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1410235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9
- 出版时间:2012-12-01
- 条形码:9787114102356 ; 978-7-114-10235-6
本书特色
《高原山区路网均衡性评价方法与应用: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分析公路网均衡性影响因素,科学界定了路网均衡性的概念及内涵,提出了高原山区地形条件下的公路网规模、布局均衡性评价方法以及基于均衡性分析的公路网发展模式。能有效解决交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和交通资源分配不公平、不合理等问题。
《高原山区路网均衡性评价方法与应用:以云南省为例》主要涵盖高原山区公路网均衡性内涵和基础理论,高原山区公路网规模与区域经济、面积及人口均衡性评价,高原山区公路网结构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均衡性评价,综合运输体系下高原山区公路网均衡性评价,基于均衡性的高原山区公路网规模确定方法,基于均衡性的高原山区公路网布局等内容,*后列出基于理论研究的应用实例。
《高原山区路网均衡性评价方法与应用:以云南省为例》对当前区域路网规划和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可供交通路网规划、设计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借鉴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实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平性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公路网均衡性影响因素,科学界定了路网均衡性的概念及内涵,提出了高原山区地形条件下的公路网规模、布局均衡性评价方法以及基于均衡性分析的公路网发展模式,能有效解决交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和交通资源分配不公平、不合理等问题。
目录
1.1 高原山区环境特征
1.1.1 高原山区地形地貌、地理区位特征
1.1.2 高原山区气候特征
1.1.3 高原山区经济特征
1.1.4 高原山区社会特征
1.2 高原山区公路网现状
1.3 公路网规划常用方法
1.3.1 公路网规模常用预测方法
1.3.2 公路网等级结构确定的常用方法
1.3.3 公路网布局结构确定的常用方法
1.4 均衡性理念与高原山区公路网发展
1.4.1 均衡性理念的提出
1.4.2 均衡性理念在高原山区公路网发展中的作用第1章 概述
1.1 高原山区环境特征
1.1.1 高原山区地形地貌、地理区位特征
1.1.2 高原山区气候特征
1.1.3 高原山区经济特征
1.1.4 高原山区社会特征
1.2 高原山区公路网现状
1.3 公路网规划常用方法
1.3.1 公路网规模常用预测方法
1.3.2 公路网等级结构确定的常用方法
1.3.3 公路网布局结构确定的常用方法
1.4 均衡性理念与高原山区公路网发展
1.4.1 均衡性理念的提出
1.4.2 均衡性理念在高原山区公路网发展中的作用
1.4.3 基于均衡性的高原山区公路网发展思路
1.5 云南省交通环境现状
第2章 高原山区公路网均衡性内涵和基础理论
2.1 高原山区路网均衡性概念及影响因素
2.1.1 均衡性基本概念
2.1.2 路网均衡性概念
2.1.3 路网均衡性的特点
2.1.4 路网均衡性的影响因素
2.1.5 路网均衡性基本内容
2.2 高原山区公路网等效里程
2.2.1 高原山区公路网等效里程计算模型
2.2.2 高原山区公路网地形起伏度修正系数的确定
2.3 云南省公路网等效里程
2.3.1 云南省各地州市公路网等效里程计算公式中修正系数的确定
2.3.2 云南省各地州市不同等级公路修正系数
2.3.3 云南省各地州市公路网等效里程
第3章 高原山区公路网规模与区域经济、面积及人口均衡性评价
3.1 经济需求分析
3.1.1 现有经济需求分析
3.1.2 潜在经济需求分析
3.2 基于基尼系数法均衡性评价
3.2.1 公路网均衡性的基尼系数评价法
3.2.2 云南省公路网均衡性评价
3.3 区域公路网均衡性差异分析
3.3.1 区域路网差异分析的理论基础
3.3.2 云南省公路网均衡的差异分析
第4章 高原山区公路网结构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均衡性评价
4.1 公路网结构与社会发展空问布局的相关性分析
4.1.1 社会经济发展与公路网结构的相关性
4.1.2 区域人口分布与公路网结构的相关性
4.1.3 区域资源布局与公路网结构的相关性
4.1.4 区域城镇体系布局与公路网结构的相关性
4.2 公路网结构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评价指标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技术性能指标
4.2.3 交通运行指标
4.2.4 社会效益指标
4.3 公路网结构均衡性评价方法
4.3.1 单项指标法
4.3.2 赛尔指数GE法
4.3.3 均衡指数法
4.4 公路网结构评价指标稳定性分析
4.4.1 指标值无量纲化处理
4.4.2 构建三角系统模型
4.5 云南省公路网结构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结构评价指标计算
4.5.1 公路网技术性能
4.5.2 公路网交通运行
4.5.3 公路网社会效益
4.6 云南省公路网结构均衡性评价
4.6.1 基于单项指标评价法的公路网结构均衡性评价
4.6.2 基于赛尔指数GE的公路网结构均衡性评价
4.6.3 基于均衡指数法的公路网结构均衡性评价
4.7 云南省公路网结构评价指标稳定性评价
4.7.1 指标值无量纲化处理
4.7.2 构建三角系统模型
4.7.3 云南省公路网评价指标稳定性结果分析
第5章 综合运输体系下高原山区公路网均衡性评价
5.1 综合运输体系下高原山区公路网均衡性评价理论
5.1.1 综合运输体系下高原山区公路网均衡性评价方法
5.1.2 公路网密度均衡性评价
5.1.3 综合运输均衡性评价
5.2 云南省综合运输体系下高原山区公路网均衡性评价
5.2.1 云南省综合运输的均衡性分析
5.2.2 云南省综合运输体系下公路网密度均衡性分析
第6章 基于均衡性的高原山区公路网规模确定方法
6.1 基于均衡性的高原山区公路网规模
6.1.1 公路网规模的界定
6.1.2 高原山区公路网规模发展理念
6.2 公路网规模发展规律
6.2.1 发达地区公路建设规模的发展历程
6.2.2 欠发达地区公路建设规模的变化规律
6.3 区域公路网合理发展规模的确定
6.3.1 基于均衡性的路网规模确定
6.3.2 高原山区综合运输体系下公路网均衡性发展规模修正
6.3.3 均衡规模下等级结构的确定
6.4 基于均衡性的云南省公路网发展
6.4.1 云南省公路网规模发展规律
6.4.2 云南省公路网均衡规模确定
6.4.3 基于均衡性的云南省公路网等级结构的确定
第7章 基于均衡性的高原山区公路网布局
7.1 公路网布局均衡性发展概述
7.1.1 公路网布局均衡性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7.1.2 公路网布局结构均衡性发展总体思路
7.2 基于重要度的均衡性的公路网布局
7.2.1 重要度-均衡性影响度模型
7.2.2 基于重要度-均衡性影响度模型的公路网布局
7.2.3 基于快速聚类分析法的节点间公路网等级结构配比
7.3 基于稳定性分析的公路网布局
7.3.1 基于稳定性分析的标准边长值确定
7.3.2 基于稳定性发展的公路网布局评价指标发展范围
7.4 基于均衡性的云南省公路网布局
7.4.1 基于重要度-均衡性影响度模型的公路网布局
7.4.2 云南省公路网布局评价指标与稳定性
第8章 实践与展望
8.1 均衡性评价方法在高原山区公路网发展中的实践
8.2 均衡性评价与应用理论的展望
参考文献信息
作者简介
张长生,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云南省兰坪县人,1960年生,白族。从事交通运输规划、公路建设和养护、科研和管理工作30余年,主持研究的《高原山区路网均衡研究与应用》项目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多篇理论文章;先后出版了《云南公路建设与管理》、《路人心语(云南公路管理与探索)》、《弹石路面建设与养护》等著作。
-
小说家的假期
¥29.7¥52.0 -
两宋人物
¥6.1¥19.2 -
人类群星闪耀时
¥12.5¥29.8 -
苏东坡
¥40.6¥58.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11.5¥28.0 -
大宋文脉:苏氏家族传
¥18.1¥42.0 -
钻石与铁锈:琼·贝兹自传(八品)
¥26.5¥68.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22.1¥45.0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识
¥29.0¥58.0 -
沿着公路直行
¥17.0¥50.0 -
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
¥13.3¥30.0 -
毛姆自传
¥14.1¥38.0 -
道教徒的诗人 李白及其痛苦
¥8.3¥26.0 -
自述五种
¥9.0¥28.0 -
武则天演义:良相辅国 一代女皇
¥14.1¥38.0 -
傅雷与傅聪
¥14.9¥49.8 -
成为福克纳:威廉·福克纳的艺术与生活
¥20.9¥45.0 -
词人纳兰:西风独自凉
¥20.6¥48.0 -
跃登百老汇-黎锦扬自传
¥7.9¥20.0 -
杨绛传-追思纪念版(八品)
¥14.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