“文化大革命”遭难(2)
“文化大革命”遭难(3)
“文化大革命”遭难(4)
新的家(1)
新的家(2)
进京上诉(1)
进京上诉(2)
丁玲逝世前后(1)

相关资料

《我与丁玲五十年》:历史深处的回忆
来源:北京青年报

■书名:《我与丁玲五十年》

■著者:陈明口述/查振科、李向东整理

■出版: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0年1月

■读家:汪凌

■推荐指数:★★★★★☆

对丁玲,在我寡陋的阅读范围里,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印象,在她坎坷跌宕的人生中,从延安时代起,尤其新中国后,陈明便如影随形,深深介入到她的生活、人际关系中。这在现代作家中是不多见的。但,陈明并不喧宾夺主,他几乎是隐在幕后的。

如今,陈明终于走到台前了。

阅读的新鲜感来自前一二章,这是陈明自己的人生起始。他在江西鄱阳湖畔一个开明地主家庭出生,10岁即离家往北京投奔伯父,三年后又随往上海,从此不曾踏上故土一步。伯父家境殷实,给他提供的教育机会便好。陈明聪明热情活泼,行动力强,渐渐就走到了同龄人的前头。在学联活动中,他加入CY,随后在19岁时转成CP,瞒着家人辗转去了延安。到延安后他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在西战团,他遇到了丁玲。

可惜的是,他的叙述大多一带而过,泛泛而谈,有时就慨叹,丁玲的气场真强大。和丁玲的结合,让他自觉自愿地从台前走到幕后,并在某种程度上,将自己从人生到个性都隐没在了丁玲的身后。

此后的章节便和丁玲有关了。因为是说丁玲,从大的框架上就没有太多新内容,却是在一些生活琐事和细节上,书中多有披露,比如定居东北汤原农场,和农垦人的交往,对自家小生活的“建设”……看着十分有趣,有时甚至觉不出背后的苦难来。这自然和他们的态度有关,他们没有把下放、农村的艰苦、与底层人的往来当作负担,倒是从描述中,你能感受到一些平民的乐趣与平和。再比如秦城监狱、山西嶂头村的日子,感觉陈明的性格中有随遇而安的成分,在任何境遇中,他都能把生活、心情调节得不那么难受。我想,这应该是心中很苦很苦的丁玲十分需要的吧?

还有一些家长里短,陈明从自己的角度也有所描述。比如他和祖林祖慧介于兄长与长辈之间的关系,还比如书中的全家福照片,似乎陈明在潜意识中仍然把丁玲当领导来对待,或者当作家长来看待,也许后者更准确。与丁玲结婚后,陈明便以照顾丁玲为自己的首要职责了。书中有一段话:“丁玲对于我以她为中心,实际成为她的助手,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创作,常常感到一种心理负担。我安慰她说,我还年轻,还有时间努力做些事情,不必为我担心。”所以五十年时间给他留下了深深烙印,即便晚年写自己的回忆录,也仍然跳不出这个框子。

丁玲那一代人为信仰而活,甚至不惜抛洒热血,更遑论承受苦难?在旁观者看来,一方面他们真是开阔得很,但另一方面又相对偏狭。信仰是一柄双刃剑,它使人意志坚定,也使人屏蔽掉一些东西;更如果这个信仰有所狭隘,信仰者难免亦陷于狭隘。所以对丁玲,仅仅从文学、政治层面去探讨是远远不够的。

有时看一两篇文章一两本书,似乎坊间丁玲也颇有议论,比如有关她晚年的“左”。这一代人的某些言论和行为,如果抽离了时间和空间,会让人匪夷所思,难以理解。我在读这本书时,就常常有此感叹。1976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相继去世,丁玲他们那时在山西,听到消息痛哭失声,陈明写道:“这些人在丁玲的脑子里像圣人一样,就是为了你们这些人,听了你们的话,我们才活下来嘛,总有一天能让你们了解的嘛。”他们真诚地想为曾经犯过错误的党掩盖某些错误,或者他们真诚地相信那是母亲错怪了儿女。而他们的后半生,几乎就为争取一个“政治正确”的结论而活着。作为作家的丁玲哪里去了?作为旁观者,作为远离那个时代的后来人,也许就会想,她为什么这么执著于这些虚幻的东西,如同保护生命一般?为什么不能洒脱一些,放下它们,去写她的小说,留下一些像《莎菲女士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那样的文字?取而代之的是申诉者丁玲!如果我们把眼光往历史的深处延伸,是不难发现这样的身影的。

很自然,一个问题摆在后代评论者面前,该如何看待、评价他们那一辈的人?

有时候想,把丁玲还原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也许能较为合理地解释她的许多言和行,并对那一辈人所遭遇到的一切心怀悲悯。我以为,当时代和个人同时陷入深渊,后来者回头审视时,固然不应姑息个人的人性弱点,但批判火力更不应放过社会、制度乃至大文化这些根源性环境,而不是仅仅把个人抽离出来,去暴露、抨击其“污点”。这样的标的,恐怕才更有益于建设一个清明的环境吧。毁坏容易,建设却需要一砖一瓦持之以恒,并且要有悲悯之心。

作者简介

陈明,原名陈芝祥,1917年生,江西郡阳县人。1933年到上海著名的教会学校麦伦中学就读,第二年参加革命。在“一二·九一运动中,他是麦伦中学的学生领袖、上海中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1937年5月,20岁的陈明风华正茂,奔赴延安成为抗大十三队的学员,不久结识了已到延安半年多的丁玲。丁玲那一年33岁,是当时**个从国统区到陕北的著名作家,因为她曾经是上海左联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到陕北即发起成立了中国文艺协会,并当选为文协主任,成为党的文艺战线的重要领导人。陈明和丁玲经过5年曲折恋爱终于走到一起,开始了他们长达半个世纪的风雨姻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