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的技术

观察者的技术

1星价 ¥35.0 (7.0折)
2星价¥35.0 定价¥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56178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567561786 ; 978-7-5675-6178-6

本书特色

在《观察者的技术》中,作者提供了关于19世纪视觉文化别开生面的研究视角,更新了我们对视觉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等问题的理解。 有别于一般的研究方法,作者不是通过对艺术作品和图像的研究来思考视觉问题,相反,他分析的是观察者主体的历史建构。他坚持认为,视觉的问题与社会权力的运作不可分离,并考察了自18世纪上半叶以来,观察者是怎样成为了新话语的装置,视觉是怎样作为一个生理学事件而置于身体之中。克拉里指出,除了生理光学的突然出现,关于“主观视觉”之理论与模型的发展,也赋予了观察者一种新的自主性和生产性,与此同时也使得一种新的控制形式和视觉标准化得以产生。 作者考察了哲学、经验科学、大众视觉文化等诸多要素,并花费很大篇幅去讨论光学装置(比如透视镜)和摄像装置的重要性,细究它们是如何成为一种新的生理学知识的产物。他同样展示了,那些大众文化形态实际上是以这些抽象的视觉模式为基础。他主张,关于视觉的模仿性或线性透视式的视觉和表征定义,已经在19世纪上半叶在不同的权力机构和话语中就已经被废弃,远远早于1870年代现代绘画的诞生。

内容简介

★ 一部跨学科研究的典范之作! ★ 关于视觉技术的“知识考古学” ★ 关于人类眼球的“规训与惩罚” ★ 反思人类视觉体验与现代性文明的辩证关系 ★ 对传统视觉技术史的一次大胆颠覆 人类文明正步入一个虚拟现实的时代!观看技术的新变化意味着什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一全新的视觉世界? 《观察者的技术》无疑是关于该话题极具启发性的作品之一。 乔纳森·克拉里向我们展示出,在19世纪早期,人类同样经历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视觉革命:从“暗箱”模式到“立体视镜”模式。由此,人类之眼成了“现代之眼”。然而,观察技术的转变并不是单纯在技术层面上的革新,其背后还纠缠着对人类身体的崭新理解、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的变迁、商品经济的勃兴以及哲学思考的演变等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总之,被科技史进步叙事所遮掩的观察者主体之裂痕,就此揭开……

目录

致谢 **章 现代性与观察者的问题 第二章 暗箱及其主体 第三章 主管视觉与感官之分离 第四章 观察者的技术 第五章 目视的抽象化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 乔纳森·克拉里,美国当代艺术评论家,哥伦比亚大学当代艺术与理论迈耶·夏皮洛教席讲座教授,“区域丛书”(Zone Books)主编,《十月》杂志(October)编辑顾问,著有《观察者的技术》《知觉的悬置:注意力、景观与现代文化》《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等书。 译者 蔡佩君,台湾政治大学政治学系毕业,台湾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硕士,主要译作有《前卫艺术理论》《共和危机》《利维坦与空气泵》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