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清代卷-中国艺术批评通史

1星价 ¥54.7 (5.7折)
2星价¥54.7 定价¥9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6802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98
  • 出版时间:2015-10-01
  • 条形码:9787533680206 ; 978-7-5336-8020-6

本书特色

崔树强著的《中国艺术批评通史(清代卷)》从学理上对几千年来艺术批评实践和理论进行综合览观,描绘清代中国艺术批评的特点剖析其理论要义,展示清代批评理论的逻辑演进过程,研究它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位置,从而突出中国艺术批评理论的民族特点。考虑既要尊重原文献又为了方便读者使用,本书引文尽量忠实原作。繁体字、异体字则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转换成相应的简化字,古字、原文献中错别字、衍文、漏字或需要补充说明的文字则加按语放在括号内,文字较长的放在脚注里。

内容简介

《中国艺术批评通史》拟从学理上对其进行综合的览观、全幅的把握,描绘中国艺术批评的特点,剖析其理论创造,展示其逻辑演进过程,研究其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位置,从而突出中国艺术批评理论的民族特点,在学术上具有重要价值。本书为第七卷清代卷。

目录

导论 一、以古为新:在复古中求得解放 二、崇尚亲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金石书画:金石学对艺术观念的影响 四、艺术市场:商业化活动下的批评观念 五、文体形态:笔记、札记、信函和题跋 六、集大成者:清代艺术批评的总结性**章 傅山与清代前期帖学书法批评 **节 清代前期书法批评概说 第二节 清代前期书法批评中的董、赵观念 第三节 傅山书法批评的新标准:“四宁四毋” 第四节 傅山书法批评中的人格论:“作字”与“作人” 第五节 清代前期帖学书法的技法批评和审美范畴第二章 清初遗民画家与“四王”的绘画批评 **节 遗民画家的批评观念:反“法”重“道” 第二节 节 石涛绘画批评中的自我意识 第三节 以“四王”为代表的拟古批评观念 第四节 王原祁等人的绘画形式批评:龙脉说 第五节 清代前期的画理、画法批评第三章 清代后期碑学书法批评 **节 清代学术风气的转变与金石学的兴盛 第二节 访碑风气中书法批评观念之丕变 第三节 篆隶中兴与北碑崛起:书法批评观念的演进 第四节 阮元的南北书法流派批评 第五节 包世臣《艺舟双楫》 第六节 刘熙载《书概》 第七节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第四章 清代中后期的绘画批评 **节 康乾时期宫廷绘画的批评观念 第二节 “扬州八怪”的绘画批评观念 第三节 清代中后期绘画中的技法与形式批评 第四节 清代中后期绘画批评中的美学范畴 第五节 西画东渐对中国绘画观念的影响 第六节   晚清“金石画派”与“海上画派”的批评观念第五章 清代篆刻艺术批评 **节 清代篆刻艺术批评发展概述 第二节 印宗秦汉:发掘汉印的精神 第三节 周亮工《印人传》的篆刻流派批评 第四节   以“品”评印:篆刻批评标准的确立 第五节 清代篆刻批评中的审美范畴 第六节 清代篆刻批评中的篆法问题 第七节 清代篆刻批评中的刀法问题 第八节 “印从书出”论与写意印风的问题 第九节 “印外求印”论与篆刻语言的丰富 ……第六章 李渔的艺术批评第七章 清代音乐与戏曲艺术批评第八章 清代园林与盆景艺术批评主要参考文献索引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