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开发故事创意(八品)
读者评分
5分

开发故事创意(八品)

豆瓣8.1分,帮助读者了解如何策划一个好的故事创意。50多招训练题、20多篇攻略示例,逃出创意枯井,重拾“人味儿”!

1星价 ¥10.8 (3.0折)
2星价¥10.8 定价¥3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she***(三星用户)

评书的内容

《开发故事创意》是指导电影编剧的书,该书介绍如何从自身经历和体悟出发,挖掘并开发出独特的故事创意。书中还设置了大量习题、示例和创作讨论,这些内容不仅帮助读者理解和巩固知识,还模拟了编剧工作室中的剧本研讨会形式,教会读者如何倾听与反馈他人的创意。

2024-08-08 12:07:19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27031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16-04-01
  • 条形码:9787550270312 ; 978-7-5502-7031-2

本书特色

  每个人都有动人的故事可讲
  人物干瘪,情节老套,桥段烂俗?
  全世界都在渐渐丢失人类天性中讲故事的能力
  学校教育将我们五花大绑,封堵所有不切实际的念头
  如何逃出创意枯井?如何重拾“人味儿”?
  不妨跟随本书的指引
  剖析自我,切换视角,接通灵感之源
  制作CLOSAT游戏卡片,给理智与情感洗牌
  这里有50多招训练题、20多篇攻略示例
  助你武装头脑、释放手脚,逃离思维枷锁!
  畅销全球的影视教材作者迈克尔·拉毕格谈故事的创意开发,继《导演创作完全手册》《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之后的第三本经典教程!
  工具栏——提供对多个戏剧工具、专业术语清晰、形象化描述
  审自我——教你回顾、评估自身经历,用其建立核心艺术身份
  建方法——“CLOSAT”卡片游戏,归纳出有吸引力的故事元素
  重练习——50余个创新习题,迅速掌握不同篇幅、题材与类型
  举案例——20余个写作示例,附带对故事戏剧性的评论和分析
  讲合作——适合团队交流、合作、展示、分享与实践的学习法
  广泛性——适用于影视戏剧、小说、新闻广播等的创意写作课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关注影视项目的前期工作——故事创意,训练编剧挖掘艺术个性,切实有效地从自身经历和体悟出发进行创作。作者提出“CLOSAT”训练法,根据不同的故事类型细致地帮助编剧建立创意开发体系,如取材童年故事、家庭故事、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梦、短篇小说或新闻事件等,对创作纪录片、故事短片、剧情长片等虚构与非虚构类作品同样适用。书中设置了大量习题、示例、创作讨论并附有延展阅读书单,可操作性极强。无论编剧还是其他文创产业工作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目录

前 言
**部分 概 览
第1章 本书、本书的目标,准备开始
第2章 你和创意过程
第二部分 观照自身、观察生活与即兴创作习题
第3章 你的艺术个性
第4章 创作概述和CLOSAT游戏
第5章 自传和影响
第6章 观察生活
第三部分 运用戏剧工具
第7章 开发人物和戏剧家工具
第8章 分析一场戏
第9章 评估一部完整作品
第10章 检验故事创意、确定视点
第四部分 创意写作习题
第11章 童年故事
第12章 家庭故事
第13章 重述神话、传奇和民间故事
第15章 改编短篇小说
第16章 基于新闻事件改编的十分钟故事
第17章 纪录片主题
第18章 三十分钟原创故事短片
第19章 剧情长片
第五部分 作家身份逐渐成形
第20章 再次回到你的艺术个性
第六部分 把创意扩展成*终形式
第21章 修订故事大纲
第22章 扩展故事大纲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第四部分
  创意写作习题
  从本部分起,本书将会针对每个习题展示一个或者多个例子,它们由我在纽约大学的学生所作。每个例子后面有我的评论,这些评论有助于向读者展示怎样评论一部作品,怎样在作品的语境中指出其戏剧性特色。如果你能在阅读我的评论之前作出自己的评论,就能看看我们有哪些一致的意见。需要强调的是,没有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的阐释。每一种阐释都来自仔细但充满主观的阅读,并且受到阐释者独特的生活经历的影响。所有的阐释必须立足于作品本身,如果能做到尊重原作品并提出合理见解,就能阐明叙事中暗含的深度。批评者的任务就是阐明作品展示或者暗示的内容,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团队合作就能变成创意工作的一部分。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作品没有书中的例子完整,不要沮丧。这些例子也不是一字不差的——我已经埋头把所有快速写作带来的打字错误、拼写错误纠正过来了。顺便提一下,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本书中的任何案例制作短片或者用于其他用途,这样的行为会严重侵犯作者的著作权。
  Chapter 11
  童年故事
  从本章起,你将开始写作。本章的目标是从你的童年记忆中找出一段简单却让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唯一的要求是它对你有重大影响,或者让你印象深刻。从中我们能看到记忆如何运转,以及记忆如何超越简单的情节再现。
  当你回忆童年故事时,会把自己放在回忆的核心,因此你很自然的就用起了**人称。但是,如果把故事换成第三人称(用“他走向他的车”,而不是“我走向我的车”),你可以有效地把自己和中心人物隔离开来。小说作者常常采用第三人称,这样可以避免陷入故事的原型中,从而更加冷静地修订、改善并评估自己的作品。
  从本章起,本书将会展示我在纽约大学故事开发课堂上收集的写作案例。通过这些作品以及我对它们的评论,你会看到人们如何运用常识和戏剧分析工具对一部作品进行常规的评论。但是这些学生习作绝不是拿来做样板的。如果你去模仿这些作品就违背了本书的意图。本书旨在鼓励你从自己广阔的资源和丰富的想象力中写作故事,不受任何限制。注意在写作**稿的过程中保持作者模式,不要让你自己陷入分析者模式,否则你就会无休止地追求秩序和理智,而你此时*需要的是无拘无束地写作。本章需要你大胆甚至不计后果地快速写作。此外,本书的任何习题不要求你完成一部从产业角度而言的成熟作品。在构思过程中过度关注细节可能会让你偏离故事的根本。
  开展讨论
  从本章起你将会讨论其他作者的作品。有不同的方法做这件事,它们有对有错。在**次写作一个习题或者展示作品之前,你首先应该成为观众中的一员,详细地陈述一个故事如何对你施加影响,这会对你有所帮助。所以,让作品完全自由地引导你的想法和情绪,但是要准备好作汇报。关注作品如何展现中心人物、每一场戏是关于什么的以及某个片段在跟你讲什么。作为观众,你的评论可以集中在:
  · 作品作为故事的影响。
  · 从你内心的眼睛里可以清晰看到哪些东西?
  · 你认为作品表现了什么主旨,对生活有什么看法。
  · 作品中有哪些元素有深入开发与拓展的价值。
  通过这些反馈建立起*初的印象后,讨论会自然而然地转向更加综合、更加专业的方向。它应该是这样的:心灵高于头脑。
  当你讨论本章的习题时,切记童年是脆弱的,一些经历会在记忆中烙下深刻的印记。这些遥远的记忆常常伴随着重要的领悟和教训。在讨论中,试着考虑:
  · 中心人物有什么特征(虚弱、有趣、惹人爱或是被人误解等)。
  · 回忆是瞬间的定格还是发展的场景?
  ·中心人物正在遭受什么样的经历(震惊、转变、揭露或者伤害等)?
  · 故事是否有一个转折点,它是怎样到来的?
  · 故事中是否有人物有所改变?如果有,是谁,如何改变?
  · 为什么在故事发生很久以后,讲述者依然印象深刻?
  · 故事中有何震撼的场面,它们如何为故事的中心思想服务?
  如果你评论了不止一个故事:
  · 这些故事之间有哪些共同之处,有哪些有趣的对比?
  · 动作体现在这些故事的哪些部分,对话呢?
  · 哪个故事*有感染力,为什么?
  习 题
  习题11-1:童年的一件事情· 选择一件你童年时代印象深刻的事情,写下来。如果可能,*好是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的、意义模糊的事情。始终相信你内心的眼睛看到的东西,不做任何增删。描述你能回忆起的任何感受,但是对于重要的回忆完全用画面、事件和动作表达,不要用外部视角观察自己。在此阶段,用**人称、过去时态写作,或者用你喜欢的任何形式。· 改写你的回忆,使用第三人称、现在时态。戴上你的分析者帽子,在不改变内容的情况下,把故事改成第三人称、现在时态。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些有趣的事:用“他在做什么”“她在做什么”,而不是“我以前做了什么”或“你以前做了什么”;把已经发生的事件转换为它正在发生。新闻和文学作品如同观看汽车的后视镜,看到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电影则在当下展开,即使是旧式的新闻影片也是如此,它展示的是其自身处于当下的状态。有趣的是,梦境也发生在现在时态。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好的影片会让人如在梦中。· 用几行文字表现你童年故事的意义。当你转换好了人称和时态时,戴上你的听众/批评者帽子,思考你写出的东西。跳出故事,从外面进行分析,它有何含义?这可能不好回答。但是如果其他人讨论你的作品,你会惊讶他们发现了更多东西。
  习题11-2:创造童年记忆里的形象· 从你的童年记忆里选取一个强有力的形象,把它作为故事弧线的危机顶点。使用第三人称、现在时态,开发通往危机顶点的上升动作,以及危机顶点之后的下降动作。· 描述你选择的形象的意义。你所开发的故事版本能否充分表现此意义。
  习题11-3:挖掘童年影片或照片集· 从你的家庭资料库里找出一些影像、视频或者照片集,编成一则趣闻轶事,选取一个转折点作为故事的危机。如果可能的话,选择不相关的材料,发挥你的想象力把它们连接起来。相比在法庭上也站得住脚的外在真实,我们更喜欢情感上的真实。· 描述你*初想要表达的主题,评估你开发的故事是否充分表达了这个主题或者传递出了其他含义。
  针对习题11-1的示例
  示例1:维尔卡·楚拉斯
  一个小女孩在学校的走廊上奔跑,她短发、细腿,嘴里用外语嘟哝着什么。她来回跑着闹着,试图让一个小男孩向女孩们展示他的胯下之物。虽然没有人听得懂她在讲什么,但是大家似乎都明白。*终她拉来四五个小女孩,没有费太大力气就说服男孩脱掉自己的裤子,展示他的物事。
  女孩们站成半圆,把男孩围了起来。她们欣赏着眼前的景致,噢噢啊啊地欢呼起来。男孩突然慌了,把裤子拉起来冲进走廊里,绕着圈子逃跑。1分钟以后他躺在地上尖叫——他弄伤了自己的腿。大家都跑过来,看着他,没有人说话。*后,男孩被学校的护士带走,女孩们回了教室。
  本故事的作者写道:
  从我的视角来看,这个故事的含义确实非常模糊。但我想提出一些潜在的主题:小女孩性别意识的觉醒;好奇心——当你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时对某事某物产生的强烈好奇心;性——哪些可以说出来,哪些不能(禁忌)。
  一个人幼年的痛苦记忆通常包括负罪感和强烈的孤立感。因此,童年故事的转折点一般发生在某个难以解释的强烈瞬间。在这个瞬间里,小孩会突然发现一些行为是被禁止的,也就是绝对不可以做的。
  从中立的角度看,这个单一场景的故事有一些让人不安的弦外之音。没有人能理解这个男孩一样的外国女孩。她组织她的伙伴们观看了一场“西洋镜”式的演出,也许她是在寻求认同吧。一直到她们的受害者伤到自己,闹剧才得以结束。但是让人不解的是,惩罚被施加到受害者一方,而不是行凶者。当这群女孩们发现自己触犯了禁忌以后,马上从作案现场逃离了。而且这个现场是超现实的,因为这场戏中没有对白,也没有提到任何声音,直到男孩弄伤自己,大叫出来。这里突然间的觉醒是场景的转折点。
  这段故事运用高度视觉化的描述,没有提到任何人物的心理感受。这样的处理增强了故事的张力和惊恐。一群大大咧咧的女孩有着强烈的性好奇心。主要人物让人印象深刻,而其他女孩让人难以理解的暴力行为则饱含恶意。
  示例2:亚历克斯·梅利耶
  9岁的时候,我拒绝每周例行的洗澡,我讨厌它如同讨厌黑死病。也许我在从前参加过的婴儿游泳项目里有过一次濒死的体验,它埋藏在我的潜意识深处,但是不管怎么说,我就是害怕洗澡。那时我父母会把我推到楼上让我洗澡,当我洗好时,妈妈会凑上来闻闻,看我是不是洗干净了。有时候我会用水把头发打湿,然后下楼想要骗过她。但是通过闻闻我,她就会看破我的把戏,然后送我上楼继续把澡洗完。
  有一次我想给父母一个惊喜。我把水槽下面的柜子打开,挨个闻里面的瓶子,寻找味道*好的一个。我找到了一瓶松香清洁剂,把它一股脑全部倒进我的浴缸里。我爬进浴缸,把自己彻底洗了一遍。洗好之后我下了楼,妈妈凑过来闻我。她不解地看看我,低下头又闻了闻,然后大声叫我爸爸:
  “史蒂文,过来!”
  我爸爸赶快冲过来。我愣住了,不记得妈妈跟他说了什么。爸爸捞起我的胳膊,把我一把抓起来,大踏几步,重新回到楼上。我又哭又叫,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他把我带到浴室,三两下把我脱光,打开水,把自己的衣服也脱掉。他从水槽下面找到一支洗澡刷,把我拉过去和他一块。
  他开始用力给我擦身子,把我身上擦得通红,我不停地喊叫。过了一会儿,我渐渐不再叫了,因为我开始发现他把我擦得很舒服。我记得他的阳物,硕大、毛茸茸的,就伸在我的脸前面。他用力给我擦身子,阳物上下抖动着。我拿自己的和他的比,然后在浴室里撒了一泡尿。他骂我,我只是笑,然后他也跟着笑了起来。洗好之后他拿了一块大毛巾,把我上上下下擦干。
  当天晚上我做了噩梦,我大喊着叫我爸爸而不是妈妈。他冲进我房间。我告诉他我很害怕,因为我梦见毯子下面住着一个怪兽,它爬到了我的床上,咬我。于是我爸爸拿出一个睡袋,把它放在他和妈妈房间外的走廊上。他把自己房门关上,我睡在他们屋外面,感觉很安全、充满爱意。
  这篇故事用**人称、过去时态讲述。**场故事很普通,讲述一个小孩要做一些新奇的事情,结果却惹恼了父母。在第二场的混乱中,妈妈把他丢给暴怒的爸爸,爸爸把他抓起来带到浴室。但是很快他发现爸爸的“惩罚”实际上是想拯救他。
  这样的转折点——从做错事情和惩罚到狂热的救赎——被称作情节点。因为故事突然转向,驶入一个新的方向。我愿意把它称为“故事危机”。如果你能正确地运用情节点,它总是能发挥出很好的效果。
  在示例的故事中,男孩发现了自己和爸爸相似的性特征,两人只在年龄、块头上有差别。爸爸没有深究他犯的错误(在浴室里小便),整个救赎过程以爸爸慈爱地把儿子裹起来结束。故事的第三场发生在晚上,因为受到惊吓,男孩喊叫了起来。有人把这一段视作主要的故事危机。因为爸爸再次慈爱地回应他,他从爸爸那里感受到了爱,因此马上放下心来。当然,这也是故事的解决。
  故事中男孩的困扰也是人们在孩童时代的一个普遍问题——我的父母爱我吗?在痛苦的挣扎中,男孩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男孩总是遭到妈妈的批评和否定,但是他发现爸爸不是那么生气、让人害怕,他发现爸爸非常疼爱他。在晚上的那场戏中,爸爸再一次证明自己是可以被依赖的。
  需要注意的是,亚历克斯从他父母的行动中获得新知,而不是被其他任何人告知。在生活中,行动就是全部,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当你迫切地想要写出一段真挚的对话时,切记行动高于言语。
  ……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迈克尔·拉毕格(Michael
Rabiger),曾任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影视系主任,并建立该学院的纪录片中心,在欧洲为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CILECT)主持跨国纪录片讲习班,曾导演、剪辑了超过35部电影作品。他是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讲授故事创意、导演和高级制片课程。其他著作有《导演创作完全手册》《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这些教材为世界各地电影院校、电影专业人士、电影爱好者所喜爱,并不断更新、再版,长销不衰。

译者简介
胡晓钰,北京电影学院硕士,现从事电影营销工作。担任本书前言、第1—14章的翻译。
毕侃明,北京电影学院硕士。现为专职编剧,代表作《侠客行》。担任本书第15—22章的翻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