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识的来源
读者评分
5分

智识的来源

本书立足于生物学,而同时又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由我国杰出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朱洗院士创作,入选台湾“百年经典阅读书单”,童第周先生推荐阅读!

1星价 ¥10.6 (3.2折)
2星价¥10.2 定价¥33.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7条)
ztw***(三星用户)

很喜欢的系列书

很喜欢的系列书,花了点时间买齐了全本

2023-04-21 08:58:56
0 0
ztw***(三星用户)

一本不应被埋没的科普名作

2022-12-31 15:55:2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31691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2cm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15-03-01
  • 条形码:9787513316910 ; 978-7-5133-1691-0

本书特色

    《智识的来源》立足于生物学,而同时又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普读物。朱洗说,人类的形体既然由其他动物的形体进化成功,那么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必然和其他动物所具有的有系统的关联。他从下等动物简单的“心理”(如向光性、向地性、向电性等等)出发,沿着进化的阶梯,逐渐追溯到高等动物的反射性和本能。在论述了这些先天的心理和行为之后,又进而探讨后天教育的影响,由普通兽类和猴类的教育推演到人类本身的教育——胎体教育和孩童教育。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动物心理的认识 ; *低度的心理表现 —— 感觉与反应 ; 向背性 (1) —— 向背性的概论 ; 向背性 (2) —— 化学向背性与嗅觉器之进化 ; 向背性 (3) —— 光线向背性与视觉器的进化等。

目录

目录
导言
**章动物心理的认识
一、动物心理的理想时代
二、动物心理的观察时代
三、拉马克对于动物心理的见解
四、达尔文学派对于动物心理的见解
五、勒布学派对于动物心理的见解
六、机械论的动物心理学派
七、贞宁斯的理论
八、齐挨尔的研究法
九、提要
第二章*低度的心理表现——感觉与反应
一、下等动物的感觉与反应
二、高等动物细胞的感觉性
三、提要
第三章向背性(1)——向背性的概论
一、名词的释义
二、向背性的发现
三、发育时代向背性的作用
四、白血球与变形虫的向背性的比较
五、提要
第四章向背性(2)——化学向背性与嗅觉器之进化
一、植物的化学向背性
二、单细胞动物的化学向背性
三、多细胞动物的化学向背性
四、提要
第五章向背性(3)——光线向背性与视觉器的进化
一、单细胞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
二、腔肠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
三、棘皮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
四、环节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
五、软体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
六、节肢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
七、脊椎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
八、色觉的检讨
九、提要
第六章向背性(4)——地心的向背性
一、单细胞生物的地心向背性
二、无脊椎动物的地心向背性
三、脊椎动物的地心向背性
四、固物的向背性
五、水流的向背性
六、提要
第七章向背性(5)——温度的向背性
一、温度的刺激性
二、向温背温的运动
三、提要
第八章向背性(6)——电的向背性
一、电的向背性的概观
二、单细胞生物的电流向背性
三、无脊椎动物的电流向背性
四、电流向背性的起因
五、提要
第九章向背性(7)——向背性的改变
一、光线与向背性的改变
二、温度与向背性的改变
三、化学物与向背性的改变
四、生理状态与向背性的改变
五、提要
第十章向背性(8)——向背性的解释
一、勒布对于向背性的解释
二、贞宁斯对于向背性的解释
三、提要
第十一章反射性
一、通论
二、反射的路径
三、条件的反射性
四、巴氏发现条件反射的功绩
五、提要
第十二章本能(1)——本能的定义与事实
一、本能的定义
二、本能的概述
三、提要
第十三章本能(2)——本能的作用及其变化
一、本能动作的起因
二、本能是否完善
三、本能的改变
四、本能的起源
五、提要
第十四章下等动物的智识
一、智识的概论
二、单细胞动物的记忆力
三、腔肠动物的记忆力
四、棘皮动物的记忆力
五、蠕形动物的记忆力
六、软体动物的记忆力
七、节肢动物的记忆力
八、提要
第十五章高等动物的智识
一、鱼类的记忆力
二、两栖类的记忆力
三、爬行类的记忆力
四、鸟类的记忆力和模仿性
五、兽类的记忆力和智能
六、猴类的记忆力和智能
七、提要
第十六章高等动物的智识与人类智识的比较
一、错误的比较
二、注意力的比较
三、学习效能的比较
四、模仿性的比较
五、综合性的比较
六、想象力的比较
七、提要
第十七章高等动物的教育
一、动物教育的概论
二、狗的教育
三、马的教育
四、象的教育
五、猴子的教育
六、猛兽的教育
七、残杀的教育和友爱的教育
八、提要
第十八章人类的教育
一、胎儿时代的教育
二、婴孩时代的教育
三、童年时代的教育
四、少年时代的教育
五、有益的智识
六、求智识的目的
七、提要
结论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这套丛书不是根据通俗读物或教科书写的,而是根据原始文献和专书写的,这是**等手眼,非学识。——张之杰

    有人估计自清朝末年以来,我国科学家用本国文字所写的科学书册*多的是朱先生,写通俗科普读物*多的也是朱先生。这并非过分之言。 ——童第周

    中国近代百年的科普作品桂冠,应献给朱洗院士。——历史学者 钟少华

作者简介

朱洗(1900—1962)
    浙江临海人。实验生物学家,中国杰出的生物学家之一,中国细胞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创始人与奠基人之一。1931年,朱洗从法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历任中山大学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兼主任、台湾大学动物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62年逝世于上海。主要著作有:《生物的进化》《动物学》《生物学丛书》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