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大企业的战略选择-资本魔方与上市顶层设计

大企业的战略选择-资本魔方与上市顶层设计

1星价 ¥36.3 (5.5折)
2星价¥36.3 定价¥6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86495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4
  • 出版时间:2015-04-01
  • 条形码:9787508649511 ; 978-7-5086-4951-1

本书特色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以移动互联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移动智能终端、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已经改变了全球的交流与交易方式。在此驱动下,以智能工厂、智能生产为主题的工业4.0时代也会即将到来。这个时代,以不久前结束的国际金融危机为标志,发达经济体无约束的金融衍生创新和新兴经济体拉动全球需求的二元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后危机时代,各国的有效需求、产能组合、成本结构以及金融环境都已发生重大变化,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都在新常态下努力寻求新的增长动力。这个时代,中国已然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必将为经济改革注入持续而强大的动力。   在这样一个变革时代,各国需要大企业作为支撑大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就在2014年11月,作为科技创新的代表、早已富可敌国的美国苹果公司市值已突破7 000亿美元大关。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也以超过250亿美元的全球ipo融资,刷新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历史纪录。西门子、蒂森克虏伯等德国大企业在国家战略引导下,已悄然开始谋求工业4.0时代的先发优势。中信股份借壳中信泰富,实现中信集团整体对接香港资本市场,开启新一轮中国企业资本国际化的探索之路。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换股合并,未来致力于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复星集团矢志于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在国际产业格局演变中主动参与全球竞争。it巨头惠普已完成的分拆分立,也反映出企业成长需根据市场要求不断加以变化的现实……可见,在全球大国博弈的舞台上,兵无常势,但大企业始终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中国既需要无数中小企业作为经济活力的坚实基础,也需要更多有实力的大企业在产业结构升级、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引领作用。   那么,如何造就有竞争力的中国大企业,这无疑是亟待深入思考的问题。尤其在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普遍面临内外需求不足、产能过剩、要素成本攀升、技术进步加快、金融市场不稳等诸多外部压力。我们亟待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国有和民营等社会各类资本的积极性,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造就体制机制完善、更具活力与竞争力的微观市场主体。因为它们能通过资本的有效驱动和资本市场的孵化培育,不断成长为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企业。   在这样的大趋势和背景下,对于企业成长、大企业培育、对接资本市场这些主题的研究,显然极具理论和实践价值。沈翎女士领头撰写的这本著作在这方面进行了开创性和系统性的探索。尽管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少,但已有的研究大多从产业组织、资源要素、企业家精神、企业发展史等角度展开,能够立足企业自身,把企业视为有机生命体,回归“资本驱动企业成长”的基本原理,将资本、资本市场与企业的互动机制作为研究对象的著作,目前还很少。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五矿集团的高层管理者,沈翎女士长期处于中央企业财务、投融资与资本运营等管理前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繁忙工作之余,她能将多年实践进行理论总结,这既是对国企改革的积极参与,也是对全社会的有益分享。在本书中,作者围绕企业集团的资本驱动机制和对接资本市场的顶层设计两个主题,揭示这两个主题及其间的内在逻辑,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大型企业集团的资本逻辑、理解其在资本市场的行为选择的独特视角。   本书作者视野开阔,案例解读详实,并没有局限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自身,而是基于企业集团的本质属性和资本运作的基本规律加以研究,这也有助于在新一轮国有资产监管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引发大家更深入的思考。作者通过逻辑性思维、结构化方法和定量分析技术等进行阐述,对若干主题的探讨,如资本杠杆放大机制、核心资本缺口测定、上市顶层设计适应性原则、顶层设计的底层依据等,都没有停留在一般性分析上,而是注重相关研究的理论穿透性和现实说服力。此外,作者还从重复博弈的稳态运行机制角度探讨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提出了颇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观点。总之,相信读者会从本书中受益匪浅。   我很高兴沈翎女士的著述能够出版,欣然提笔,是为序。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孟建民

内容简介

作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中国大企业目前都在想法设法通过登陆资本市场, 以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助力, 这是大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被视为企业的成人礼。 对于即将登陆资本市场或有意登陆资本市场的大企业来说, 以何种平台架构与资本市场进行*有利对接, 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鉴于此,中国五矿集团的总会计师携手资本运营部总经理, 基于他们自身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上述问题提供了*完美的答案!

目录

序言ⅶ
前言?
全书逻辑总图ⅹⅴ
**章 大企业:大国崛起的中坚力量 
一、航母style
二、从大企业到企业集团
三、大企业与大国崛起
第二章 资本魔方:企业成长的驱动之轮 
一、资本与企业成长
二、资本魔方的静态解构
三、资本魔方的动态运转
四、资本魔方的模型化
五、永恒的主题
第三章 充实资本: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 
一、核心资本的源头活水
二、走进资本市场
三、上市,上市 
四、“混改”主战场
五、中国式“整体上市”
第四章 顶层设计:对接市场的理性抉择 
一、单分之选:顶层设计的静态选择
二、进退时机:顶层设计的动态调整
三、谋定后动:顶层设计的权衡要点
四、相机抉择:顶层设计的核心理念
五、适应性:顶层设计的分析框架
第五章内部适应性选择 
一、企业的dna:内部适应性三大结构
二、业务周期性:波峰波谷的轮回
三、业务专业化:“术业有专攻”
四、业务多元化:跨界经营的诱惑
五、业务协同性:集体的力量
六、业务生命周期:四时有常的宿命
七、组织结构:巨人的骨架
八、管控的本质:“两种体制”的平衡
九、管控的模式:集权与分权的取舍
第六章 外部适应性选择 
一、透明的鱼缸:外部适应性三大环境
二、产业与经济环境:变幻莫测的“大气候”
三、资本市场波动:经济的“晴雨表”
四、投资者偏好:“混合果汁”效应
五、治理博弈:茶壶里的风暴
六、监管环境:显微镜与放大镜
第七章 *优化:顶层设计原则的再思考 
一、内外协调:适应性因素间的相互影响
二、核心关系:企业集团中的母子公司关系
三、运行成本*小化:顶层设计中的管理视角
四、资本充实*大化:顶层设计中的财务视角
第八章 案例分析:没有终点的旅程 
一、形散神不散:嘉能可国际
二、孵化注资:华润集团
三、众星捧月:通用电气
四、一盘很大的棋:中航工业
五、进退自如:复星集团
六、结语
致谢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资本魔方与上市顶层设计,两个看似时髦的名词,背后却是兼具理论与现实意义的专业课题。“资本魔方”回归了企业集团成长的朴素原理,“上市顶层设计”界定了企业集团利用资本市场的基本原则,二者相互联系又贯成一体,值得研究。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 曹凤岐
  以资本市场为依托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以整体上市为手段促进市场化改革,是过去十年国企改革的主线。在新一轮国企改革即将起航之际,沈翎女士的著作让我们看到了中央企业的思考,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国务院国资委总会计师 沈莹
  大型企业集团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复杂话题。作为一名优秀的央企集团高层管理者,沈翎女士在这方面的思考既深刻又接地气。在以管资本为主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今天,这样的经验分享十分及时。
  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 白英姿
  作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大企业集团,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沈翎女士的独到分析,让我们了解了积极的大股东在面对资本市场时的所思所想,也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独特视角,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 欧阳泽华
  企业集团和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展现。作者聚焦于大企业集团,以极强的逻辑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专业而不刻板,平实而不枯燥,清晰勾勒出企业集团资本运作决策的路线图,足见功底深厚。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东明
  作为中国h股的早年参创者之一,我读过许多亚洲大企业家的书,但我认为沈翎女士领衔的这本著作是迄今为止*深刻、*专业的关于中国企业与资本有机结合、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驱动企业成长的教科书;是当今中国企业转型艰巨、升级克难大时代下的企业家必修课;同时也是我们金融界的朋友了解并精准地服务于中国企业的辅导课。我强烈建议大家一读,相信定会受益匪浅。
  德意志银行亚太区投资银行执行主席 蔡洪平

作者简介

沈翎 现任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会计师。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2005年《新理财》“中国年度CFO人物”、2007年《首席财务官》“中国十大杰出CFO”。在大型企业财务与投融资管理、跨国并购与重组、资本运作、全面风险管理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薛飞 现任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资本运营部总经理。在大型企业并购重组、资本运作、价值评估与投资分析等方面具有理论与实践经验。   彭彭 现任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资本运营部股本融资部经理。在大型企业投融资分析、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等方面具有理论与实践经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