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分
包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九品)
代表工业文明的西方帝国,在与传统东方帝国相遇时,两种不同的文明在冲突中将如何走向融合?全本乾隆英使觐见记,二百余幅彩图全面展示乾隆盛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3669969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08-11-01
- 条形码:9787536699694 ; 978-7-5366-9969-4
本书特色
1793年时的中国
1793年,正值乾隆后期,帝国国土面积达1380余万平方公里。其疆域,西至今巴尔喀什湖、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及帕米尔高原,东至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戈尔诺阿尔泰及萨彦岭,南至南海诸岛。人口近3亿,耕地面积近6亿亩,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虽然现代工业在当时的中国仍未萌
芽,但工业总产量仍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二。当时的中国无疑是世界**的经济体。
1793年时的英国
1793年,失去海外**的殖民地——美利坚后的英国,其国土面积仅有22万平方公里。有近900万人口。
工业革命的爆发。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英国工业急速发展,纺织业尤为迅速,羊毛消费量以每十年8%~13%的速度增长;其时,英国的工业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同时,在与西班牙、荷兰以及法国的海上及殖民地争夺中不断获胜,使得英国成为新的海上霸主,作为工业革命的**受益者,英国正成为欧洲*有生气的大帝国。
内容简介
当西方的天文、地理仪器、乐器、钟表、武器传入中国时,当中、西礼仪发生冲突时……
正当盛世的乾隆朝,会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来自陌生帝国的〔异物〕,中国的大门早打开的那一刻。
木府藏书书系,由一系列世名著所构成,是中国历代文士和官绅之家的架上藏书。为适应古籍重读的当代倾向,我们在严格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专业的译注,保持了古籍的智慧原貌;同时,对书中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关联性图解,对一些容易误读的词汇也进行了单列详解,我们希望,这样的努力能让文言古籍焕然一新,从而让当代生活具备中国古代的所有智慧,这也是推出该书系的价值所在。
代表工业文明的西方帝国,在与传统东方帝国相遇时,两种不同的文明在冲突中将如何走向融合?
全本乾隆英使觐见记,二百余幅彩图全面展示乾隆盛世。
目录
刘半农序
章 北上见闻
一路北上
船抵澳门/清人登船/觅得向导/登州府长官拜见
抵北直隶海湾
筹措礼物/分赠华官
友人至
樊、周二大人/船中小酌/装驳货物
抵大沽口
中国客船/中国妇女/见梁总督/整顿什物
抵天津
相遇金大人/地方官员及平民
即抵京城
补叙见闻/华官受责/礼节/鞑靼与华人/驻藏英军/敬待与防范/享利病故
第二章 觐见乾隆
抵北京
留居圆明园/觌面传教士/不喜彼那铎
游圆明园
圆明园/西洋器装点
作觐见准备事宜
贡品与礼物/现金五百元/葡萄牙教士/乐器与画工/宝剑/乾隆召见
作热河行
路上见闻/长城/鞑靼窃贼/臆想之礼物
补述抵京诸事
皇帝之行官/御道
抵热河
金大人被斥换/礼节之争终毕
谒见和珅
和相国、福中堂/告与西方形势
觐见乾隆
觐见事宜/乾隆印象/极尽奢贵
观万树园
万树园/为藏物及乾隆富力所骇/领受桀傲
中西之异
祝寿乾隆
复游万树园
入宫观戏
说帖之争
启程回京
逐客
授乾隆复信
六点请求
第三章 南归之途
启程南归
乾隆敕书
过运河
见长麟
出杭州南下
见琉球使
继而南下
谈及乾隆
即至广州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民众政府
¥9.8¥25.0 -
走向海洋
¥16.5¥59.8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6¥58.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24.5¥48.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17.2¥45.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虎部队(国民党七十四军抗日纪实白金珍藏插图版)
¥18.0¥53.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9¥32.0 -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