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共亡党二十年祭
读者评分
4.7分

包邮苏共亡党二十年祭

1星价 ¥27.3 (6.5折)
2星价¥27.3 定价¥42.0
商品评论(7条)
ztw***(一星用户)

印刷精致,排版完好 整体来讲书的内容全面客观,而且引经据典,条理逻辑清晰,但我个人认为书中对布哈林和斯大林的评价有失偏颇,而且书中(可能是印刷错误)写了苏德战争前期德军击毁苏军24万辆坦克属实离谱

2024-02-19 01:42:50
0 0
是墨狸***(三星用户)

比上一本苏共亡党十年祭增加了不少新内容,给人的印象更深刻,启发教育意义更大。以史为鉴。

2022-08-28 23:40:13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93188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6
  • 出版时间:2013-04-01
  • 条形码:9787549318872 ; 978-7-5493-1887-2

本书特色

2001年,一本《苏共亡党十年祭》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十多年来畅销不衰。十二年过去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人们对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关注和思考却从未停止过。著名反腐专家黄苇町继《苏共亡党十年祭》后推出的《苏共亡党二十年祭》,将极大地满足社会各界读者的需求。 较之“十年祭”,《苏共亡党二十年祭》对苏共败亡教训作了更加系统精深的思考:权力过分集中、民主缺失,是苏共垮台的总病根。只有科学、深刻地反思,以史为鉴,历史悲剧才能以历史的进步来补偿。作者以深刻的分析和思辨能力,对照前苏联和中国当前及世界形势,全方位解读和研究苏共的失败,同时也是寻找我们党肌体上可能潜伏的“病灶”,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执政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紧扣近10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对苏共亡党进行更加系统精深的研究,畅销书《苏共亡党十年祭》作者黄苇町再出新著。

目录

自序 中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
**篇 谁记得一切,谁就感到沉重
一 涨价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二 工人阶级不再留恋“工人国家”
三 69年—6年9个月—69个小时
四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五 “上街的是自己,上台的是别人”
六 百年回首话当初
第二篇 三十功名尘与土
一 “新经济政策”夭折和强推农业集体化
二 总路线、工业赶超和农业公社
三 大饥荒带来的党内论争
四 “大清洗”——不忍卒读的一页
五 理论扭曲与权力集中
六 党内自残的恶果
七 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第三篇 苏共错失的几次重要发展机遇
一 沉醉胜利,错失改革开放良机
二 社会振荡使改革“欲速则不达”
三 “布拉格之春”导致的“急刹车”
四 与新技术革命擦肩而过
五 油价暴涨助长了不思进取
六 代际更替沦为改朝换代
七 京城老翁,坐看风起云涌
第四篇 谁绑架了改革?
一 赫鲁晓夫“对干部不负责任”被赶下台
二 柯西金得罪强势集团被迫辞职
三 戈尔巴乔夫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四 勃列日涅夫——传统体制的化身
五 执政能力和人才的枯竭
第五篇 心中没有人民,必被人民抛弃
一 人心被叶利钦带走了
二 特权的*大危险——和人民的困苦隔离
三 国因家破、国破家亡
四 只听见自己的声音,却说是人民的声音
五 他们是为了自己可以背叛一切的人
六 再看今日之俄罗斯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互联网十年变
附录二 我读黄苇町的《我的爷爷奶奶》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苇町,以研究隐形经济著称的中国经济学家。1947年生,1975年毕业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82年调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做编辑工作,撰写思想评论。1985年任红旗杂志社事业部主任。现任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 主要著作有《当代中国的消费之谜》、《中国的隐形经济》、《世上有真情》、《失落的尊严——惩腐备忘录》等。曾获“全国首届十佳经济读物”奖等5个奖项。 作者多次应邀出国讲学,《中国的隐形经济》等三种专著已被译成英、日、韩、德等多种文本在国外出版发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