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52330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7页
  • 出版时间:2010-09-01
  • 条形码:9787115233097 ; 978-7-115-23309-7

本书特色

《现代通信网》中国通信学会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内容简介

本书对目前常见的各种通信网络的系统组成、结构原理、工作特点以及工程应用和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全书以通信网承载的业务为主线,分别介绍了电话通信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移动通信网、数字有线电视网、数据通信网、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以及信息传输网、宽带IP网、用户接入网等各种通信网络,*后落脚在今后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下一代通信网。 全书内容充实、编排系统合理,基本涵盖了目前主要的通信网络。在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的基础上,对各种通信网的应用进行了较多的描述。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通信、电信、电子等专业本科学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电信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和从事通信、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l章 通信网络概论1.1 通信网的组成与分类1.1.1 通信网的组成1.1.2 通信网的分类1.2 通信网中的信息处理技术1.2.1 信息处理技术1.2.2 差错控制技术1.3 通信网的体系与拓扑结构1.3.1 通信网的体系结构1.3.2 通信网的基本拓扑结构1.4 通信网的发展趋势1.4.1 信息的融合1.4.2 技术的融合1.4.3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练习题第2章 电话通信网2.1 电话通信网概述2.1.1 电话通信网的功能要求2.1.2 电话通信网的组成2.2 电话通信网的结构2.2.1 本地网2.2.2 长途电话网2.2.3我国电话网的结构及演化2.3 信令系统2.3.1概述2.3.2 N0.7 信令系统2.3.3 No.7 信令网2.3.4 我国N0.7 信令网概况2.4 电话网业务练习题第3章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3.1 ATM与B-ISDN的产生和发展3.1.1 N.JSDN概述3.1.2 B.JSDN与删概述3.2 A1M基本原理3.2.1 ATM信元3.2.2 异步时分复用技术3.2.3 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3.3 A1M交换技术3.3.1 ATM交换原理3.3.2 ATM交换系统3.3.3 A1M网络组成和接口3.3.4 删呼叫控制信令3.4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3.4.1 B-ISDN协议参考模型3.4.2 B-ISDN业务练习题第4章 数字移动通信网4.1 移动通信概述4.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4.1.2 无线传播环境4.1 .3多址技术4.1.4 抗衰落技术4.1.5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组网技术4.2 GSM移动通信网4.2.1 GSM系统频率配置4.2.2 GSM系统结构4.2.3 无线空中接口4.2.4 GSM系统的信道4.2.5 GSM系统的帧4.2.6 GSM网络编号计划4.2.7 GSM系统的呼叫过程4.2 .8GSM系统的移动性管理4.2.9 GSM的安全性管理4.2.10 GSM通向3G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4.3 CDMA移动通信网4.3.1 CDMA网络结构4.3.2 CDMA的信道4.3.3 CDMA系统的管理和控制4.3.4 CDMA技术实施中出现的问题4.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4.4.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4.4.2 WCDMA移动通信系统4.4.3 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4.4.4 TD-SCDMA4.4.5 WiMAX4.4.6 3G业务4.4.7 2G到3G的演进蓑略4.5 移动通信的展望4.5.1 个人通信的概念4.5.2 关于个人通信的国际标准和研究进展4.5.3 (后)三代(B3G)或第四代(4G)移动通信的研究和开发4.5.4 3G长期演进计划练习题第5章 数字有线电视网5.1 传统cAlw系统概述5.1.1 传统CAlV系统的组成5.1.2 传统CATv网的特点及不足5.2 HFC宽带有线电视网5.2.1 概述5.2.2 HFC网络结构5.2.3 HFC有线电视网前端设备5.2.4 HFC网络管理5.2.5 HFC有线电视网技术参数5.3 宽带有线电视综合业务网5.3.1 有线电视双向改造的意义5.3.2 接入网双向改造方案比较5.3.3 CableModem双向有线电视网练习题第6章 数据通信网6.1 数据通信网概述6.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6.2 数据通信网6.3分组交换网6.3.1 X.2 5协议概述6.3.2 X.2 5分层协议6.3.3 分组交换网网络结构6.3.4 分组交换网的特点6.3.5 中国分组交换网6.4 数字数据网6.4.1 数字数据网概述6.4.2 DDN支持的业务6.4 .3用户入网方式6.5 帧中继6.5.1 帧中继与x.2 5的比较6.5.2 LAPF帧格式6.5.3 帧中继的虚电路6.5.4 帧中继应用练习题第7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7.1 计算机网络概述7.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7.1.2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与功能7.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7.2 计算机网络7.2.1 局域网的定义及特点7.2.2 IEEE802标准7.2.3 以太网7.2.4 交换式局域网7.2.5 广域网7.3 算机网络间互连7.3.1 计算机网络间互连概述7.3.2 计算机网络问互连设备7.4 Intemet7.4.1 Intemet概速7.4.2 Intemet上提供的服务7.4 3网络安全7.5 网络新技术7.5.1 P2P技术7.5.2 IPv67.5 .3网格技术练习题第8章 信息传输网8.1 传输网络的发展与演变8.2 SDH传送网8.2.1 SDH传送网的功能结构8.2.2 SDH网的物理拓扑8.2.3 SDH自愈网8.3 波分复用光网络8.3.1 WDM系统优点8.3.2 WDM光网络的构成8.3.3 WDM光网络的标称波长8.3.4 WDM光网络的管理技术8.4 光传送网8.4.1 光传送网的分层结构8.4.2 光交叉连接节点的结构8.4 .3光分插复用器的结构8.5 分组传送网8.5.1 分组传送网关键技术8.5.2 PTN优化演进方案实例8.6 微波与卫星通信网8.6.1 数字微波通信网8.6.2 卫星通信网8.6 .3VSAT卫星通信网8.6.4 低轨道卫星通信网8.6 5宽带多媒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练习题第9章 宽带IP网9.1 宽带IP网产生的原因9.2 宽带数据交换技术9.2.1 IP交换9.2.2 标记交换9.2.3 多协议标记交换9.2.4 弹性分组环9.3 宽带IP网络的传输技术9.3.1 IPOverATM9.3.2 IPOverSDH9.3.3 IPoverDWDM练习题第10章 用户接入网10.1 接入网的定义10.2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10.3铜线接入网10.3.1 xDSIL接入10.3.2 CableModem接入10.3.3 泄漏电缆接入10.4 光纤接入网10.4.1 光纤接入网概述10.4.2 有源光网络10.4.3 无源光网络10.4.4 光电混合接入网10.4.5 光纤到家10.5 无线接入技术10.5.1 蓝牙无线接八10.5.2 家庭网络的HomeRF10.5.3 IEEE802.1 1连接技术练习题第11章 软交换及下一代网络11.1 软交换技术11.1.1 软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11.1.2 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及功能11.1.3 软变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11.2 NGN11.2.1 NGN的基本概念11.2.2 NGN的关键技术11.2.3 NGN的演进11.3 下一代网络发展趋势11.3.1 融合与开放是下一代网络发展趋势l1.3.2 基于IMS的固定NGN已经成为未来发展方向11.3.3 下一代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练习题
展开全部

节选

《现代通信网》对目前常见的各种通信网络的系统组成、结构原理、工作特点以及工程应用和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全书以通信网承载的业务为主线,分别介绍了电话通信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移动通信网、数字有线电视网、数据通信网、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以及信息传输网、宽带IP网、用户接入网等各种通信网络,*后落脚在今后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下一代通信网。全书内容充实、编捧系统合理.基本涵盖了目前主要的通信网络。在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的基础上,对各种通信网的应用进行了较多的描述。《现代通信网》可作为普通高校通信、电信、电子等专业本科学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电信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和从事通信、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相关资料

插图:(3)信道:即信息的传输介质。通常的情况下,信道的划分标准有以下两种方式。按传输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如果使电磁信号能够在自由空间传输的信道称为无线信道。例如,我们常说的长波、短波、超短波、微波、散射和卫星信道等。把电磁信号约束在某种有形传输介质上传输的信道称为有线信道,例如,经常使用的各种双绞线、电缆和光缆等。按传输信号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模拟信道上传送的是模拟信号,主要有音频信号的实线传输和采用频分复用技术的多路传输等方式。数字信道上传输的是数字信号。(4)调制发射系统:该系统的任务是将信源产生的基带信号调制成适合在给定信道中传输的信号,然后通过发射系统将信号发射出去。该系统输出的信号在信道传输中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并且能够实现多路复用。(5)解调接收系统:该系统基本任务正好与调制发射系统相反,它是将信道传输中带有噪声和干扰的信号解调成基带信号交给信宿。点对点通信是通信网的基础形式,实际的通信网应解决任意两个用户间的通信问题。采用点对点方式为任意两个用户提供一条专用的信道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样需要提供的链路数将与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在用户数较多时将造成线路的巨大浪费,链路的利用率也是比较低的,整个通信网的性价比将是不能接受的。在实际的通信网中解决任意两个用户间的通信是通过采用交换技术,引入交换机,设置’交换节点来完成的。交换技术是在通信网中设置交换节点,使用交换机,用户之间不再直接连接,而是与交换机相连。在用户需要通信时,由交换机为他们提供物理或逻辑连接。综上所述,通信网在硬件上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是用户与通信网之间的接口设备,它包括如图l-1所示的信源、信宿与调制发射系统、解调接收系统的一部分。它必须具有以下功能。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