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西洋景:欧洲的9个文化表情

西洋景:欧洲的9个文化表情

1星价 ¥55.3 (7.0折)
2星价¥55.3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82126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431页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100182126 ; 978-7-100-18212-6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高中以上教育水平、对1.古希腊人的观剧方式和当代人的观剧方式有何区别?罗马的万神殿,为什么成了来自亚洲的“异教”殿堂?波提切利绘制《春》所需要的昂贵颜料是如何得到的?哈姆雷特的著名台词,如何撩动“低三下四”的伦敦观众?广告里那些精致优雅的贵族形象,代表着真正的欧洲贵族吗?启蒙时期的欧洲人,是如何想象世界和中国的?为什么19世纪的科幻小说中对人造生命充满恐惧,与现在的科幻小说偏好完全不同?好莱坞影片大行其道之前的欧洲电影产业,是什么模样?欧盟能举办欧洲歌唱大赛,但为什么不能举办一个欧洲文学大赛呢?带着这些问题,本书以具体事例为依据,寻找了多个方面的答案。2.书中的九个文化样本涵盖了戏剧、小说、建筑、电影等多个方向,契合了不同时期中的欧洲艺术潮流。这种开阔的视野使读者得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欧洲文化,不仅看到这些作品的艺术特征,也看到它们背后的历史局势。3.从欧洲文化的局部出发,将学术论证与个人感悟相结合的手法,令读者在体会到阅读快感的同时,也能对欧洲文化产生更具体、更有现实感的认知。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古希腊悲剧《美迪亚》、古罗马建筑万神殿, 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游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绘画《春》、古典主义时期由意大利传入欧洲各地的《廷臣之书》、启蒙主义时期法国的园林建筑《无忧宫》、浪漫主义时期英国小说《弗兰肯斯坦》、20世纪后期波兰电影《红》、21世纪初的乌克兰民谣《1944》等9个艺术作品为切入点, 观察和分析了从古希腊到21世纪初的欧洲文化历史与生态截面。本书从古代历史讨论到现实政治, 逻辑层层深入, 语言明白晓畅, 兼具批判思维和审美意识, 对作品背后的历史事实进行了别有洞见的评述, 为读者呈现了一份别开生面的欧洲文化导览图。

目录

写在前面

**章 美狄亚 希腊的身份

第二章 万神殿 天堂的模样

第三章 《马可·波罗游记》 外面的世界

第四章 《春》 古代的再生

第五章 《廷臣之书》 上流社会的教养

第六章 无忧宫 哲学家与哲学王

第七章 《弗兰肯斯坦》 人的极限边缘

第八章 《红》 技术叙事时代

第九章 《1944》 乘着歌声的翅膀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写在前面 1 被耸人听闻的名头吸引,我有时会浏览一些网上流传的自媒体文字。这些文章或长或短,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向读者传播所谓欧洲文明和欧洲文化的“硬核”信息,气势逼人。与这些文字类似,更有诸多冠以“秒懂”“五分钟读懂”篇名的帖子,贩卖有关欧洲社会、文化、历史和文明的知识,顺比特管道汹涌而来,在各种流量平台上翻飞。 近十多年,国人走出国门,旅行目的地除了东南亚诸国和地区,*显眼的,当属隔在十个小时飞行航程之外的欧洲。从曾经10天欧洲15国游,到15天欧洲5国深度游,再到眼下一国之内诸种路线自驾游, 中国旅客的足迹,几乎覆盖了欧洲所有知名景点。从20年前去欧洲做研究开始,我自己就见证了欧洲各大航空港内中国面孔逐渐增加,中文标识出现,以及免税店接受支付宝和微信结账的整个过程。欧洲旅游的热潮,带动巨大信息需求。对于那些试图首次前往,或再去欧洲游历的人来说,除了上网寻找各种景点美食攻略外,恶补一二欧洲知识,“秒懂”当地历史和文化,当然是必需的功课。 中国出现了一波空前的欧洲话语热潮,应该不是夸张。 在那些煞有介事或轻佻放浪的话语里,我们能读到多少真实的欧洲?至少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不多。各种说法,言之凿凿,都喜欢以一言以蔽之的概括,给欧洲范围内诸多国家和文化做出结论。这些结论,宏大而空洞,实际上几乎没有人文营养。 我也曾拜读过一位大红大紫的作者。他的书和言论,现在已经成为网红,以至于有人把他比做中国的文艺复兴式全才。拿到他一本涉及欧洲思想和艺术文化的著作,我刚读了**章,就败了胃口。这位作者对古希腊的描述和判断,貌似高屋建瓴,却只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者希腊狂热的翻版。西方学者近些年已经解构的历史叙事神话,在他的文字里依然被奉为至宝。 当然不能责怪制造这些话语的人。他们并不是专职研究欧洲的学者, 在他们和中国高校与机构的欧洲研究界之间,横亘着一堵学术之墙。那么,在学院高墙内,在学者们的讲课、著述和论文中,有关欧洲的讨论 是否就抵达了真相,就避免了宏大而空洞的结论呢? 似乎也没有那么乐观。 曾经应邀去国内一所高校讲座,题目涉及欧洲文化。讲座开始后, 我就针对欧洲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些常见套路和误区进行了解构。我告诉自己的听众,要说世界上哪个国家出版的欧洲文学史*多,恐怕当属中国。我们的很多大学,都开设有外国文学或西方文学课程,负责这些课程的教研室,一般都会编写自己的教材。外国文学也好,西方文学也罢,这些文学史的主要内容还是欧洲文学。然而,在欧洲内部,却很难看到以笼而统之面目出现的欧洲文学史。原因很简单,一部囊括欧洲各国文学在内的文学史,应该以什么语言作为文本载体?英语?法语?德语? 还是西班牙语或意大利语?这是个巨大而严肃的问题。 我继续介绍说,在欧洲学界内,有人怀疑是否有一个整体的、具备同一性的欧洲文化存在,因为欧洲各国有自己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不同文艺作品复杂而多样。有些学者甚至质疑,地理上是否有一个叫欧罗巴的“洲”存在,因为,现在的欧盟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欧洲,所谓欧罗巴“洲”,不过是挂在欧亚大陆边上,濒临大西洋那块不算太大的地方。当然,如果俄罗斯算是欧洲国家的话,情况又会不一样:欧洲的东方边 界线,就会刻在日俄之间有争议的南千岛群岛礁石上…… 可以想见,学生们的反应有些惊愕。 讲座结束后,这个高校负责“欧洲文化”课程的老师开玩笑地对我说,你刚才的讲座吓了我一大跳,差点把我这学期的课都否定、把我的饭碗砸了。 事实上,讲座所提及的问题,只是众多例子之一二。在我读过的许多有关欧洲文化的论文和论著中,循传统而来的认知误区、由翻译不当导致的误读、基于意识形态框架而制造的误判,不在少数。这其中,也包括了我自己从事这项工作三十多年来曾经落入的陷阱。我意识到,与其去抱怨那些网络媒体关于欧洲文化的夸夸其谈,不如回过头来检讨学界都还没有厘清的认知混乱;与其去纠正学院外的业余爱好者对欧洲的误解,不如先把学院内一些根深蒂固的认知和阐释套路送去做核磁共振,看看它们是如何生成,又如何影响了我的视力和听力。 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动因。 另一个附带动因,是想翻越学院派的高墙。 身为人文学科的教师和研究者,我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不过,我又似乎无法把自己的视野完全限定在学术圈内。不论是提供知识,还是提供分析和批判知识的方法,我总以为,学术研究的*终目的,不应该只针对那些CSSCI期刊的编辑和少量读者,那些学术论著的少量读者,甚至不应该只针对大学教室里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从20世纪初中国的**次现代启蒙以来,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启蒙以来,中国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在欧洲文化研究领域已经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改写了历史,改造了阐释,形成了许多新的认知。将这些新的材料和洞见,介绍给课堂里的学生,是一个高校教师理应完成的任务。与此同时,如果我能找到一条路径,跳出学院派的研究套路,避免学术操作的经典套话,将自己的工作成果传播给更多的人;如果在这个欧洲话语热得发烫的时代,居然会有学界外的读者,愿意突破“秒懂”的喧哗与骚动,花一点精力来深入认知欧洲的一些文化特点, 那么,让这两种努力在一个地方相遇,岂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这是不是太过理想主义?这种努力是否能达到目标? 我不知道。

作者简介

易丹, 1960年出生。1981年,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学士。1984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文系毕业,文学硕士。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奥尔堡大学、波恩大学、根特大学、哈佛大学、鲁汶大学等高校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 代表作有《断裂的世纪》、《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与吕澎合著)、《我在美国信息高速公路上》、《触摸欧洲》等。发表有长篇、中短篇小说,并与钱滨合作多部获奖电视连续剧。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