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四卷)
读者评分
5分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四卷)

1星价 ¥9.6 (5.5折)
2星价¥9.6 定价¥17.5
商品评论(1条)
201***(三星用户)

这套书不错,买了不少

这套书不错,买了不少

2023-02-03 15:18:26
0 0
图文详情
  • ISBN:756092253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第四卷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47
  • 出版时间:2001-09-01
  • 条形码:9787560922539 ; 978-7-5609-2253-9

内容简介

世纪之交,素质教育成为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五年来的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为高等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和实践探索。本书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希望能对全面提高大学生乃至整个国民的综合素质有所助益。

前言

代序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 ——关于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再思考教育部副部长 周远清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主持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近,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不仅对当前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给予精辟而深刻的论述,而且对新世纪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随着全教会及江总书记谈话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 高等教育如何贯彻全教会精神,高等学校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该说,经过几年来教育思想观念的探讨,以及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特别是通过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的深入学习和领会,方向已经明确,思路也已清晰,而且也初步形成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然而,真正要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到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明确。关于素质 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是对“素质”一词经过几年来的探讨和实践,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一种界定。这一界定对于人才培养来讲,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首先,作为心理品质,这里所讲的“素质”有别于人的生理素质,不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它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说,素质是教化的结果,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 其次,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单纯具有知识不等于具备一定的素质,知识只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没有知识作基础,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便不具有必然性和目标性,但只具有丰富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较高的素质。 第三,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由于它是知识积淀、内化的结果,因而它具有理性的特征,同时它又是潜在的,是通过外在形态(人的言行)来体现的,因此,素质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人对待外界和自身的态度。因而,也有专家将人才的素质概括为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自身的态度。 当然,并不因为素质的相对稳定性而断言素质一旦形成就是一成不变的,正如我们前面所言,它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因而它又会在外界的影响和冲击下,发生变化,有时可能是质的变化。从这一意义而言,人才的素质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人才素质应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也就是通过教育在这几个方面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二 关于素质教育 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地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

目录

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代序)
哲学与科学
道法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的《老子》
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
……
传统与现代
儒家人文精神与文明对话
20世纪我国史学大师的创新精神
……
素质与成才
科学人文相融 爱国创新与共
知识创新呼唤当代中国青年
……
文学与艺术
盛唐气象与盛唐时代
《诗经》的经典性
……
经济与社会
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
现代企业家的思维方式
……
人文访谈
游学谈——访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张良皋教授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他人共处、共事、合作,即“做人”的能力。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