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卷书蠹文丛 (全九册精装) 九位大师-一生读书智慧全收集-生而为人-身上总要有点书卷气

万卷书蠹文丛 (全九册精装) 九位大师-一生读书智慧全收集-生而为人-身上总要有点书卷气

1星价 ¥315.7 (7.7折)
2星价¥315.7 定价¥41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0505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29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547050538 ; 978-7-5470-5053-8

本书特色

九位大师,一生读书智慧全收集;生而为人,身上总要有点书卷气 ★ 他们是动荡之中,为民族救亡、学术振兴写心立言的民国大师;也是为了心底的光荣与梦想,执着勇敢、一往无前的时代巨子。 ★ 梁启超、王国维、鲁迅、陈寅恪、胡适、郭沫若、吴宓、林语堂、钱钟书,九位重量级民国文人的读书生活,展现中国知识分子“经世致用”的优良治学传统。 ★ 我们读什么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内容简介

  《万卷书蠹文丛(套装共9册)》是一组读书人的文化群像。他们好读书、勤著书,为传承、发展我们民族的文化奉献一生,是中国民族的文化精英与楷模。“万卷书蠹文丛”选取“读书生活”这一特定的角度,通过叙述鲁迅、王国维、胡适等九位名家大师如何读书、写书、购书、藏书、爱书,以及介绍他们的家学渊源、师承关系、访学交游、讲学课徒等侧面,来展现他们的读书方法、治学特点以及事业成就。种种趣闻美谈、掌故逸事,可见他们的人生志向、精神境界和生活风貌。了解他们的读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和学术风云变幻历史的一次回顾与反思。

目录

《漂泊的书斋(林语堂的读书生活)》

我以自我矛盾为乐
“东湖”里走出的小学童
我的头脑是西洋的产品
哈佛就是图书馆,图书馆就是哈佛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教别人读书比自己读书还难
想法布置一个美丽的居宅
新老“有不为斋”
读书如探新大陆
理想女性当如是
在家庭中,女人是主脑
闲适阅读的无穷乐趣
“淘”来的至乐
教科书情结
半生语言文字缘
创办刊物,发发牢骚
幽默大师的幽默情怀
性灵小品,开卷有益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心灵与自然的探险
穿衣打扮的“哲学”
“吃”的艺术
“一生**快事”
我要写一本书,在全世界都闻名
不能带肉松,可要带书籍
既中又西的生活
生活的“抒情哲学”
饮食娱乐的生活情调
尽力工作,尽情享乐
“快活天才”苏东坡
爸爸不要我上大学
读“*高尚的”,也读“*下流的”
发明中文打字机的机械迷
孔子的个性与孟子的文体
平心论红楼
读书人不在学校
有一本字典在手,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难舍者惟书册(王国维的读书生活)》
《一生受用*是书(胡适的读书生活)》
《求知养气战斗(鲁迅的读书生活)》
《书海掣鲸龙(钱钟书的读书生活)》
《才子的书缘(郭沫若的读书生活》
《硕学方为席上珍(吴宓的读书生活)》
《独立寒秋(陈寅恪的读书生活)》
《万木森森一草堂(梁启超的读书生活)》
展开全部

节选

  我以自我矛盾为乐  他轻视所有统计,认为那是求真理*不安全的方法。  对每件事,他都好奇:女人时装、开罐头刀以及鸡的眼盖皮。  他从不读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作品,他视经济学为畏途。……他希望有好图书馆、好烟斗和了解他的女人……  *后,他说:“我想我和许多人一样,是个有道德的人,如果上帝爱我有我母亲爱我的一半,他一定不会让我下地狱。要是我不上学,地球命里注定是要毁灭的。”  这位幽默大师的“自画像”给人以坦诚、乐观、风趣的美好感受。带着一颗未泯的童心,林语堂对自我人生道路做出了恰当的实际的总结。  林语堂,原名和乐,笔名语堂。1895年出生于福建龙溪县(漳州府平和县)的坂仔村。父亲是位乡村牧师,幼年的林语堂深受父亲幽默气质的影响。林语堂六岁启蒙,由父亲在家教念诗、经书和古文,十岁到鼓浪屿都会小学上学。1908年人厦门寻源书院,1912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专攻英文。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学校当了三年英文教员。1919年,林语堂携新婚妻子廖翠凤出国留学,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殷内大学和莱比锡大学留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大、女师大教授,并于当年发表文章,提出把英文的Humour译成“幽默”。1924年,林语堂参加了以鲁迅为主要发起人的语丝社,成为《语丝》杂志的长期撰稿人之一。1926年5月,林语堂南下厦门,任厦门大学教授、文科主任,并极力推举鲁迅、孙伏园、沈兼士等来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应陈友仁之邀到武汉政府任外交部秘书,1930年任中央研究院外国语编辑。从1932年开始,在三年的时间里,林语堂先后创办了《论语》(1932)、《人间世》(1934)、《宇宙风》(1935)三种刊物,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林语堂这时期也写下了大量的散文,出版有《大荒集》《我的话》《有不为斋随笔》等。1936年应美国作家赛珍珠之邀去美国从事英文著述,有著述三十六种。1966年回台湾定居,1975年被列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之一。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作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化使者,他复杂的思想使他成为一个有争议的焦点式的人物。林语堂的“矛盾”是他读书的矛盾,在中国读西洋书,在西洋又读中国书,需要读中国书时,他却只能读西洋书,需要读西洋书时,他又读起了中国书;他读*好的作品,也读*下流的作品,在书的两极间徘徊,却很少读不上不下的作品。从林语堂的读书生活中,可以看到他的阅读兴趣,读出他的人生观念,也可以明晓他一生的“一团矛盾”与他的个性特征。  林语堂的“矛盾”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近世以来,现代知识分子面对着中西文化的艰难选择,他们曾经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读着四书五经长大,在他们的阅读经验中主要是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同时,他们又面对着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中又出现新的读书现象。他们是中国走向西方、阅读西方的*早的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通过严复、林琴南等人翻译的外国名著,开始了对西方的阅读,一方面他们中的大多数又是用外语直接阅读西方的*早的中国留学生。由此,他们以西方为参照建立起了一套新的阅读系统,从而也建立了新的阅读价值观念。但是,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又总是割不断与中国传统的联系,在他们的阅读生活中,传统典籍的阅读甚至占据了重要的一页。即如林语堂这样的作家,一生与美国有着重要的关系,在他的生活思想中既有西方自由主义文化影响的成分,又有东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尤其是老庄哲学、孔孟人格、苏东坡人生思想,等等,都在他那里获得了认同。但他在“脚踏东西文化”,对东方人讲西方文化,而又对西方人讲东方文化的过程中,仍然倾向于东方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或者说,他更倾向于“向西方人介绍东方文化”。  当然,要了解林语堂,尤其要了解林语堂的读书生活,那么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位“幽默大师”的生活,用我们的心去与这位智者对话。  ……

作者简介

党圣元,1955年9月16日生,1983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1986年8月至今,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文艺理论领域的研究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