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充填柔性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理论
1星价
¥44.1
(4.9折)
2星价¥44.1
定价¥9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87381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220页
- 出版时间:2019-11-01
- 条形码:9787548738138 ; 978-7-5487-3813-8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同步充填理念及代表性采矿方法、同步充填留矿法散体介质流动规律试验模型、柔性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物理试验、柔性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数值试验、物理试验与数值试验散体矿石流动规律的比较、物理试验柔性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数值试验柔性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等内容。
目录
第1章 同步充填采矿技术理念与代表性采矿方法
1.1 同步充填采矿技术理念
1.1.1 理念提出的背景
1.1.2 理念内涵
1.1.3 理念提出的意义
1.2 大量放矿同步充填无顶柱留矿采矿方法
1.2.1 新采矿方法提出的思想基础
1.2.2 新采矿方法简介
1.2.3 新采矿方法的实施步骤
1.2.4 新采矿方法的优缺点
1.3 新采矿方法矿石流动的典型工艺特征
1.4 散体介质流动规律的研究进展
1.4.1 经典放矿理论简介
1.4.2 放矿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1.4.3 矿岩流动规律物理试验研究进展
1.4.4 矿岩流动规律数值试验研究进展
1.4.5 矿岩流动规律数学及力学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5 柔性隔离层的概念界定
第2章 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物理试验模型
2.1 模型研制思路
2.2 模型结构参数
2.3 模型材料选择
2.3.1 材料选择的原则
2.3.2 框架材料的选择
2.3.3 面板材料的选择
2.3.4 柔性隔离层材料的选择
2.3.5 漏斗闸门挡板的同步功能设计与材料选择
2.4 模型制作过程
2.4.1 框架结构的成型
2.4.2 后PC耐力板的分割与安装
2.4.3 前PC耐力板的加固与安装
2.5 面板观测网绘制
第3章 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物理试验
3.1 散体介质物理力学参数的测定
3.2 物理试验方案的制定
3.2.1 标识颗粒的分层处置
3.2.2 隔离层物理性质参数的测定
3.2.3 测力元件的布置
3.2.4 试验步骤与数据收集
3.3 单漏斗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物理试验
3.3.1 物理试验现象
3.3.2 放出量与放出高度的关系
3.3.3 放出体形态演化规律
3.3.4 松动体形态演化规律
3.3.5 隔离层界面形态演化规律
3.3.6 空腔形态演化规律
3.4 全漏斗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物理试验
3.4.1 物理试验现象
3.4.2 各漏斗放出量与放出高度的关系
3.4.3 放出体形态演化规律
3.4.4 隔离层界面形态演化规律
3.4.5 散体矿石移动速度场
3.4.6 散体矿石移动迹线
3.4.7 散体矿石等速体
第4章 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数值试验
4.1 数值试验模型的构建与相关参数的选取
4.1.1 数值试验模型的构建
4.1.2 数值试验的步骤与相关参数的选取
4.2 单漏斗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数值试验
4.2.1 数值试验现象
4.2.2 放出体形态演化规律
4.2.3 放出体高度与放出量的关系
4.2.4 隔离层界面形态演化规律
4.2.5 标识颗粒层演化规律
4.2.6 空腔演化规律
4.3 全漏斗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数值试验
4.3.1 数值试验现象
4.3.2 放出体形态演化规律
4.3.3 放出体高度与放出量的关系
4.3.4 隔离层界面形态演化规律
4.3.5 标识颗粒层演化规律
第5章 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物理与数值试验结果比较
5.1 单漏斗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试验结果比较
5.1.1 放出体形态演化规律比较
5.1.2 放出体高度与放出量的关系比较
5.1.3 隔离层界面形态演化规律比较
5.1.4 空腔演化规律比较
5.2 全漏斗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试验结果比较
5.2.1 放出体形态演化规律比较
5.2.2 放出量与放出高度的关系比较
5.2.3 隔离层界面形态演化规律比较
第6章 物理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
6.1 单漏斗物理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
6.1.1 隔离层全曲面各区段微元段力学体系
6.1.2 隔离层拉应力特性
6.1.3 隔离层压应力特性
6.1.4 隔离层支持力特性
6.1.5 隔离层摩擦力特性
6.1.6 隔离层失效点
6.2 全漏斗物理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
6.2.1 隔离层全曲面力学体系
6.2.2 隔离层拉应力特性
6.2.3 隔离层压应力特性
6.2.4 隔离层支持力特性
6.2.5 隔离层所受摩擦力特性
6.2.6 隔离层失效点
第7章 数值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
7.1 单漏斗数值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
7.1.1 隔离层拉力特性
7.1.2 全过程隔离层上表面接触力
7.1.3 全过程隔离层下表面接触力
7.1.4 隔离层界面摩擦力
7.1.5 隔离层失效点
7.2 全漏斗数值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
7.2.1 隔离层拉力特性
7.2.2 全过程隔离层上表面接触力
7.2.3 全过程隔离层下表面接触力
7.2.4 隔离层界面摩擦力
7.2.5 隔离层失效点
第8章 物理与数值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比较
8.1 单漏斗物理与数值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比较
8.1.1 隔离层所受拉应力/拉力比较
8.1.2 隔离层所受压应力/上表面接触力比较
8.1.3 隔离层所受支持力/下表面接触力比较
8.1.4 隔离层所受摩擦力比较
8.1.5 隔离层失效工况比较
8.2 全漏斗物理与数值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比较
8.2.1 隔离层所受拉应力/拉力比较
8.2.2 隔离层所受压应力/上表面接触力比较
8.2.3 隔离层所受支持力/下表面接触力比较
8.2.4 隔离层所受摩擦力比较
8.2.5 隔离层失效工况比较
第9章 隔离层下非同步放矿陀螺体现象再现规律
9.1 数值试验方案
9.2 各工况数值试验现象
9.3 各工况隔离层界面演化规律
9.4 各工况空腔演化规律
9.5 各工况放出体形态
9.6 各工况椭球体-陀螺体现象综合比较
第10章 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影响因素的敏感性
10.1 单漏斗隔离层下散体矿石流动规律影响因素的敏感性
10.1.1 单漏斗隔离层数值试验影响因素
10.1.2 单漏斗隔离层正交数值试验方案
10.1.3 单漏斗隔离层正交数值试验结果
10.2 全漏斗隔离层下散体矿石流动规律影响因素的敏感性
10.2.1 全漏斗隔离层数值试验影响因素
10.2.2 全漏斗隔离层正交数值试验方案
10.2.3 全漏斗隔离层正交数值试验结果
1.1 同步充填采矿技术理念
1.1.1 理念提出的背景
1.1.2 理念内涵
1.1.3 理念提出的意义
1.2 大量放矿同步充填无顶柱留矿采矿方法
1.2.1 新采矿方法提出的思想基础
1.2.2 新采矿方法简介
1.2.3 新采矿方法的实施步骤
1.2.4 新采矿方法的优缺点
1.3 新采矿方法矿石流动的典型工艺特征
1.4 散体介质流动规律的研究进展
1.4.1 经典放矿理论简介
1.4.2 放矿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1.4.3 矿岩流动规律物理试验研究进展
1.4.4 矿岩流动规律数值试验研究进展
1.4.5 矿岩流动规律数学及力学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5 柔性隔离层的概念界定
第2章 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物理试验模型
2.1 模型研制思路
2.2 模型结构参数
2.3 模型材料选择
2.3.1 材料选择的原则
2.3.2 框架材料的选择
2.3.3 面板材料的选择
2.3.4 柔性隔离层材料的选择
2.3.5 漏斗闸门挡板的同步功能设计与材料选择
2.4 模型制作过程
2.4.1 框架结构的成型
2.4.2 后PC耐力板的分割与安装
2.4.3 前PC耐力板的加固与安装
2.5 面板观测网绘制
第3章 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物理试验
3.1 散体介质物理力学参数的测定
3.2 物理试验方案的制定
3.2.1 标识颗粒的分层处置
3.2.2 隔离层物理性质参数的测定
3.2.3 测力元件的布置
3.2.4 试验步骤与数据收集
3.3 单漏斗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物理试验
3.3.1 物理试验现象
3.3.2 放出量与放出高度的关系
3.3.3 放出体形态演化规律
3.3.4 松动体形态演化规律
3.3.5 隔离层界面形态演化规律
3.3.6 空腔形态演化规律
3.4 全漏斗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物理试验
3.4.1 物理试验现象
3.4.2 各漏斗放出量与放出高度的关系
3.4.3 放出体形态演化规律
3.4.4 隔离层界面形态演化规律
3.4.5 散体矿石移动速度场
3.4.6 散体矿石移动迹线
3.4.7 散体矿石等速体
第4章 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数值试验
4.1 数值试验模型的构建与相关参数的选取
4.1.1 数值试验模型的构建
4.1.2 数值试验的步骤与相关参数的选取
4.2 单漏斗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数值试验
4.2.1 数值试验现象
4.2.2 放出体形态演化规律
4.2.3 放出体高度与放出量的关系
4.2.4 隔离层界面形态演化规律
4.2.5 标识颗粒层演化规律
4.2.6 空腔演化规律
4.3 全漏斗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数值试验
4.3.1 数值试验现象
4.3.2 放出体形态演化规律
4.3.3 放出体高度与放出量的关系
4.3.4 隔离层界面形态演化规律
4.3.5 标识颗粒层演化规律
第5章 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物理与数值试验结果比较
5.1 单漏斗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试验结果比较
5.1.1 放出体形态演化规律比较
5.1.2 放出体高度与放出量的关系比较
5.1.3 隔离层界面形态演化规律比较
5.1.4 空腔演化规律比较
5.2 全漏斗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试验结果比较
5.2.1 放出体形态演化规律比较
5.2.2 放出量与放出高度的关系比较
5.2.3 隔离层界面形态演化规律比较
第6章 物理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
6.1 单漏斗物理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
6.1.1 隔离层全曲面各区段微元段力学体系
6.1.2 隔离层拉应力特性
6.1.3 隔离层压应力特性
6.1.4 隔离层支持力特性
6.1.5 隔离层摩擦力特性
6.1.6 隔离层失效点
6.2 全漏斗物理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
6.2.1 隔离层全曲面力学体系
6.2.2 隔离层拉应力特性
6.2.3 隔离层压应力特性
6.2.4 隔离层支持力特性
6.2.5 隔离层所受摩擦力特性
6.2.6 隔离层失效点
第7章 数值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
7.1 单漏斗数值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
7.1.1 隔离层拉力特性
7.1.2 全过程隔离层上表面接触力
7.1.3 全过程隔离层下表面接触力
7.1.4 隔离层界面摩擦力
7.1.5 隔离层失效点
7.2 全漏斗数值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
7.2.1 隔离层拉力特性
7.2.2 全过程隔离层上表面接触力
7.2.3 全过程隔离层下表面接触力
7.2.4 隔离层界面摩擦力
7.2.5 隔离层失效点
第8章 物理与数值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比较
8.1 单漏斗物理与数值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比较
8.1.1 隔离层所受拉应力/拉力比较
8.1.2 隔离层所受压应力/上表面接触力比较
8.1.3 隔离层所受支持力/下表面接触力比较
8.1.4 隔离层所受摩擦力比较
8.1.5 隔离层失效工况比较
8.2 全漏斗物理与数值试验隔离层界面受力特性比较
8.2.1 隔离层所受拉应力/拉力比较
8.2.2 隔离层所受压应力/上表面接触力比较
8.2.3 隔离层所受支持力/下表面接触力比较
8.2.4 隔离层所受摩擦力比较
8.2.5 隔离层失效工况比较
第9章 隔离层下非同步放矿陀螺体现象再现规律
9.1 数值试验方案
9.2 各工况数值试验现象
9.3 各工况隔离层界面演化规律
9.4 各工况空腔演化规律
9.5 各工况放出体形态
9.6 各工况椭球体-陀螺体现象综合比较
第10章 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动规律影响因素的敏感性
10.1 单漏斗隔离层下散体矿石流动规律影响因素的敏感性
10.1.1 单漏斗隔离层数值试验影响因素
10.1.2 单漏斗隔离层正交数值试验方案
10.1.3 单漏斗隔离层正交数值试验结果
10.2 全漏斗隔离层下散体矿石流动规律影响因素的敏感性
10.2.1 全漏斗隔离层数值试验影响因素
10.2.2 全漏斗隔离层正交数值试验方案
10.2.3 全漏斗隔离层正交数值试验结果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20.7¥59.0 -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46.1¥72.0 -
实用电气计算
¥64.2¥8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代桥梁
¥20.9¥58.0 -
嗨印刷工艺(Vol1烫印)(精)
¥147.4¥268.0 -
西门子S7-1200 PLC项目化教程
¥39.4¥54.0 -
变频器维修手册
¥69.3¥99.0 -
装配化工字组合梁设计
¥88.0¥160.0 -
气动系统装调与PLC控制
¥29.1¥39.8 -
高聚物粘结及其性能
¥34.8¥120.0 -
液压控制系统
¥12.7¥31.0 -
汽车风云人物
¥13.5¥50.0 -
品牌鞋靴产品策划-从创意到产品
¥26.5¥42.0 -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手册-(含光盘)
¥61.6¥78.0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实施手册
¥16.4¥39.0 -
航空发动机限寿件概率损伤容限评估概述
¥67.8¥88.0 -
天才武器
¥42.0¥60.0 -
中国再制造进展
¥88.5¥118.0 -
中国烹饪工艺学粤菜教程
¥48.4¥59.8 -
蓝色水星球 重新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家园
¥6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