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概论》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包邮《美术概论》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15.5 (5.3折) ?
1星价 ¥15.5
2星价¥15.5 定价¥2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3329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3
  • 出版时间:2015-06-01
  • 条形码:9787533332983 ; 978-7-5333-3298-3

本书特色

艺术类考研辅导丛书是本社推出的考研辅导系列丛书,本书的编写者为全国知名艺术类院校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导师及博士研究生。他们均学有专长,并曾参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命题、阅卷工作或亲历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有着艺术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较为丰富的指导经验。因此本丛书具备所据教材权威、覆盖面广、试题成熟、重点突出、考点明晰的特点,能为广大艺术类考生梳理教材、把握重点难点节省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各分册既详略得当又有所侧重,也为研究生复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由艾苓、王昉、李橙编写的《美术概论学习辅导与习题集》结合国内多所知名艺术类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以当前流行*广的权威教材为基础,并参考了各分支的其他专业图书,力求题目的成熟精到和答案的简练准确。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靠前多所知名艺术类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以当前流行很广的很好不错教材为基础,并参考了各分支的其他专业图书,力求题目的成熟精到和答案的简练准确。
本书不仅适用于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复试,还广泛适用于本科生自测、在职考研的广大考生,并可为高校教师编制相关考题提供参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目录

**章 美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章 美术的创作过程及构成要素
第三章 美术的接受与传播
第四章 美术的发生
第五章 美术的发展与流变
第六章 美术的传播与收藏
第七章 美术的形态与门类
第八章 美术的中西差异
《美术概论》模拟试题一
《美术概论》模拟试题二
《美术概论》模拟试题三
展开全部

节选

  《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3)美术接受的深化和延续。在一个有限的时段中,欣赏者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可能还比较肤浅,不能“进入”到作品里,只有经过再次或反复欣赏,才可能真正领悟、“读懂”作品。每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便有新一代受众进行解读,即再创造,从而使作品的意义、价值不断地随之拓展和加强。例如,汉代瓦当的龙虎纹饰,随着后世对它的欣赏和对“四灵”观念的阐释,被“再创造”成各种图案、纹饰、印章等,从而强化着它作为经典纹样的魅力。前世的成功之作,总是包含了后代的欣赏者对它再创造的成分,这是欣赏的历时性的延续。  3.美术欣赏一般需要哪几个环节?  答:美术欣赏过程可归纳为了解意义、品赏意味、参与创造和通观细察等四个主要的连续环节。  (1)了解意义。面对一件美术作品首先感知的是其形式,形式中的造型*先把作品的意义传达给受众。作品所表现的“是什么”、“做什么”和“怎么样”,是欣赏者对作品*先做出的明确性反应。从而,意义引导着欣赏者开始“进入”作品。  (2)品赏意味。品赏意味,是侧重对作品各个局部较为深入细致地品味、观赏。美术欣赏者所品赏的,既是含有意义、意味以及意趣的综合意蕴,又是含有造型、形式感以及材质感的综合形式。例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雕塑作品《青铜时代》,男子如梦初醒,正在舒展全身,解脱束缚,散发出身体内在力量的姿势,这些品赏偏重于意蕴方面;而对人体结构、肌肉的表现,物象的直立感,材料的青铜质感、色泽等,则偏于形式的方面。当美术欣赏者进一步解读作品时,也品赏了作品的造型、形式感及青铜雕塑和木刻等特有的艺术魅力,从中获得了审美愉悦。  (3)参与创造。在了解意义和品赏意味的基础上,欣赏活动进入参与创造环节。欣赏者的想象和情感被作品中的形象所激发,由作品中的形象引起相关的记忆、联想,从而使作品的形象更加丰富、具体,并与欣赏者的情感发生联系。再如《青铜时代》中的男子,欣赏者可能会由他联想到他所熟悉或亲近的男青年,还可能由标题的启引,想到是在一个鸿蒙时代,这个青年代表着文明的人类刚刚苏醒。当然,也可能由此产生别样的联想。在欣赏具象性作品时,除了对作品中具体形象的补充、丰富之外,还有可能对作品中人或景物的过去甚至未来等进行联想。对于没有具体形象的作品,欣赏者的联想活动也处在积极的进行中。作品中虽然没有具体的形象,但是那些色彩和图形总会使欣赏者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想,产生较清晰或者不大清晰的联想,给读者预留的想象空间更为广阔。在参与创造阶段,欣赏者的想象、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为突出,主观性也表现得*强,因此不同的欣赏者便会有不同的“再创造”结果。  (4)通观细察。在经过一番对局部比较深入的品赏并且又经过参与创造之后,便开始从远视角对作品的整体感悟,以及对细部进行更为深入的观察。在这个环节中,通观是欣赏者对作品的总体氛围、基调、总体形式、意境,乃至风格、格调的关注;细察则是对作品中细微部分的辨察。所谓细微部分,即画中局部、细节,还包括表现手法、技巧及材料效果等。在一般情况下,这一环节是欣赏者对作品全面和深入地观照和认识,所获得的是作品整体的艺术认知,也同时认识到作品所属的风格、流派和格调。4.试述美术接受的意义。答:美术接受的过程,是欣赏者进行审美享受的愉悦过程。美术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及认识功能等只有通过美术接受才能发挥和实现。美术接受是美术批评的基础,它能够反映出美术作品的一般社会评价,反过来又能促进美术的发展。  (1)美术接受是一种审美享受。在美术接受的过程中,欣赏者从作品中能够获得心理满足和精神愉悦。在美术接受的中,审美主体把全部注意力投向审美对象即美术作品的意义、意味、意趣和美术作品的造型、形式感、材质感中,从而激活接受主体潜在的趣味结构,而产生超功利的情感体验状态。即使美术作品所表现的是悲剧性的内容或者“丑”的形象,同样会使接受主体获得精神的愉悦。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