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

1星价 ¥1996.6 (6.7折)
2星价¥1996.6 定价¥298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04771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0cm
  • 页数:3册(3030页)
  • 出版时间:2017-08-01
  • 条形码:9787530477106 ; 978-7-5304-7710-6

内容简介

本书的编写, 本着历史、文献、理论研究有机结合的原则, 重在全面解读、系统梳理和生日研究医家原著, 适当参考古今有关该医家的各类文献资料, 对医家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 加以发掘、梳理、提炼、升华、概括, 将其中具有理论意义、临床参考价值的独特内容阐发出来。

目录

上册
汉晋隋唐医家
张仲景
王叔和
皇甫谧
杨上善
孙思邈
孟诜
王冰
宋金元医家
韩祗和
钱乙
庞安时
成无己
许叔微
郭雍
陈无择
刘完素
张元素
张子和
李呆
陈自明
严用和
王好古
杨士瀛
罗天益
王硅
危亦林
朱丹溪
倪维德
滑寿
明代医家
楼英
虞抟
汪机
薛己
万密斋

中册
明代医家
周慎斋
徐春甫
李梴
马莳
方有执
龚廷贤
杨继洲
孙一奎
缪希雍
秦昌遇
王肯堂
武之望
吴崑
陈实功
张景岳
赵献可
汪绮石
吴有性
清代医家
喻昌
李中梓
傅山
张志聪
汪昂
张璐
陈士铎
高士宗
冯兆张
李用粹
柯韵伯
叶桂
尤怡
程国彭
薛雪
吴谦
徐灵胎

下册
清代医家
何梦瑶
黄庭镜
黄元御
杨璿
赵学敏
黄宫绣
余霖
郑梅涧
俞根初
陈平伯
陈修园
吴鞠通
王清任
章虚谷
王旭高
费伯雄
吴师机
王孟英
陆懋修
马培之
郑钦安
汪宏
雷丰
柳宝诒
唐宗海
周学海
民国医家
张锡纯
何廉臣
陈伯坛
丁甘仁
曹颖甫
张山雷
包识生
恽铁樵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套装上中下册)》:  (三)阐释造化运气玄机  王冰次注《素问》,补人运气七篇大论,首注其文,传五运六气理论,对后世中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褚澄日:“《素问》之书成于黄、岐,运气之宗起于《素问》。”宋·王应麟撰《困学纪闻》卷九杨退修,宋·晁公武撰、宋·赵希弁重编后志《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后志》卷二等均云:“以岐伯论五运六气以治疾病,后世通之者惟王冰一人而已。”  五运六气理论是在秦汉之前的漫长岁月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古代历史文献中存在大量相关记载。世界由混沌而太极,至气分阴阳,清阳上积以为天,浊阴下辟以为地,寒、暑、燥、湿、风、火布于穹窿,木、火、土、金、水列于磅礴,“要其终也,本阴阳而一以贯之”。五运六气实为天地阴阳之道的论理工具,反映了中国人对世界的独特认识。  天地造化之理本于五运六气。如宋代《圣济经》指出:“论造化必本之气运者,盖天司生,覆穹然而刚健;地职形,载赜然而止静;运以统岁,布化而递迁,相感相召而损益著,生生化化而品汇彰。”因此,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莫不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而“五行之气,上应五星,内彻五脏”,故“岁运更治,盈虚相从”,人可得其养,亦可受其害。医者欲知患者病之所在,虚实之所起,必须留意于运气。《圣济经》反复强调谙悉运气的必要性,认为不知运气,“不可与语造化之全功”“不可与议道之太常”“曾未洞达而日能已人之疾,可乎!”只有明此,“斯可与论至和之道”。  方药中、许家松在《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中指出,运气七篇“可以说是《内经》一书基本精神的总结性篇章,是《内经》一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五运六气理论以天地一体、五脏一体、人与天地相应阐释整体恒动的指导思想;以“太虚寥廓,肇基化源,万物资始,五运终天”“五运之政,犹权衡也”“寒热燥湿,不同其化”“之化之变,各归不胜而为化”“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等,阐释人体的气化过程;以“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以及“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必先五胜”等,阐释疾病的正邪病因与求属病机;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上下所主,随其攸利……疏气令调”“伏其所主,先其所因”等,阐释辨证诊治的灵活化裁。  自王冰次注《素问》之后,五运六气理论逐渐成为医生是否精通中医医理的衡量标准。如宋·真德秀撰《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二十七云:“仁甫读岐伯伊尹之书,通五运六气之学,其心又乐于济人者,故余为之序以勉之。”元·戴良撰《九灵山房集》卷二十七吕元膺之沧州翁传云:“(沧州翁)历著大要,推原五运六气、上下临御、主客胜复政化淫正及三元九宫太乙司政之类,殊为详明,深足以羽翼《内经》‘六微旨’‘五常政’等篇。”元·黄潘撰《金华黄先生文集·江浙官医堤举葛公墓志铭》云:“世之言医者,执方拘论而募究其原委,多与古法背驰,于是推五运六气之标本,察阴阳升降之左右,以五脏六腑之虚实以合经络血气之流注而知疾病之候,死生之期,其处方剂、施砭炳率与他医异,以此名动一时。”  五运六气理论极大地影响了唐代以后的中医学发展,王冰次注《素问》所阐释的五运六气之理也广为后世发明、阐发,使之更为全面。  两宋时期,中医五运六气理论逐步盛行。沈括的肯定和运用,刘温舒的阐发奥义,林亿、孙奇等肯定运气七篇为“古医经”,加之宋徽宗的亲自倡导、宋政府的积极推行,使运气之学受到普遍重视且被大力推行。但有些医家因未深究其理而采取流于程式化的简单套用方法,减弱了五运六气理论对医疗实践的指导作用,为金元时期的反思与创新埋下伏笔。  金元时期,由于理学格致论理的影响,不少医家较为深入地探讨运气所述天地自然造化之理与人体现象和疾病变化的关系,并指导临床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药物的使用,促进了五运六气理论与临床诊疗思想的进一步融合,涌现出了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运用运气的医学大家,形成了不同的医学流派,引起了学术界的争鸣,推动了金元医学的发展。近世不少学者(如任应秋等)认为,金元不同医学学派的形成,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和医家对五运六气理论的理解与创新有关。  五运六气理论是医学与天文、历法、气象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的产物。由于天文、历法、气象渐渐不闻于下,明清时期,五运六气理论反对者的呼声日渐高涨。五运六气理论在有褒有贬、有毁有誉的斗争中存在和发展,这种学术观点上的争论在明清时期表现尤为明显。  自明至清的500余年间,致力于著书立说、宣扬五运六气理论的医家颇多。有的著书立说,阐发运气内容和哲理;有的以之指导诊断和治疗;有的以运气所示方略探讨温病的病因和病机等,形成了崇信运气、运用运气的一派,成为五运六气理论发展的推动力量。这些著作别立运气专卷或专章,或繁或简,或略或详,或浅出或深入,都能提纲挈领,契合经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发布自己的实践体会。其中留存了一批记载详细、疗效奇特、论理精彩的五运六气病案,为中医诊断学、治疗学增添了新内容。明清医家把五运六气理论所涉及的认识、诊断、治疗原则用于临床,为中医诊断学、治疗学充实了内容,并对温病学、疫病学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近代以来,随着西风渐劲和疑古之风盛行,一些文人对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经典著作提出质疑与否定。中医经典《内经》也遭责难,而经王冰补入之运气七篇更成为废经论者口诛笔伐的重要标靶。对阴阳、五行等经典观念的一知半解,误导了一些人;急于废除腐败政治制度的愿望,又加剧了他们革除一切旧思维、旧经典的偏激认识。而处于当时社会经济优势、政治统治优势的西医们急于打击异己、确立主导地位的初衷,*终导致了以学术打压为先导、政治打击为支撑的废除旧医运动。  ……

作者简介

  潘桂娟,女,1953年出生,辽宁省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首席科学家;2002年至2013年期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研完方向: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中医痰证理论研究、中医名家学术研究、日本汉方医学研究。主编《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卷·中医基础理论分卷》《中医痰病研究与临床》等。著有《日本汉方医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