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15.3 (2.9折) ?
1星价 ¥21.8
2星价¥21.8 定价¥5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4770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6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513047708 ; 978-7-5130-4770-8

本书特色

本书从科学界定老龄事业的概念入手,遵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理和方法,尝试构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老龄事业发展指数进行综合测算。完成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和实证研究的研究体系,对于深化老年学研究的研究内容、拓展指标体系研究的研究范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研究认为,老龄事业具有协调性、普惠性、福利性、公益和盈利兼备性等特点。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由健康指数、生活质量指数、参与指数和保障指数四个要素指数构成,涉及了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受教育水平、社会保障与服务等方面。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具有区域特征,且各个区域的老龄事业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

内容简介

本书从科学界定老龄事业的概念入手,遵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理和方法,尝试构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老龄事业发展指数进行综合测算。完成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和实证研究的研究体系,对于深化老年学研究的研究内容、拓展指标体系研究的研究范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研究认为,老龄事业具有协调性、普惠性、福利性、公益和盈利兼备性等特点。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由健康指数、生活质量指数、参与指数和保障指数四个要素指数构成,涉及了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受教育水平、社会保障与服务等方面。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具有区域特征,且各个区域的老龄事业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

目录

目 录 第1章 导言 1.1.1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将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挑战 1.1.2老龄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实践需要 1.1.3落实老龄事业发展方针政策的客观要求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现实意义 1.3研究视角分析 1.3.1国际和国内相结合 1.3.2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1.3.3共性和特性相结合 1.3.4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特殊背景 1.4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4.1研究框架 1.4.2研究内容 1.5数据来源 1.5.1《中国民政统计年鉴》 1.5.2全国1%抽样调查 1.5.3《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1.5.4《中国统计年鉴》 1.6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法 1.6.1拟解决的问题 1.6.2研究方法 1.7本书章节安排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2.1老龄事业发展相关指标体系述评 2.1.1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述评 2.1.2政府工作文件中对老龄事业发展的测评 2.1.3老龄事业发展其他相关指标体系述评 2.2老龄事业发展的单维度测评体系述评 2.2.1老年健康测评体系 2.2.2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2.2.3老年社会参与测评体系 2.2.4老年保障测评体系 2.3指标体系研究范式与常见指标体系借鉴 2.3.1指标体系研究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2.3.2人类发展指数(HDI) 2.3.3中国发展指数(RCDI) 2.4对现有研究的反思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第3章 老龄事业发展的两个基本问题 3.1老龄事业的概念体系 3.1.1老龄事业的含义 3.1.2老龄事业的主要内容 3.1.3老龄事业的主要性质 3.1.4相关概念辨析 3.2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现状的基本判断 3.2.1老年社会保障 3.2.2老年福利服务 3.2.3老年社会救助 3.2.4老年社会活动与权益 3.2.5老龄事业投入 3.3小结 第4章 构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4.1国际老龄行动计划对指标体系的理论借鉴 4.1.1《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对理论框架的借鉴 4.1.2《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对评价标准的借鉴 4.2老年期的健康理论 4.2.1健康老龄化 4.2.2积极老龄化 4.3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理论 4.3.1物质生活质量指数 4.3.2 ASHA指数 4.4老年参与和社会支持理论 4.4.1活动理论 4.4.2生命历程的观点与生命周期理论 4.4.3可持续发展观 4.5老年保障理论 4.5.1老年价值理论 4.5.2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观点 4.6小结 第5章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5.1构建原则和功能 5.1.1构建原则 5.1.2指标体系的功能 5.2具体体系的建立 5.2.1指标初选 5.2.2指标检验和结构优化 5.2.3指标阐释 5.3综合评价方法的分析和选择 5.3.1无量纲处理 5.3.2权重设计 5.3.3指数合成 5.3.4数据支持 5.4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分析 5.4.1指标体系综合性较强 1 5.4.2与相关发展指标体系的比较 5.5小结 第6章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Ⅰ)——整体状况评价 6.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数综合分析 6.1.12014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评价 6.1.2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水平的纵向比较 6.2四项要素指数的结构分析 6.2.1 2014年要素指数的结构分析 6.2.2 2004年要素指数的结构分析 6.2.3要素指数的省际纵向比较 6.3四项要素指数的均衡分析 6.3.1 2014年要素指数的均衡状况分析 6.3.2 2004年要素指数的均衡状况分析 6.3.3要素指数均衡状况的纵向比较 6.4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数与相关发展指数的的实证比较 6.4.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数与人类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 6.4.2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数与中国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 6.4.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数与人类发展指数、中国发展指数的综合比较 6.5小结 第7章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Ⅱ)——区域比较 7.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区域特点 7.1.1三大区域的划分依据 7.1.2 2014年三大区域老龄事业的总体比较 7.1.3 2004年三大区域老龄事业的总体比较 7.2强势区域的老龄事业发展 7.2.1强势区域的老龄事业发展整体状况 7.2.2强势区域的健康水平 7.2.3强势区域的生活质量 7.2.4强势区域的参与水平 7.2.5强势区域的保障水平 7.3优势区域的老龄事业发展 7.3.1优势区域的老龄事业发展整体状况 7.3.2优势区域的参与水平 7.3.3优势区域的保障水平 7.4一般区域的老龄事业发展 7.4.1一般区域的老龄事业发展整体状况 7.4.2一般区域的生活质量 7.4.3一般区域的保障水平 7.5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8.1研究的主要结论 8.1.1老龄事业的内涵 8.1.2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8.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8.2提高我国老龄事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8.2.1加快老龄事业的保障建设 8.2.3加快推进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调整 8.2.2统筹老龄事业的区域协调发展 8.3本书创新和不足之处 8.3.1本书主要创新点 8.3.2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任兰兰,女,1979年生于安徽淮北,法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现就职于华北理工大学人文法律学院。研究领域和学术兴趣:老年社会保障,老龄事业发展,人口与就业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