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
文化诘问
收入冯骥才在政协和参事室的口头或文字的“进言”。这也是思辨,也是文章,但不同的是这些文章有了收效。
- ISBN:978750395584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7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503955846 ; 978-7-5039-5584-6
本书特色
近二十年,我将这类文化思辨的文章先后整理出三本书。**本是关于城市文化保护的文集《手下留情》,第二本是关于民间文化抢救的文集《紧急呼救》,第三本是关于文化思辨的文集《灵魂不能下跪》。本书是第四本。这一本的特点是收入我在政协和参事室的口头或文字的“进言”。这也是思辨,也是文章,但不同的是这些文章有了收效。我还将出一本演讲集《舌战》。多年来,我这些文章与演讲一直伴随我的行动。我十分崇尚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所以我的双脚没离开过田野。我的思想是我行动的头脑,我的行动是我思想的肢体。只有思想才能使我们的行动不成为盲动,只有行动才使我们看见自己的思想。
话说至此,已尽心尽意,亦可为此书之序言也。
内容简介
《文化诘问》这本文化随笔集收录了近年来冯先生创作的社会文化现象评论数十余篇,分为几个主题:非物质遗产保护、民间遗产的寻踪保护、各种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及提案、友人图书的深情序言等。方方面面反映了近年来冯先生的所思所想、所行所为、所见所感,感人肺腑、发人深思。
目录
问谁?(自序)
**章
从大水冲了龙王庙说起
梁林帮居拆了,问责于谁和谁来问责?
名人故居的进退两难
请不要:遗址公园
请不要“再现历史辉煌”了
涂了漆的苗寨
文化空巢及其对策
城市可以重来吗?
文化可以打造吗?
谁来操办节日?
乾隆能上房吗?
我为慈城担忧
城市个性的消失
古民居放在哪里才“适得其所”?
准的画价高?
“非遗后”时代我们做什么?
为什么仍担忧“非遗”?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作者简介
冯骥才,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
寻味中国
¥10.3¥3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7¥26.0 -
瓢箪鲶闲话
¥9.7¥36.0 -
茶经(黑白版)
¥11.8¥48.0 -
经典常谈
¥5.8¥14.8 -
中国馔馐谭
¥12.7¥23.0 -
三大师谈红楼梦
¥14.4¥45.0 -
跨文化的想象:文献.神话与历史
¥9.6¥30.0 -
我的童年在台湾
¥10.7¥32.0 -
地理的故事
¥12.7¥47.0 -
东北的土灶
¥14.7¥45.8 -
东瀛印象记
¥11.9¥35.0 -
神秘的黑猫
¥16.3¥48.0 -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16.0¥39.0 -
蒋凡讲世说新语
¥20.3¥58.0 -
中国读本:经典版
¥14.7¥46.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0¥25.0 -
山里山外
¥15.1¥35.0 -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山海经
¥5.6¥15.0 -
生活十讲
¥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