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陶瓷史-增订版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中国陶瓷史-增订版

1星价 ¥264.0 (5.5折)
2星价¥264.0 定价¥480.0
商品评论(3条)
wan***(三星用户)

好书正版书。

2020-03-23 23:49:40
0 0
shc***(三星用户)

不错的书!

不错不错,很经典的一本书,慢慢看

2017-04-12 13:34:2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341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29
  • 出版时间:2011-03-01
  • 条形码:9787108034151 ; 978-7-108-03415-1

本书特色

古陶瓷学界耆宿叶?民先生的《*国陶瓷史(增订版)(精)》这部通史巨著,是在其《*国陶瓷史纲要》一书基础上结合近年新发现、新成果倾力著成,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治学方法:科学研究与传统鉴定方法并重;注重实地考察,并同文献和传统经验相结合,而非孤立、片面地轻断真伪、迟早;同时,不轻易放过窑址出土的特殊品种或典型瓷片。对于各大窑系的分类,作者运用比较学方法来对比观察相似品种及其烧成方法,联系地质特征与历史渊源,找出其主流或分支而理清脉络,例如他在1977?d1985年对汝窑窑址的发现和认定,即是用此种方法取得的重大成果。 在古陶瓷鉴定与鉴赏方面,作者提倡“既识真假,亦辨美丑”,“既以物稀为贵,亦讲难能可贵”;对于古陶瓷与书画艺术的有机联系,特别是对唐宋陶瓷的推崇,多有阐发。行文雅秀、旁征博引而不失明晰;注释、附录亦堪称周备。 蒙读者厚爱,《*国陶瓷史(增订版)(精)》在初版三年后得以再版。新版增订至近55万字,图版增换计170余帧,其中既有出自各博物馆及私人珍藏,也有作者实地考察所摄罕见之物。

内容简介

     “陶瓷”是人类利用黏土矿物或岩石等多种天然资源,经过火烧制成功的技术成果。它与人类历史文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我们瓷器的发明及其工艺和技术的辉煌成就,对于人类生自学成才与文化都曾做出过很大的贡献。而一部“陶瓷史”既是民族艺术与科学漫长的发展史之缩影,也是当时社会生活及文化交流乃至政治、经济的真实反映。  这部《中国陶瓷吏》是在其原作《中国陶瓷史纲要》的基础上又补充了近20年来的新发现和新认识,图文并茂,内容更加丰富、翔实。它不仅阐述了中国历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贸易往来等变迁。它还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灿烂历史。相信这该书的出版,不仅可作为同业的研究和生产人员必不可少的参考书;同时,它也是一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自豪感的优秀教材。 

目录

**章 陶器的起源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分布与分期**节 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第二节 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第三节 其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陶器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制作和烧成方法第五节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造型与装饰艺术第三章 夏商周时期主要制陶工艺**节 夏代初见端绪的灰、黑陶与白陶第二节 中原地区商代陶器的主要成就第三节 其他富有地方特点的青铜时代陶器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特艺陶器第四章 秦汉时期陶器的发展与瓷器的出现**节 秦代大型陶俑的烧成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陶器第三节 东汉瓷工艺的主要成就第四节 汉代陶瓷工艺的主要成就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进期的陶瓷**节 三国、两晋时期的青瓷器第二节 六朝着瓷与带彩瓷器第六章 隋代陶瓷的普及和提高**节 白瓷的烧制成工业区第二节 著名的青瓷窑场第三节 隋代青瓷的主要特征第四节 隋代陶瓷工艺的特色第七章 唐代陶瓷的辉煌成就**节 南北方青瓷名窑第二节 南北方白瓷名窑第三节 独树一帜的唐三彩陶器第五节 唐、五代时期陶瓷器的对外输出第六节 宋代陶瓷的历史高峰第八章 宋代陶瓷的历史高峰第九章 辽金西夏陶瓷的民族风格……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叶喆民,字丹枫,1924年生于北京,满族。北京大学文学院毕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自幼随父麟趾教授学习陶瓷,后在故宫博物院师从陈万里、孙瀛洲二位先生,赴全国各大窑址考察,鉴定博物馆藏瓷。1977—1985年首先发现并认定汝窑窑址。现受聘为故宫博物馆客座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硅酸盐学会古陶瓷委员会顾问,中国古陶瓷学会顾问等。  著有《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中国陶瓷史纲要》、《中国古陶瓷文献备考》、《寻瓷访古漫记(上篇)》、《汝窑聚珍》、《隋唐宋元陶瓷通论》、《中国书法史通论》、《饮流斋说瓷译注》等,以及有关论文百余篇。  八十岁后仍在继续著述,并应邀为美术院校研究生及中、青年学者们举办专题讲座,敬业乐群老而弥笃。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