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不知的古埃及文明史

不可不知的古埃及文明史

1星价 ¥17.6 (5.5折)
2星价¥17.6 定价¥3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06267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6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568062671 ; 978-7-5680-6267-1

本书特色

早在公元前两千六百多年前,古埃及人先后建立起宏大的金字塔、威严的神庙,除此之外,在古埃及非凡的文化成果中,璀璨的文学作品、精深的数学成就、早的天文历法以及成熟的医学文稿等,与那神秘的木乃伊、不朽的象形文字一起,共同成就了别具一格的古老文明。它们作为古埃及文明的累累硕果,增添了人类文明的光彩,也吸引了无数后来者深入其中,一探究竟。

内容简介

本书以介绍古埃及文明发展的璀璨成就为主,没有采取以王朝盛衰为全书主线的写作方式,代之以在古埃及目前出现并对古埃及文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诸多因素作为切入点,共同勾勒出古埃及文明兴衰消亡的画卷。王朝史作为一个章节,与其他内容并列。本书梳理了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在文明发展中所创造的智慧成果,亦追溯古文明繁荣之时,从而使读者思考并理解古埃及文明衰落消亡的原因。

目录

**章 文明重现:考古与埃及学
**节 重现天日:拿破仑的野心…………003
第二节 观念革新:考古新发展…………008
第三节 走向规范:埃及学的重构…………011
第四节 科学研究:年代学的确立…………015
第二章 文明历程:埃及历史
**节 文明起源:尼罗河的赠礼…………021
第二节 走向发展:金字塔的荣光…………026
第三节 帝国辉煌:强者们的扩张…………035
第四节 落日余晖:异邦族的入侵…………040
第三章 现世之乡:角色与分工
**节 至高法老:居人间的神之子…………044
第二节 祭司阶层:诸神的虔诚仆从…………048
第三节 普通官员:国王的左膀右臂…………054
第四节 底层民众:辛劳的农民与奴隶…………057
第五节 军人队伍:战士与警察…………060
第四章 乌有之乡:神话与宗教
**节 宗教历程:源自生活的多神崇拜…………064
第二节 宗教观念:创世神话与神话观念…………067
第三节 宗教庆典:宗教习俗与宗教节日…………086
第五章 艺术为路:永恒与法则
**节 建筑:神与人的居所…………092
第二节 雕塑:写实与实用相统一…………109
第三节 绘画:重现生活与服务来世…………118
第六章 文化为果:文学与科学
**节 文学:情感与理性之花…………124
第二节 数学:偏重应用轻视理论…………156
第三节 天文:专业测绘服务农耕…………159
第四节 医学:体系完备专业细分…………162
第七章 传而未承:文字与教育
**节 文字:破解古文明的钥匙…………170
第二节 书吏:埃及文字的传承者们…………179
第三节 教育:种类齐全的职业培训…………186
古埃及年表…………188
参考文献…………197
后记…………199
展开全部

节选

**节 文明起源:尼罗河的赠礼  在北部非洲,有一条宽阔的大河自南至北蔓延埃及全境,它便是尼罗河。在尼罗河的上游有两条支流,分别为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白尼罗河的源头是非洲中部的维多利亚湖,青尼罗河则来自苏丹,两条支流在苏丹喀土穆汇合成一条大河。尼罗河全长有六千多公里,每年泛滥的河水退却后,河水中夹杂的丰富的腐殖质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古埃及文明便在此处孕育。
依据考古材料,大约公元前40万年前,在古代非洲的东北部出现了非洲人活动的痕迹。这一时期的降雨量比较充沛,水草丰美,比较适合人类与其他动物生存,而尼罗河两岸则是蚊虫滋生的蛮荒之地。随着气候越来越干旱,非洲东部与西部开始出现沙漠,而这一时期尼罗河流域气候逐渐温和,开始适合人类移居。大约到公元前20000年前,部分非洲人开始迁移到尼罗河附近居住,这些早期居民被认为是古埃及人的祖先。大约在公元前10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定居在尼罗河谷地的古埃及人开始以狩猎和捕鱼为生,进入中石器时代。大约从公元前6000年起,居住在尼罗河沿岸的古埃及人开始了种植与驯养活动,进入新石器时代。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出现了早期文明。居住在泛滥区的古埃及人将他们居住的土地称作“凯麦特”,意为黑土地,该词后来也成为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称呼。在三角洲的黑土地之外,那些贫瘠的山地或沙漠被称作红土地,埃及语称作“杰赛瑞特”,以与肥沃的三角洲相区分。三角洲地区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指的下埃及地区,涵盖埃及北部沃土。上埃及则位于尼罗河上游,在开罗南部到瓦迪哈勒法之间的区域。尼罗河自南向北流淌,为埃及人耕种土地和运输货物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尼罗河有六大瀑布,每个瀑布的汇集地都非常狭窄,导致水流湍急,将埃及与外部世界垂直隔开,比如**瀑布就将临近的努比亚人抵挡在外。尼罗河谷两侧的绿洲与丘陵之外,是绵延不绝的阿拉伯沙漠和利比亚沙漠,广阔的沙漠将埃及与周围的世界割裂。北部三角洲与地中海相接,尼罗河在此入海,隔开了埃及与北部世界的连接。从整体上看,除了东北部与巴基斯坦和叙利亚连接,埃及几乎独立于世界之外,这就为埃及逐渐发展为稳固的帝国提供了保障。
在这片保守的区域,古埃及人自公元前4000多年到公元前4世纪,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独特文明,干燥少雨的沙漠环境为保留文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古埃及的神庙、建筑和地下文物得以完好保存,为我们重现古埃及的辉煌提供了**手的素材。因此,当19世纪拿破仑揭开古埃及神秘面纱之后,我们得以重新发现古埃及的世界。
前王朝时期
现知早的埃及文明以巴达里文化和涅伽达文化为代表。其中,巴达里文化大约形成于公元前4500年,从出土文物来看,这时期的埃及人已经使用铜刀、铜锥等铜制工具,处于铜石并用阶段。这时期的埃及人定居在尼罗河畔适合居住的区域,以种植小麦、大麦和亚麻为生,大麦与小麦的种植为他们提供了生存必需的食物,亚麻则是埃及人制作衣物的基本材料。这一时期的手工业也开始发展起来,陶器制作的技术已经非常熟练,而且人们也开始学会了缝制简单的衣物、编制可用于日常生活的篮子。从出土的墓葬遗存情况来看,这时期已经出现了简单的贫富分化,也可能已经产生了灵魂的观念。一些食物和简单的日常用品被埋葬在死者身边,可能是为死者的来世生活准备的。
涅伽达文化分为两个阶段,涅伽达文化I大约处于公元前3500年。依据考古发掘,这时期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城堡类建筑,可能有防御功能,一些房屋已经开始用砖石来搭建。贫富分化在这个时期进一步加剧,从社会管理结构上看此时的古埃及可能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
涅伽达文化II大约处于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3000年。这一时期的埃及出现了冶炼金属的技术,铜刀、铜斧等工具被用于生产活动,这时期的手工业者还掌握了对金银器具进行加工的技术。农业生产因为技术的更新而有了很大发展,产品出现剩余,商业贸易随之发展起来。根据考古材料,这一时期埃及人的贸易范围已经扩展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地区。
在这一时期,私有制确立下来,小的城邦国家开始形成。初出现的城邦数量很多,不少村落聚集在经济稍微发达的城镇周围,就构成了一个个城邦。城邦的规模比较小,人口也很少,埃及人自己称这种组织为斯帕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州”),象形文字将其表现为一块灌溉渠道交织的土地。每个小邦会有自己的保护神,都由自己的国王进行统治。国王的权力很大,军事、祭祀和管理由其掌控,他的下面是拥有部分特权的贵族阶层,平民百姓和奴隶处于社会底层。在这些小邦中,涅伽达和希拉康坡里斯的影响大,后世所熟知的蝎子王就是来自希拉康坡里斯的王。
早王朝时期
前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的各个小邦之间并非相安无事,土地、水、奴隶以及其他任何财产都可以成为诸邦挑起争端的源头,在这些城邦间的争斗中,强大的城邦越来强,弱小的城邦则逐渐消失。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的提尼斯地区在美尼斯的领导下建立了**个王朝。后来,该王朝的统治地域不断扩大,势力扩展到北部三角洲地区。提尼斯王朝统治者在位的时期被称作早王朝时期,该时期经历了两个王朝,**王朝起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890年结束;第二王朝始于公元前2890年,于公元前2686年结束。在此期间,埃及完成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的伟大历程。早王朝的统治者会在不同的时候佩戴代表上下埃及的白冠和红冠。直到上下埃及统一,红白两冠合二为一,国王开始佩戴红白双冠,以表示其对上下埃及的征服和控制。这一时期,埃及国家制度逐渐完备。首先体现在文字逐渐推广开来,以往那些权标头、调色板之类的用于记载大事的遗存越来越多地被系统的“王室年鉴”取代。
其次,统治者将都城固定在孟斐斯地区,确立了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古埃及独特的王权组织模式开始初具雏形。除了至高无上的国王,还有一些等级不同的官吏参与行政事务的管理工作。比如类似于宰相职责的大臣和负责军事工作的大臣作为高级官吏与那些负责具体事务的低级官吏一起完成政府事务的运营。高级官吏负责筹划、指导和监督,低级官吏则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比如对土地的丈量、对赋税的征收等。在此之下,是普通的劳动者。如此,一个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模型便逐渐形成了。
后,王权理论开始形成。由神话故事衍生出的君权神授理念在这一时期形成并被社会广泛接受。在奥西里斯神话中,奥西里斯作为国王,被弟弟塞特设计杀死后,他的儿子荷鲁斯为其复仇,并登上了王位。每任国王都是荷鲁斯神的化身,国王作为神之子和神在人间的代理人,同时具备了神之子、神的使者即高祭司以及人三重身份。作为人,国王的身体是会衰老的;但作为高祭司的国王则具备了与神沟通的特性;神之子的身份则会带领国王走向不朽。国王去世后,继任的国王会作为荷鲁斯神继续其对国家的统治,从而完成王权的正常更迭。在王权理论中,国王去世、新君上任分别代表着正常秩序的毁灭与新秩序的重建,埃及王权理论就在这样的循环中延续下来。

作者简介

李清敏,嘉应学院政法学院讲师。世界古代史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参与编写《走出伊甸园:文明古国巡礼》《水墨丹青:中国书画艺术》等多部作品,以**、第二参与人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史学集刊》《文艺争鸣》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