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域水质水量联合调控理论技术与应用

包邮流域水质水量联合调控理论技术与应用

¥193.0 (7.2折) ?
1星价 ¥193.0
2星价¥193.0 定价¥2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5540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56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030554093 ; 978-7-03-055409-3

本书特色

本书以松花江流域为对象,研究通过水质水量联合调控的方式,改善松花江流域的水环境状况,并提高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能力。核心研究内容包括松花江流域面向水质安全的水循环监测体系研究、松花江水质水量耦合模拟模型开发、松花江流域基于水功能区的水质水量总量控制方案、松花江农田面源污染水质水量联合调控示范、松花江干流水库群面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联合调度系统开发。提出了流域水质水量联合调控的水污染防控新思路,从流域着眼,从水循环过程和污染迁移转化过程着手,采用水质水量联合调控的方式,对水循环过程和污染迁移转化过程进行双重调控,形成一整套从流域整体到局部区域、从源头到末端、从水量到水质全程调控的污染防控技术方法体系。

内容简介

该书的研究思路是从流域着眼,从水循环过程和污染迁移转化过程两大过程着手,采用水质水量联合调控的方式,对水循环过程和污染迁移转化过程进行双重调控预,形成一整套从流域整体到局部区域、从源头到末端进行全程调控的污染防控技术方法体系,为流域和地方各级环保、水利部门进行污染防治提供防控方案和技术支撑。该项新的研究思路对于推动水环境、水文水资源以及水生态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实现水环境治理的根本性变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目录

**章 概述 **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进展 第三节 流域水质水量联合调控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重大实践需求 **节 重大实践需求 第二节 流域概况 第三节 社会经济状况 第四节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第五节 水污染及治理情况 第六节 水污染治理面临的问题 第三章 基于二元水循环的流域水质监测技术 **节 松花江流域二元水循环状况 第二节 水循环水质监测体系状况分析 第三节 水循环水质监测站网优化设计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流域水质水量耦合模拟技术 **节 水污染迁移、转化机理试验研究 第二节 松花江流域分布式二元水循环模型 第三节 流域水质模型 第四节 松花江干流水质水量动力学模型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水功能区的流域水质水量总量控制技术 **节 流域水质水量总量调控模型 第二节 需水预测及污染预测 第三节 流域水质水量总量控制方案 第四节 水质水量总量控制方案效果评估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农田面源污染水质水量联合调控技术及工程示范 **节 松花江流域农田面源污染分析 第二节 典型示范灌区概况 第三节 调控模式研究 第四节 示范工程建设 第五节 松花江流域农田面源污染调控效果预测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松花江干流水库群面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调度技术及决策支持系统 **节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剖析 第二节 松花江水污染风险识别与调控措施 第三节 松花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分级与应急措施 第四节 松花江干流水库群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联合调度模型 第五节 松花江水污染应急调度情景分析 第六节 松花江干流水库群联合调度预案 第七节 松花江干流水库群联合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第八节 小结 第八章 流域水质水量联合管理机制 **节 基于二元水循环的流域水质监测共享机制 第二节 基于水功能区的水质水量总量管理机制 第三节 农田面源污染水质水量联合管理机制 第四节 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节 主要成果 第二节 结论与建议 第三节 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