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42.7 (4.0折) ?
1星价 ¥85.3
2星价¥85.3 定价¥10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386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4
  • 出版时间:2018-12-02
  • 条形码:9787208138674 ; 978-7-208-13867-4

本书特色

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 治学一生,近代史专家沈渭滨的呕心沥血之作 修订廿载,还原辛亥革命中意气风发的孙中山 审慎思辨,敢于创新 不断重版,意蕴常新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物传记与事件史相结合的特殊体裁,集中叙述了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发展与孙中山思想发展的互动,展示了孙中山及其革命同道在辛亥风云中的风姿,极富画面感。

目录

序言 导论 一 立志与求索 (一)青少年时期 (二)萌生反清之志 (三)政治觉醒时代 (四)立党开会 (五)上书李鸿章 二 行其所志 (一)檀香山兴中会 (二)上海同志宋耀如 (三)民主革命派诞生 (四)义师先声 乙未广州起义的筹备 起义的流产及其原因 三 流亡革命家 (一)成立横滨兴中会分会 (二)考察欧洲社会 (三)与康梁谈合作救国 孙康合作的由来 孙康谈判与破裂 (四)筹划惠州发难 (五)与李鸿章谋两广独立 (六)半途而废的惠州起义 四 新世纪的新力量 (一)民族工业与资产阶级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 (二)近代知识分子群体 群体形成的过程 群体觉醒的轨迹 五 东京掀起革命潮 (一)留学方向东移 (二)留日学生的团体结合 (三)拒俄运动 (四)也逐欧风唱共和 六 国内民主思潮勃兴 (一)上海:思潮传播中心 (二)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 (三)章太炎、邹容的著作 (四)“苏报案” 七 “联络学界,开导华侨” (一)把视线转向留学生 (二)兴中会与海外华侨 (三)兴中会根植何土 八 聚集志士,合成大团 (一)留欧学生加盟 (二)革命小团体纷起 华兴会 科学补习所 光复会 (三)在日志士联合 九 中国同盟会 (一)组织结构 (二)宗旨与主义 (三)革命方略 (四)“三民主义”与中华文化的近代转型 中华文化面临历史性转折 近代志士仁人推进中华文化近代转型的探索” 为什么说它是**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十 两条战线 (一)论战:打出“三民主义”的旗帜 论战的由来 论战的趋势及其性质 (二)起义:转战粤桂滇城镇 屡扑屡起的边疆革命 风行一时的暗杀活动 辛亥革命时期的会党 十一 兄弟阋于墙 (一)细故引出“窝里斗” (二)接踵而至的分裂活动 共进会另立“一统” 光复会重建“山头” 中部总会“独立行动” (三)总部领导的措置 十二 “有志竟成” (一)武昌首义与上海光复 (二)“不在疆场之上,而在樽俎之间” (三)筹建临时政府的僵局 (四)回国后在上海的活动 (五)“新纪元的曙光” 主要参考文献 初版后记 重印后记 增订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沈渭滨(1937-2015),上海市七宝镇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从事中国近代史、晚清史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专著《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晚清女主——细说慈禧》、《蒋廷黻著导读》、《困厄中的近代化》、《道光十九年——从禁烟到战争》等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