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数汉语“万能”动词
读者评分
4.8分

趣数汉语“万能”动词

1星价 ¥15.4 (7.7折)
2星价¥15.4 定价¥20.0
商品评论(9条)
ztw***(三星用户)

真的没想到内容竟然是一个一个小故事,非常好。因为买了神奇校车和阅读123,发现贵州人民出版社是宝藏出版社。所以选择出版社倒查出来的书,很好超喜欢的书。对于小学生理解也非常有帮助。

2021-11-23 15:21:34
0 0
hou***(三星用户)

小朋友学习之路

2021-09-07 07:28:09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11135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152
  • 出版时间:2014-07-01
  • 条形码:9787221113597 ; 978-7-221-11359-7

本书特色

    廖栋雯编著的《趣数汉语万能动词》选取了八个普通话中*具有代表性的“万能动词”,以及部分极具地方色彩的方言“万能动词”,力图将这一有趣的语言现象详尽的呈现给读者,使读者们能够对“万能动词”的由来、特点和用法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结构上本书从四个部分对“万能动词”进行细致的介绍和描写。概说部分对所要描述的万能动词有一个整体的介绍;说文解字部分从形、音、义三个方面,对万能动词的古今发展变化进行解说;万能用法部分对万能动词的构词能力、指代范围、万能用法详加叙说,引用例证加以描述;趣闻部分摘选了有关万能动词的一些“趣闻轶事”,在故事中更加真切的展现“万能动词”的魅力。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认识、理解以及正确使用汉语中的“万能动词”,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读者探索汉语的奥秘的兴趣。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九章, 主要内容包括: “万能”动词的由来、“万能”动词的特点、“万能”的条件、“万能”动词与多义词的区别、本书中的基本概念和体例、“打”字概说、说文解字、“万能”用法、“打”字趣闻、“弄”字概说等。

目录

开场白
**章  “万能”动词总说
  一  “万能”动词的由来
  二  “万能”动词的特点
  三  “万能”的条件
  四  “万能”动词与多义词的区别
  五  本书中的基本概念和体例
第二章  怎一个“打"字了得
  一  “打”字概说
  二  说文解字
  三  “万能”用法
  四  “打”字趣闻
第三章  舞文“弄"墨
  一  “弄”字概说
  二  说文解字
  三  “万能”用法
  四  “弄”字趣闻
第四章  “整”装待发
  一  “整”字概说
  二  说文解字
  三  “万能”用法
  四  “整”字趣闻
第五章  “搞"定一切
  一  “搞”字概说
  二  说文解字
  三  “万能”用法
  四  “搞”字趣闻
第六章  “作”还是“做”
  一  “作”与“做”概说
  二  说文解字
  三  “万能”用法
  四  区别对待还是合二为一?
  五  “作”字趣闻
第七章  大小通“吃”
  一  “吃”字概说
  二  说文解字
  三  “万能”用法
  四  “吃”字趣闻
第八章  无所不“为”
  一  “为”字概说
  二  说文解字
  三  “万能”用法
  四  “为”字趣闻
第九章  说南道北方言动词大杂烩
  一  现代汉语方言概说
  二  东北方言的“整”、“造”
  三  徐州方言里的“玩”
  四  多地方言中的“治”
  五  “打”字在方言中的运用
  六  多种方言中的“搞”
展开全部

节选

  《快乐阅读书屋:趣数汉语 “万能”动词(语言文化类)》:  一“吃”字概说  在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  一个外国人与一个中国人聊天,外国人对中国人说:我终于明白了中国文化其实就是吃的文化:岗位叫饭碗,谋生叫糊口;受雇叫混饭,混得好叫吃得开,受人欢迎叫吃香;受到照顾叫吃小灶,花积蓄叫吃老本;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男人老是用女人的钱叫吃软饭;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干活多了叫吃不消,受人伤害叫吃亏,男女嫉妒叫吃醋;犹豫不决叫吃不准,不顾他人叫吃独食;办事不力叫吃干饭,负不起责任叫吃不了兜着走。这个中国人听后哈哈大笑:你真是吃饱了撑的!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从中也透漏出中国不可忽视的强大的“吃文化”。  在中国,“天”是至高无上的概念,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但中国还有一句俗语,叫做“民以食为天”。将“食”与“天”相提并论,也足以证明中国吃文化的源远流长。从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到老子“圣人为腹不为目”,古代圣贤关于吃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的话语系统。  中国有了不起的吃文化,可以说是“无所不吃!”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海里游的、树上爬的,“鸡鸣鹤鹰鸟飞之、狼狰狸猫犬逃之、骡驰驹驴马追之、蛇蠕蛤蟆虫跳之、鲈鲜鲢鲤鱼跃之,万物可食之”、“两脚的爹娘不吃,四脚的床板不吃,其他什么都能吃!”几千年之后的中国,更是将吃文化发展到了极致,不仅可以吃饭、吃菜、吃食物,连感情、感受、生活、金钱等等都可以通通“吃掉”!对生活的感受是“酸甜苦辣”;在一个环境里生存得顺畅叫“吃得开”;好生活是“吃香的喝辣的”;受不了叫“吃不消”;访问朋友不在家,“吃了一个闭门羹”;做事挑剔,那是“挑肥拣瘦”;闲极无聊没事找事就是“吃饱了撑的”;被别人占了便宜,你就“吃了亏”;吃了亏以后不敢尝试类似的事情,那是“因噎废食”;事情办不好就准备“吃不了兜着走”……*经典的还是我们那句亘古不变的问候语,无论何时何地,无论男女老幼,见面的**句话就是“吃了没?”所以中国吃文化的博大精深,需要我们慢慢体会。  在中国,*早用以表达“吃喝”这类意思的并不是“吃、喝”二字,而是“食”、“饮”。先秦两汉时期,“食”和“饮”的使用频率*高;魏晋至隋唐宋时期,“吃”出现了,并且使用频率慢慢增加。三个词开始竞争,三足鼎立。后来,由于“食”的义项太多,语义负担过重,*终“食”在竞争中被淘汰,新兴的“吃”取代了它的地位。依据《人唐求法巡礼行记》的记录,唐朝口语中“吃”已取代了“食”,甚至还侵入“饮”的部分义域。“喝”至迟在明代就已经出现,此后便迅速蔓延,由“吃”一统天下的局面就被打破了。同样,“喝”的出现使得它与“吃”以及书面语色彩很重的“饮”又一次竞争。由于“吃”后面既可带固体类又可带液体类食物,因此语义负担较重。“饮”是一个文言词,书面色彩较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变化,大量的新兴词汇产生,它已不能与新兴的口语成分组合。“喝”是个新兴的词,专表饮用。新兴词的生命力很强,于是在竞争中获胜,代替“吃”带液体类食物作宾语。除此之外还占据了“饮”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