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的现代性书写:英国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诗歌研究

自我的现代性书写:英国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诗歌研究

1星价 ¥66.8 (7.5折)
2星价¥66.8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4720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18-07-01
  • 条形码:9787520147200 ; 978-7-5201-4720-0

本书特色

本书出版获得2017年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一般项目“自我的现代性书写——英国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诗歌研究”(项目编号:17LZUJBWZY072)资助。 自我一直是西方哲学关注的焦点。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自我一直处于边沿的位置。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人们开始从传统、习俗与教会的枷锁中摆脱出来,无畏地向前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在文艺复兴时期各个领域均有表现。自我是了解其他一切事物的根源;文学方面则出现了以探讨自我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许多文人撰写的日记、回忆录、信件、游记等自传性作品与随笔;而在绘画方面,自画像变得颇受欢迎。 本书研究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在他著名的诗集《圣殿》中,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在诗歌表现的舞台上,凭借神的在场来了解自我。具体为体现为:阐释诗集《圣殿》所展现的自我对上帝态度的衍变过程,分析了赫伯特在诗歌创作过程,探讨了诗人在《圣殿》中所体现的审美意识。

内容简介

本书出版获得2017年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一般项目“自我的现代性书写——英国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诗歌研究”(项目编号:17LZUWZY072)资助。 自我一直是西方哲学关注的焦点。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自我一直处于边沿的位置。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人们开始从传统、习俗与教会的枷锁中摆脱出来,无畏地向前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在文艺复兴时期各个领域均有表现。自我是了解其他一切事物的根源;文学方面则出现了以探讨自我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许多文人撰写的日记、回忆录、信件、游记等自传性作品与随笔;而在绘画方面,自画像变得颇受欢迎。 本书研究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在他有名的诗集《圣殿》中,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在诗歌表现的舞台上,凭借神的在场来了解自我。具体为体现为:阐释诗集《圣殿》所展现的自我对上帝态度的衍变过程,分析了赫伯特在诗歌创作过程,探讨了诗人在《圣殿》中所体现的审美意识。

目录

绪 论一 现状与评述二 方法与重点三 内容、价值与创新 **章 现代性自我的内在衍变**节 抱怨、反叛第二节 审视、忏悔第三节 平复、皈依 第二章 现代性自我的外在身份建构**节 新教牧师身份第二节 “折中”宗教政策倡导者第三节 英格兰民族维护者 第三章 自我现代性书写与审美同构**节 赞与美之诗第二节 人与器之歌第三节 言与画之形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插 图 索 引 后 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敏,女,1982年生,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国十六、十七世纪诗歌、戏剧研究和英美现当代文学研究。发表文章:“George Herbert’s Self- Projection as a Didactic Priest in The Temple”,“Voices of the Dramatic Persona: An Exploration of George Herbert’s Self-Writing in The Temple”,《从人物塑造探索〈水泥花园〉的寓意》等;主持项目:2017年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一般项目“自我的现代性书写——英国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诗歌研究”(项目编号: 17LZUJBWZY072);2012年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马丁?艾米斯‘黑色幽默’创作风格研究”(12LZUJBWYB032);参与项目: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十七世纪巴罗克文学研究”(项目编号:07BWW014),主要撰写专著《英国16、17世纪巴罗克文学研究》(科学出版社)第四章《巴罗克文化语境中的身体叙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