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的留与流-城镇化进程中特殊老年群体研究

老年人的留与流-城镇化进程中特殊老年群体研究

1星价 ¥61.6 (7.0折)
2星价¥61.6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061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2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520306164 ; 978-7-5203-0616-4

本书特色

该书分为三篇:*篇为马克思主义人口流动与我国人口城镇化。主要梳理和概括马克思主义人口流动理论,并以此为理论指导,概述我国人口城镇化对老年人口的主要影响。第二篇为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权益保障研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阐述农村留守老人的权益状况和影响因素,并从城镇化视角探索当前农村留守老人权益保障的策略选择。第三篇为我国城市流动老人的社会融合及社会治理创新研究。本篇阐述社会融合与社会资本、社会治理的内在关系论析,厘清流动老年人口社会融合等本书核心概念。并借助社会资本、心理认同相关指标,构建包括纬度、指标和变量三级因素的测量指标体系,为融合度评估建立分析框架。之后进行流动老年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后从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机制、治理手段等方面,提出促进流动老年人口社会融合的对策建议。

内容简介

该书分为三篇:**篇为马克思主义人口流动与我国人口城镇化。主要梳理和概括马克思主义人口流动理论,并以此为理论指导,概述我国人口城镇化对老年人口的主要影响。第二篇为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权益保障研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阐述农村留守老人的权益状况和影响因素,并从城镇化视角探索当前农村留守老人权益保障的策略选择。第三篇为我国城市流动老人的社会融合及社会治理创新研究。本篇阐述社会融合与社会资本、社会治理的内在关系论析,厘清流动老年人口社会融合等本书核心概念。并借助社会资本、心理认同相关指标,构建包括纬度、指标和变量三级因素的测量指标体系,为融合度评估建立分析框架。之后进行流动老年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后从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机制、治理手段等方面,提出促进流动老年人口社会融合的对策建议。

目录

**篇 总论
**章 马克思主义城市化与人口流迁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市化与人口流迁理论
二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与人口流迁历程
第二章 城镇化进程中老年人的“留”与“流”
一 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在我国的现在进行时
二 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特殊老年群体的演变
三 关于留守老人和流动老人的研究现状

第二篇 老年人的“留”
第三章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
一 农村留守老人何以产生与扩大
二 农村老人留守之“隐忧”
三 农村留守老人及相关概念
四 本篇研究应用的数据
第四章 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需求研究
一 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的基本情况
二 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需求状况
三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意愿分析
第五章 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一 三根支柱:保障关爱服务资源供给充足
二 两个场域: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关爱服务资源
三 一道防线:构建老年社会救助网

第三篇 老年人的“流”
第六章 我国流动老年人口研究
一 文献回顾与数据来源
二 流动老人的主要特征
三 流动老人的居留意愿
第七章 流动老人的社会融合
一 老年人:从排斥到融合
二 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概念和指标体系建构
三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关注老年人的社会排斥与融合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芳,法学博士,公共管理学博士后,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流动老年人口的社会融合及社会治理创新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与公民教育研究”、民政部课题“英国老年社会工作研究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全国老龄委课题“农村空巢老人权益保障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等多个项目。获得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优秀奖等多个奖项。出版一本专著,参与撰写多本著作。在《人口与经济》、《西北人口》、《学术交流》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上十篇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