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132039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8
  • 出版时间:2017-08-01
  • 条形码:9787121320392 ; 978-7-121-32039-2

本书特色

本书充分考虑高职层次学生教学基础的实际,按照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便于自学的原则编写,本着高职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取舍,删除不必要的理论和推导,增加实用性和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编写力求叙述简练,概念清晰,通俗易懂。全书共分9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基本定理;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三相交流电路;谐振电路;互感电路及理想变压器;一阶动态电路的分析;二端口网络。本书既可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类和电气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电类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充分考虑高职层次学生教学基础的实际,按照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便于自学的原则编写,本着高职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取舍,删除不必要的理论和推导,增加实用性和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编写力求叙述简练,概念清晰,通俗易懂。全书共分9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基本定理;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三相交流电路;谐振电路;互感电路及理想变压器;一阶动态电路的分析;二端口网络。本书既可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类和电气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电类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
1.1.1 电路的概念 (1)
1.1.2 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 (2)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2)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4)
1.2.3 电流电压的关联参考方向 (5)
1.2.4 电位的概念及其分析计算 (5)
技能训练1—电位和电压的仿真测量 (6)
1.3 电功率和电能 (7)
1.3.1 电功率 (7)
1.3.2 电能 (9)
技能训练2—电路功率的仿真测量 (10)
1.4 电路元件 (11)
1.4.1 电阻元件 (11)
1.4.2 电感元件 (12)
1.4.3 电容元件 (12)
技能训练3—欧姆定律的仿真验证 (13)
1.5 电压源和电流源 (15)
1.5.1 电压源 (15)
1.5.2 电流源 (16)
1.6 受控源 (17)
技能训练4—受控源参数的仿真分析 (19)
1.7 基尔霍夫定律 (20)
1.7.1 常用电路术语 (20)
1.7.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20)
1.7.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21)
技能训练5—基尔霍夫定律的仿真验证 (22)
本章小结 (24)
习题1 (25)
第2章 电路的等效变换 (29)
2.1 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 (29)
2.2 无源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9)
2.2.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30)
2.2.2 电阻Y形、?形连接和等效变换 (32)
技能训练6—串、并联电路的仿真测试 (35)
技能训练7—无源一端口网络等效电阻的仿真计算 (36)
2.3 有源电路的等效变换 (38)
2.3.1 电压源的串联和电流源的并联 (38)
2.3.2 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39)
2.3.3 受控源的串、并联及等效变换 (41)
2.4 输入电阻的计算 (42)
技能训练8—输入电阻的仿真计算 (44)
本章小结 (45)
习题2 (46)
第3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基本定理 (50)
3.1 支路电流法 (50)
技能训练9—支路电流法的仿真分析 (51)
3.2 网孔电流法 (53)
3.3 节点电压法 (56)
3.3.1 节点方程及其一般形式 (56)
3.3.2 节点方程的解题步骤 (57)
技能训练10—节点电压法的仿真分析 (58)
3.4 叠加原理 (59)
技能训练11—叠加定理的仿真分析 (61)
3.5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63)
3.5.1 戴维南定理 (63)
3.5.2 诺顿定理 (64)
技能训练12—戴维南定理的仿真分析 (67)
3.6 *大功率传输定理 (68)
本章小结 (70)
习题3 (71)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 (75)
4.1 正弦交流的概念 (75)
4.1.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75)
4.1.2 正弦量的三要素 (75)
4.1.3 有效值 (76)
4.1.4 正弦量间的相位差 (77)
技能训练13—正弦交流电三要素的仿真观察 (78)
4.2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 (79)
4.2.1 相量的基本概念 (79)
4.2.2 相量法 (80)
4.3 单一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表示 (82)
4.3.1 电阻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82)
4.3.2 电感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83)
4.3.3 电容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85)
技能训练14—正弦电路欧姆定律的验证 (86)
4.4 基尔霍夫定律相量表示 (88)
技能训练15—正弦电路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89)
4.5 复阻抗与复导纳的概念及等效变换 (90)
4.5.1 复阻抗与复导纳的概念 (91)
4.5.2 R、L、C电路的阻抗计算 (92)
4.5.3 阻抗的串、并联计算 (93)
技能训练16—交流电路参数的仿真测定 (94)
4.6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96)
4.6.1 复阻抗混联电路的分析计算 (96)
4.6.2 用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分析正弦电路 (97)
4.6.3 用戴维南定理分析正弦电路 (98)
4.6.4 用叠加原理分析正弦电路 (99)
4.6.5 用相量图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 (99)
4.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100)
4.7.1 瞬时功率 (100)
4.7.2 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101)
4.7.3 无功功率 (101)
4.7.4 视在功率 (101)
4.7.5 电阻、电感、电容电路的功率 (102)
4.7.6 功率因数的提高 (102)
4.7.7 *大功率传输 (104)
本章小结 (105)
习题4 (105)
第5章 三相交流电路 (111)
5.1 三相电路 (111)
5.1.1 三相电源 (111)
5.1.2 三相负载 (112)
5.1.3 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113)
技能训练17—三相对称电源的仿真模型设计 (114)
5.2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15)
技能训练18—三相四线制Y形对称负载测量电路的仿真计算 (117)
5.3 不对称三相电路 (118)
技能训练19—不对称三相电路的仿真测量 (120)
5.4 三相电路的功率 (121)
技能训练20—三相电路功率的仿真测量 (124)
本章小结 (125)
习题5 (125)
第6章 谐振电路 (128)
6.1 串联谐振 (128)
6.1.1 串联谐振的条件 (128)
6.1.2 串联谐振时的特征 (129)
6.1.3 R、L、C串联谐振时的频率特性 (131)
6.1.4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通频带 (134)
技能训练21—串联谐振仿真分析 (135)
6.2 并联谐振 (138)
6.2.1 并联谐振的条件 (139)
6.2.2 并联谐振时的特征 (139)
6.2.3 R、L、C并联谐振时的频率特性 (141)
6.2.4 R、L、C并联谐振电路的通频带 (143)
6.2.5 实际电感和电容并联谐振电路 (143)
本章小结 (145)
习题6 (146)
第7章 互感电路及理想变压器 (148)
7.1 耦合电感 (148)
7.1.1 互感和互感电压 (148)
7.1.2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149)
技能训练22—互感耦合回路同名端仿真测试 (151)
7.2 含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152)
7.2.1 耦合电感的串联 (153)
7.2.2 耦合电感的并联 (154)
技能训练23—去耦互感电路仿真分析 (156)
7.3 空心变压器 (160)
7.4 理想变压器 (162)
技能训练24—理想变压器的仿真测试 (164)
本章小结 (166)
习题7 (167)
第8章 一阶动态电路的分析 (169)
8.1 线性电路的动态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169)
8.2 电路变量的初始值 (170)
8.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73)
8.3.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73)
8.3.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75)
技能训练25—零输入响应仿真验证 (177)
8.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79)
8.4.1 RC电路在直流电源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179)
8.4.2 RL电路在正弦电源激励下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80)
技能训练26—零状态响应的仿真求解 (181)
8.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182)
技能训练27—串、并联电路的仿真测试 (186)
本章小结 (189)
习题8 (190)
第9章 二端口网络 (193)
9.1 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概念 (193)
9.2 二端口网络的常用定理 (194)
9.2.1 特勒根定理 (194)
9.2.2 互易定理 (194)
9.2.3 替代定理 (196)
技能训练28—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和替代定理的仿真验证 (197)
9.3 二端口网络的参数 (202)
9.3.1 Y参数 (202)
9.3.2 Z参数 (205)
9.3.3 T参数 (206)
9.3.4 H参数 (207)
技能训练29—二端口电路Z参数的仿真分析 (210)
9.4 二端口的等效电路 (212)
9.5 二端口的转移函数 (213)
9.6 二端口的连接 (213)
本章小结 (214)
习题9 (215)
参考文献 (218)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进,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长期担任电路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苏州电子学会会员,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并多次获得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