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陵山片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

包邮武陵山片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

¥29.4 (5.1折) ?
1星价 ¥29.4
2星价¥29.4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648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6
  • 出版时间:2015-07-01
  • 条形码:9787516164815 ; 978-7-5161-6481-5

本书特色

近年来,武陵山片区呈现出农业发展优势不断凸显、新型经营主体日益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综合发展效益逐步提高的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困境、人力资源困境、抵御风险困境、土地流转困境、经营主体困境、惠农政策困境、农业融资困境、产销方式困境等问题,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人才培养、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打造特色知名品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拓展农业融资渠道、提高土地流转成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片区协作规划发展、完善支农惠农政策,才能推进武陵山片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在武陵山片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更新农业现代化理念,充分运用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农业,才能走出一条山区农业现代化之路。

内容简介

武陵山片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辖9个地区、市﹙州﹚,7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国土总面积为17.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3万人,乡村人口2792万人。武陵山片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这一片区,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族同心,文同根,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农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武陵山片区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目录

导论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农业现代化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
(一)“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二)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农业现代化的概念辨析
(一)现代化
(二)现代农业
(三)农业现代化
三农业现代化的研究现状
(一)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梳理
(二)农业现代化的指标构建
(三)农业现代化的国情分析
(四)农业现代化的特征描述
(五)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总结
四我国农业现代化理论的演进历程
(一)以机械化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
(二)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
(三)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
(四)“四化同步”的农业现代化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新进展
(一)武陵山片区农业现代化的研究思路
(二)武陵山片区农业现代化的研究方法
(三)武陵山片区农业现代化的研究新进展


**章 武陵山片区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发展优势不断凸显
(一)农业自然资源丰富
(二)国家地理标志多样
(三)惠农政策大力扶持
二新型经营主体日益壮大
(一)分布地域遍及全区
(二)创立人类型多样
(三)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四)经营范围覆盖主导产业
(五)生产服务内容更加广泛
(六)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
三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
(一)农业产业规模化
(二)产品加工现代化
(三)产品销售多元化
(四)市场竞争品牌化
(五)产业经营效益化


第二章 武陵山片区农业现代化的困境
一基础设施困境
(一)交通运输发展滞后
(二)水利灌溉设施落后
(三)农村能源建设不足
(四)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
(五)信息贫困现象突出
二人力资源困境
(一)农业管理人才不足
(二)农业科技人才匮乏
(三)农民企业家缺乏
(四)农业营销人才稀少
(五)青壮年劳动力短缺
……
第三章 武陵山片区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结语 武陵山片区农业现代化必须走特色化道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邓磊,男,汉族,1965年生,法学博士,湖北民族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及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