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蒙.阿隆回忆录-(上.下)
读者评分
5分

雷蒙.阿隆回忆录-(上.下)

豆瓣8.8分,迄今为止国内内容最全,装帧最精美的一部阿隆回忆录。涵盖其一生主要经历、作品要义和思想精华。管窥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的时代变迁、政治演进与社会思想变革。

1星价 ¥117.6 (7.0折)
2星价¥117.6 定价¥168.0
商品评论(2条)
ztw***(三星用户)

话痨的哲学家

战后欧洲,20世纪法国,冷战对峙,派别倾轧……在阿隆冷静的态度、清晰的思维,以及旺盛的倾诉欲里,不仅有历史的面貌还有知识份子的画像。

2021-08-17 20:29:07
0 0
ztw***(三星用户)

法国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的时代变迁、政治演进与社会思想变革。

2020-05-18 16:31:4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9589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208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509795897 ; 978-7-5097-9589-7

本书特色

雷蒙·阿隆是20世纪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社会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20世纪几乎所有的大事。在《雷蒙·阿隆回忆录》中,阿隆一方面追述了20世纪法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细致地描绘了各种行为人的面貌;另一方面,他把自己的全部著述都收集和归纳到书中,每篇著作的核心内容,他用几页提要加以说明。阿隆还补充了对其评论的各种反应,收入了他曾收到的赞同或反对他的信件,以及他自己写的回顾性评论。

内容简介

  雷蒙·阿隆是20世纪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社会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20世纪几乎所有的大事。在《雷蒙·阿隆回忆录》中,阿隆一方面追述了20世纪法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细致地描绘了各种行为人的面貌;另一方面,他把自己的全部著述都收集和归纳到书中,每篇著作的核心内容,他用几页提要加以说明。阿隆还补充了对其评论的各种反应,收入了他曾收到的赞同或反对他的信件,以及他自己写的回顾性评论。

目录

上 册
序言 雷蒙·阿隆和普世史的时代/0001
增订本出版说明/0029
前言 雷蒙·阿隆和他的《回忆录》/0030

**部 政治教育(1905~1939)
**章 父亲的遗嘱/0003
第二章 学习与友谊/0030
第三章 发现德国/0066
第四章 在拉丁区中心/0110
第五章 灰心丧气或幸灾乐祸……/0147
第六章 浩劫之路/0187

第二部政治愿望(1939~1955)
第七章 战争/0229
第八章 没有抒情的幻想/0277
第九章 记者和活动家/0313
第十章 瓜分欧洲/0355
第十一章 20世纪的战争/0402
第十二章 “知识分子的鸦片”/0435

第三部 祸患之中的教师(1955~1969)
第十三章 返回古老的巴黎大学/0477
第十四章 阿尔及利亚的悲剧/0506

下 册
第十五章 工业社会/0561
第十六章 将军的宏伟计划/0595
第十七章 和平与战争/0641
第十八章 “他没有理解我们”或1968年5月/0667
第十九章 “自信与统治者”/0707

第四部 当官的年代(1969~1977)
第二十章 从皮埃尔·布里松到罗贝尔·埃尔桑/0753
第二十一章 后戴高乐主义/0789
第二十二章 论意识形态批判/0823
第二十三章 亨利·基辛格与美国霸权的终结/0866
第二十四章 论历史评论/0902
第二十五章 西方的衰落/0938

第五部 死缓阶段(1977~1982)
第二十六章 心肌梗死/0969
第二十七章 在《快报》周刊/0980
第二十八章 社会主义插曲/0994
第二十九章 受到考验的人权:卡特总统和中东冲突/1015
第三十章 走向苏联霸权主义?/1027
第三十一章 一代人的结束/1037

结束语/1084
作者书目提要/1118
索 引/1126
增订本译后絮语/1141
译后记(1992年版)/1144
展开全部

节选

  《雷蒙·阿隆回忆录(增订本)(全2册)》:  怀有这种心情的人要么走向共产主义,走向革命,要么奉行与德国和解的政策(反对占领鲁尔区,减少赔款,到1930年代初提前撤出莱茵区),要么干脆拒绝服兵役。拒绝服兵役有几种形式:一种是内心上反对打仗,一种是阿兰的方式(拒绝晋升军衔),还有一种是无政府主义。至于我,我的态度接近第二类,确切地说是阿里斯蒂德·白里安的态度,因为这样合乎我的性格。。阿兰的态度能打动我,但说服不了我。我写的一些文章都透露出思想上的混乱和感情上的迷惘。但这种茫然若失的心情在我1933年2月讨论和平主义的文章里便开始拨开云雾见青天。文章里有一句话说得相当动人:“政治问题不是道德问题。”到了今天,我仍然会这么说。  当然,这句话也不免过于简单。在哲学上,政治作为问题,作为判断和行动,自成一个特殊领域。也许,归根结底,政治行为只有同广义的道德联系起来才有意义。我痛恨极权主义,那是因为极权主义能使一切邪恶的东西肆意得逞,大张凶焰,而其根苗则深埋在人的本性里面。任何政治,尤其是任何战争,都必须具有合乎道义的目标,或者有由道德准则规定的目标。但是,目的也罢,手段也罢,都不是考虑了道德然后得出来的,或者说,不完全根据道德而得出来的。权利平等意味着德国将重整军备。国家之间不能有歧视,在正常情况下,这是合乎公平正义的。但是,德国不接受《凡尔赛条约》划定的领土边界现状而要重振军威,那么和平将得到巩固还是受到损害?  1932年,爱德华·赫里欧重返外交部以后,埃玛纽埃尔·阿拉戈:他的兄弟跟我的兄长阿德里昂很有交情:经常在官场走动,他带我去见外交部的一个副部长,名叫约瑟夫·帕加农。我曾经对阿拉戈倾诉过,我对德国的政治动向忧心忡忡。德国全体人民都狂热地感染上了国家主义。希特勒获得了权力,战云弥漫,欧洲岌岌可危。那个副部长请我谈下去,我便发了一通议论,纯粹是高师的派头,或许讲得有声有色。他听得很认真,看来我所说的还有点意思。等到我发完议论,他才回答:“根本问题在于思考。我一有工夫便爱思考,所以感谢您给了我那么些思考的题目。我们的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威望过人,人品出众。任何建树,此其时矣。您谈德国问题,实在精辟,谈到天边升起的危机,也着实动听,但请问如果您是总理,您怎么办?”他的话听起来一忽儿可笑,一忽儿相当中肯。我怎样回答他的,已经记不清了,反正,肯定是结结巴巴,不然就是张口结舌。该对他说什么呢?  这个部长给未来的评论员上的这一课,后来才开花结果。15年后,我有一天在《战斗报》报社向阿尔贝·奥里维埃(Albert Ollivier)提出一个问题。他刚刚写了一篇社论批评政府。我说:“如果你处于政府的位置,你怎么办?”他大概是这样回答我的:“这不是我的事情。该怎么做,由政府去想。我只管批评。”我经常想抱着另一种心情,来充当这个评论员的角色,老想向政府暗示,该怎么做,或者可以怎么做。有时候,我知道我的建议在短期内是无法实施的。但它至少能对舆论起一点儿影响,这也可以使我期待的事情更容易办一些(比方说,在阿尔及利亚战争时期,我就是那么做的)。  从1931年写的文章中,还看得出我胸无成竹,在理想和现实情况分析中间摇摆不定。可是,重读1932年写的文章,就没什么难堪了。那时候已经是魏玛政权的*后一年。  ……

相关资料

没有雷蒙·阿隆,世界将感到更孤独,而且更空虚。
——亨利·基辛格
《回忆录》是阿隆留给他的学生和读者*伟大的遗产,它教育他们如何思考历史,如何思考政治,如何思考社会。于我而言,阿隆就是世上之盐。
——斯坦利·霍夫曼
阿隆的《回忆录》以极其瑰丽的方式,带领读者经历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世界。他留下的这本著作提醒着我们一个至关重要的真理:作为知识分子,应该为看清事实而斗争,纵然他们并不总是能够如愿以偿。
——《新共和》(New Republic)

作者简介

雷蒙·阿隆(Raymond Aron,1905—1983),法国重要思想家,1905年3月14日出生于巴黎一个中层犹太裔家庭1924年到1928年间,阿隆在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Ecole Normale Superieure)攻读哲学学习期间,他对康德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的毕业论文《历史哲学概论》就是以康德哲学作为研究重心。
杨祖功,男,祖籍河北涿州,1937年10月5日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已退休。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1962年—1965年在中国科学院亚非研究所工作。 1965-1969年在中联部东南亚研究所工作。 1969-1971年下放中联部五七干校。1971-1981年回中联部欧美澳组(局)法比瑞小组(处)工作。1981年主动调动到社科院欧洲所工作。 其间,多次去法国和欧盟其他国家进行学术访问,并于1986年9月—1988年8月到巴黎政学院进修政治学一年。1997年9月——1998年9月在佛罗伦萨欧洲大学研究院任让 莫内客座教授一年。现为法国研究会副会长。
王甦(1982—),巴黎十大社会学博士,法国国立人口研究院研究助理,译有《男人的历史》(第三卷)、《国家间的和平与战争》(即将出版)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