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7111899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4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571118990 ; 978-7-5711-1899-0
本书特色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人爱吃,众所周知。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是复杂的,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年的味道。人们的记忆会随时间、地点的变迁而变得模糊,但当吃到某种熟悉的食物,哪怕相隔千里,那扇记忆大门就会瞬间打开。食物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也是时代变迁的见证和反映。《碧山14.食物》《碧山15.食物续》两本书不仅仅讨论关于口腹之欲,更是关于食物的历史和地理的变迁,食物与地方文化,饥荒和疫情时代的食物,还有种子保护、食物共享、新素食主义、未来的食物,以及食物与设计、食物与艺术等,如果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食物跟政治、社会、文化的关系都极大,甚至决定了我们以何种方式生活在这个星球上。
内容简介
《碧山15》,“食物续”卷,卷一“特殊时期的食物”是特地为呼应和记录2020年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而设定的。其中的文章,既有历史学博士对中国历史时期饥荒现象的考述,又有疫情*严峻时期不同地方的日常食物感知记录。“食之道”卷,从不同角度论证和劝说“弃肉食素”。“食之美”卷,以艺术的手法表现食物以及进食这些*普通平常之物的内涵。“食之运动”卷,展示人对于食物的改变。“歌与影”卷,以歌谣与影片的形式,提示了其中涉及的食物,以引起人们的思考。“社会介入性艺术”卷,呈现艺术家李牧返回故乡仇庄的在地实践。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对《碧山》和碧山乡建长期关注而养成的读者群体,热爱生活、热爱食物,关注环境和后疫情时代社会问题的知识群体,以及乡村建设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和对乡村生活感兴趣的年轻文艺群体。
目录
作者简介
左靖,策展人,《碧山》杂志书主编。安徽大学副教授。曾任北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2011年后,左靖以安徽、贵州、云南、浙江和河南等地城乡为基地,工作重点转向在地的城乡建设。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出版和展览工作,以及实体空间的开设,逐步确立了城乡工作的基本原则:“服务社区、地域印记和联结城乡”,以及在“城乡社会设计”中覆盖“关系生产、空间生产、文化生产和产品生产”四个领域。并因循“往乡村导入城市资源,向城市输出乡村价值”的路径,强调文化创造力和可持续性,并以培养社区的文化自觉、改善当地的文化环境等等作为目标方向。
-
寻味中国
¥14.7¥3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门外文谈
¥13.2¥38.0 -
经典常谈
¥6.2¥14.8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8.3¥22.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溥仪偷运国宝
¥7.7¥26.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黄河上的古都
¥14.8¥46.0 -
讲解北石窟
¥18.6¥55.0 -
氍毹留痕-典藏本
¥29.7¥56.0 -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25.2¥42.0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千曲川风情:岛崎藤村散文集
¥18.0¥46.0 -
跨文化的想象:文献.神话与历史
¥10.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