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辅周家传中医录

包邮蒲辅周家传中医录

¥37.4 (7.2折) ?
1星价 ¥37.4
2星价¥37.4 定价¥5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2627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6
  • 出版时间:2018-06-01
  • 条形码:9787117262750 ; 978-7-117-26275-0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了蒲辅周先生及其学术继承人蒲志孝先生未出版的医案、医话类文献,主要包括家传用药经验、单验方使用经验、危急重症疾病治疗经验、家传带教语录等,“蒲辅周医话”篇,乃蒲老对蒲志孝先生耳提面命之作,可谓蒲老切身感悟,学术之精华,弥足珍贵;书中志孝先生医论、医案,对经典医理的发微,对危重、疑难病的医治,均显示出志孝先生深厚的临床功底及蒲氏中医辨证准、用药精、疗效好的特色,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蒲氏中医的理论体系是以《内经》《伤寒》为经,以后世各家学说为纬,并与几代人的临床实践相结合而成。其核心为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一人一方,精准灵活。蒲志孝幼承家训,全面继承了其父蒲辅周先生的真传,并遵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教诲,努力学习各家之长,且潜心学习现代医学,通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与总结,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思维方法。

目录

**篇 蒲辅周医话 22 论“调神” 24 谈治病求本 26 要求“神”合,不必求“形”合 28 疫痉证治概要 31 谈“节欲” 34 谈肺窍不利诸症 37 论“保胃气”诸法 39 谈方之“王道”与“霸道” 42 谈治学方法 43 治病务先治其心 44 乙脑与石膏及其他 44 谈用中药不能离开中医理论 46 谈方剂中的药物剂量 46 论“食疗” 47 治疗低烧的体会 48 附1:重视临床基本功 49 附2:谈脉之常变及诊脉的价值 51 第二篇 蒲志孝学术论文 53 论肝 54 肝气、肝阳虚简论 56 乙肝之我见 63 对乙肝辨证论治的中西医结合再认识 66 温肾助阳治疗黄褐斑 73 温阳法治疗糖尿病 75 肉桂、干姜、附子保胎举隅 77 “炎症”不尽属实热 80 关于络病之己见 81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81 关于附子用量探讨 82 阶梯性退热治疗SARS的设想 83 如何发展中医理论? 85 第三篇 蒲志孝医案 87 崩漏 88 鼻鼽(鼻炎) 89 闭经 89 痹证(痛风) 91 便秘 93 肝硬化后期合并高血压案 94 肥胖 97 风寒束表 98 伏暑 98 高烧二例 99 黄疸(急性肝炎) 100 黄疸 101 筋伤 102 救逆 103 脘腹剧痛 105 劳损 106 漏下(一) 107 漏下(二) 108 慢惊 108 头晕(脑胶质瘤术后) 109 呕吐 110 皮痹(硬皮病) 111 胸闷(气胸) 112 急性中风抢救 114 暑温 123 反复高热 124 痰饮(脑神经麻痹案) 126 高热合并亡阳 128 头痛 129 脱发 130 胃缓(胃下垂) 131 误汗亡阳 132 胁痛 133 泄泻(慢性肠炎) 134 咳嗽(胸腺瘤术后) 135 虚损(神经性呕吐) 136 眩晕 138 反复咯血 139 腰痛 140 帕金森病 141 阴黄(早期肝硬化) 143 阴黄(胆汁性肝硬化) 144 阴结 145 咯血 146 怔忡 148 癥瘕(多发性子宫肌瘤) 148 中风后遗症 150 紫癜 151 自汗 152 第四篇 蒲志孝札记 153 对李某某微信的感想 154 丙申正月随想 155 丁酉五月随想 156 第五篇 部分患者反馈 157 后记 17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蒲志孝 ——男,汉族,1941年生,四川梓潼县人,中医主任医师,绵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蒲氏中医第四代传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历任梓潼县红十字医院院长、梓潼县中医院名誉院长、梓潼县医药卫生学会副理事长、梓潼县政协副主席、绵阳市人大代表、绵阳市政协常委、四川省青年中医学会理事、蒲辅周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蒲辅周医话》等。 他出生于中医世家,其曾祖蒲国祯、祖父蒲显聪(号仲思)皆为梓潼县名医,其父蒲辅周先生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中南海门诊部中医组组长、国家科委中医专题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周恩来总理曾评价蒲辅周先生是一位“高明医生,又懂辩证法”,被尊为中医界的一代宗师,是当代杰出的中医学家。蒲氏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在近现代医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