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性批判
读者评分
5分

男性批判

1星价 ¥7.0 (2.5折)
2星价¥7.0 定价¥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4条)
寒士独***(二星用户)

是否关于两性批判,是否是人性另一面

女性主义文学大行其道的今天,关注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同时,这个题材也依然贴近,批判男性是否也算是对于女性主义的一种另一面的支持和渲染?不得而知,只是这本书的文章竟然密密麻麻,而且字字都是有含金量。

2023-08-22 21:01:10
0 0
nb3***(三星用户)

比一些长篇小说看的轻松

2021-08-18 09:30:26
0 0
图文详情
  • ISBN:756334612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450
  • 开本:16开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04-05-01
  • 条形码:9787563346127 ; 978-7-5633-4612-7

本书特色

没有批判便没有真正的思想。本书致力于对已男性有知识的梳理与审视,以男性的生存现状、生命境遇、思维方式及感情与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的视野考察男性文化状态,考察男性生存的历史真相与现实生态,在对男性的探讨和知识探源中,本书以温暖优雅的文字带领读者走出性别对抗的误区,以优美有力的姿态体现两性共建个人主义性别文化的努力,所有的言说都成为一种重构的努力,思想因此而充满魅力。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男性的生存现状、生命境遇、思维方式及感情与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的视野来考察男性文化状态。

前言

前言 荒林 《男性批判》是我一直以来努力进行的“两性对话”工作的新实践。我希望寻找一种新的学术方式,它的语言生动可读而知识方便共享,它拥有多元对话空间、容纳各种声音而便于从中感受不同思想角度。当然它的读者对象可以是学者,也可以是那些永远不想成为学者的人——如果学术也能为并不做学问的人们所享受,那会是多么诗意的一件事情!而我认为女性主义的学术知识就可以和能够做这样的尝试。因为女性主义相信每个生命都是知识生产源,从每个人的生命经验提取独特生命感悟和理念并不是一件深不可测的事情。没有谁可以垄断一个人对于感性和理性的认知能力,也没有哪一种知识系统可以垄断其他知识生产的出现。虽然有一种论调认为女人是不擅长或干脆就不能进行理性思考的人类,然而果然是这样吗?认为男人才是理性的高贵的人类,这样的男性中心的思维方式果真是有道理的吗?即使说这,样的思维方式千百年来统治着人类的知识传播,拥有绝对话语权,难道就因此而果然有道理了吗?谁是话语权的拥有者?又是谁赋予谁这份权力?这份权力是真实还是虚妄? 这一本也许可以命名为“男学”的书,以男性的生存现状、生命境遇、思维方式及感情与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的视野考察男性文化状态,考察拥有话语权的人类的另一半——男性生存的历史真相与现实生态,他的与过去与现在息息相关的未来——从他与女性生存密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场中,测看男性主体的真实脉动。对于男性主体处境及成长的关心则是全部工作的重心所在。因此这本名为《男性批判》的书,换一种说法,应该就是“男性关怀”。由于种种可以理解的原因,这里的男性关怀主要的是对于本土情境中男性的关怀研究。这本书不是我个人的学术专著,而是众多男女学者朋友们共同的思想探索和尝试。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有众多男女学者朋友们在真诚关怀和研究男性,我一直想实践的“两性对话”空间才得以呈现。读者在此看到的各种文体实验和研究方法实验,一方面真实地再现了关怀和研究男性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男性研究的难度——在没有更多研究资料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探索性的工作无疑是比较生动而较少规矩约束的。有些研究论文原来刊载在我主持的“两性视野”网上,后来许多网友参加讨论,论文本身变成了“知识生产场”,成为了“探讨问题的场所”,由此而体现了我对于女性主义的研究理想,在此就按讨论的样式收录,并期待更多讨论式文体能在我们当下的学术空间获得“合法性”。深深感谢书中所有的学者朋友们和网友们!我从各种样式的研究和关怀文本之中,体会到一种集体性的反思力量的存在,看到在对于男性历史与现状的考量之中,充满了人的自我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由此感觉到知识的再生功能和人性的自我更新能力。 诚如一位女性主义学者所言,在中国,如果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也就同时意味着必须承认自己是男性主义者:这是因为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男性主体和女性主体作为个体人的主体性之获得,首先必须共同面对父权文化的压抑。尽管女性主义在中国的移植和传播过程,似乎一直在小心翼翼地避免一个话题,一些女性主义者不愿意或策略性地不同意女性主义这个名称,但作为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转型的产物,中国女性主义与其说是性别路线的,不如说它更是个人主义的。在重建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国女性主义和中国男性主义如同一对异体孪生兄弟,一直在相辅相成中成长——这也是女性主义的中国本土化根系。如果说近现代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是由先进的男性知识分子充当向导,实则也是现代个人主义文化所必须的,那么,当代意义的中国女性自我解放运动,则是个人主义意识形态深入发展的必然,也因此,中国女性主义和中国男性主义必经历由联体到彼此独立发展的过程。相信读者会记得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代表了个体人性的渴求与愿望,虽然这个个体的人是男性主体的,但他的身体渴望和心灵超越愿望,也同时代表和象征了一个个人主义时代的诉求;与此同时期的张洁的小说《方舟》和张辛欣的小说《在同一地平线上》,也同样首先是个人主义的诉求,是个体女性对于自我实现愿望的反复表达,其中所包含的性别之声,竟体现于对于男子汉形象的渴望与期待!在某种程度上,由于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作为文化代言的中国女性写作和中国男性写作,都曾分别在文化想像中设计新的异性形象。这样的努力充满在近二十年的当代文学写作中,并延伸到电影电视及美术等其他文化创造空间。应该说,是女性主义的思想带来了更多反思和批判的新资源。男性写作中体现的对于绝对个人主义即男权主义的崇拜引起了女性主义的警惕和批判。女性写作中呈现出的与男性的激烈对抗和撕裂感,也引起了女性主义的反思和批评。或许可以说,正是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成长与成熟,多元化思想才得以成为今日中国文化现实,在这样的良性文化土壤之中,女性主义的男性关怀也才有实践的可能。如何重新评估传统的男性形象?如何创造新的男性形象?这样的问题正如同如何重新评估传统的女性形象、如何创造新的女性形象一样重要。我们*终要探讨的是如何在性别文化转型之际,获得两性之间的良性互动。 ……

目录

男性塑造
21世纪的男人 (台湾)何春蕤
“女力”重挫男人?——兼谈“男性关怀”此其时也(台湾)蓝怀恩
画地为牢——中国男性思维的误区 王成英
男眼看人In Adam’s Eyes 茨谛
男性解放主义者宣言 方刚
……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