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脉诊
读者评分
4.7分

中华脉诊

1星价 ¥22.1 (6.5折)
2星价¥22.1 定价¥34.0
商品评论(3条)
ztw***(二星用户)

上中篇是古代脉诊的综合,比较全面,下篇是现代研究,整体不错

2022-04-04 13:02:39
0 0
ztw***(三星用户)

全新有塑封。

2022-03-13 11:33:0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15611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52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801561138 ; 978-7-80156-113-8

内容简介

《中华脉诊》(脉诊)(修订版)分上篇、中篇、下篇及附篇。上篇论述脉诊的意义及其起源与发展等;中篇分别以脉位的浅深、脉数的多寡、脉搏的强弱、脉幅的大小、脉体的长短、脉形的变化、脉律的改变,以及合并脉象,特别是运用对举、比类的方法,论述28种脉象,可帮助学习者达到心中了了、指下即明的目的;下篇介绍脉诊现代研究的新成果;附篇精选部分古代脉学文献,以便读者集中览阅,参考学用。切脉是中医学"四诊"之一,是中医辨证论治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在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1

目录

上篇 脉诊概要
**章 脉诊的意义
第二章 脉诊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 怎样学习脉学
第四章 怎样进行诊脉
第五章 诊脉注意事项
第六章 脉诊与辨证

中篇 脉诊详解
**章 脉位的浅深
**节 浮脉
第二节 沉脉
第二章 脉数的多寡
**节 迟脉
第二节 数脉
第三章 脉搏的强弱
**节 虚脉
第二节 实脉
第四章 脉幅的大小
**节 大脉
第二节 小脉
第五章 脉体的长短
**节 长脉
第二节 短脉
第六章 脉形的变化
**节 滑脉
第二节 涩脉
第三节 弦脉
第七章 脉律的变化
**节 促脉
第二节 结脉
第三节 代脉
第八章 合并脉象
**节 缓脉
第二节 洪脉
第三节 微脉
第四节 紧脉
第五节 濡脉
第六节 弱脉
第七节 革脉
第八节 牢脉
第九节 动脉
第十节 伏脉
第十一节 散脉
第十二节 芤脉

下篇 现代脉理初探
**章 脉搏的形成与脉图各波的命名
**节 脉搏的形成
第二节 脉图各波的命名
第三节 脉图的波形与临床意义
第二章 影响脉搏的因素及其诊断意义
**节 钾钠钙离子对脉搏的影响
第二节 心脏生理特性对脉搏的影响
第三节 血液动力学对脉搏的影响
第四节 心血管机能的调节与脉搏的关系
第三章 脉象图解
**节 平脉
第二节 病脉

附篇 古代脉学文献选
《景岳全书》诊脉须知胃气论
《医原》五脏四时平病死脉(以胃气为本)论
《四诊抉微》论四时五脏之脉
《重订诊家直诀》指法总义论
《诊家枢要》诊脉须注意上下来去至止论
《通俗伤寒论》论外感内伤脉诊
《通俗伤寒论》论感证脉诊论
《景岳全书》脉证顺逆论
《医碥》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论
《诊家正眼》二十八脉歌诀
《四言举要》
《医宗金鉴》病脉顺逆歌
《医宗金鉴》败脉歌
《时方妙用》八脉总括歌诀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华脉诊》:  第二,确立了“独取寸口”的诊脉部位。如在《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中指出:“从鱼际至高骨(其骨自高),却行一寸,其中名日寸口。从寸至尺,名日尺泽,故日尺寸。寸后尺前名日关。阳出阴人,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人三分,故日三阴三阳。”这就明确规定了寸口脉分寸关尺,其中寸尺各得一寸,而关脉各从其中得三分,关脉占六分,寸尺各占七分。  第三,对两手六脉所主脏腑问题也提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位诊断。如该书在《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中,引《脉法赞》说:“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至于具体分部法,在《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一节中指出:“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腑,合于上焦,名日神庭,在龟尾下五分。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合为腑,合于中焦,名日胞门,在大仓左右三寸。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腑,合于下焦,在关元左。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腑,合于上焦,名呼吸之府,在云门。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合为腑,合于中焦,脾胃之间,名日章门,在季胁前一寸半。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腑,合于下焦,在关元右,左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这种寸口三部分配脏腑的法则,后世虽然略有改动,但基本上被历代医家所采用。  第四,脉、证、治统一论。《脉经》一书强调全面观察和分析病情,所述脉理始终结合着人体生理、病理,而不是孤立地论脉。如王氏指出:“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独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在具体运用上,指出“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向火炙身,摩治风膏,覆令汗出”。又有“关脉浮,腹泻不欲食,浮为虚满,宜服平胃丸、茯苓汤、生姜前胡汤,针胃管,先泻后补之”,“尺脉浮,下热风,小便,宜服瞿麦汤、滑石散,针横骨、关元,泻之”。一般说来,《脉经》是通过“脉”来认“证”,*后则解决“治”,这样不仅逻辑清晰,更便于运用。王氏所立的以脉辨证、脉证兼施的原则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第五,论述了辨别脉的阴阳、逆顺、虚实、生死以及各种杂病的脉证和妇人、小儿脉证等。  总之,《脉经》的出现,使中医学的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不仅总结了前人脉学的成就,更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它不仅推动了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使中医学增添了一门专门学说,并远传至域外。如公元6世纪时,这种切脉法传到朝鲜后又传到日本,而后再传到阿拉伯,对世界医学交流作出了贡献。  ……

作者简介

  刘冠军教授(1930-),吉林辉南人,是国家名医,终身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任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吉林省中医学会理事长、吉林省科委委员、国际针灸考评委员会委员等职。从医50载,擅长针灸,兼精内科,尤对脉诊、经络、流注医学之研究成绩好。他主张“继药物之妙,取针灸之巧,综百家之长,走创新之路”,对心、脑、神志、脾胃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他曾研制出五种中成药,均已转让,投入生产,特别是他研制的“麝香抗栓丸”,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确切,获吉林省级科技进步奖。他研制的“人体智能模型”,获卫生部、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奖,曾被选送到日本筑波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受到各国人士的欢迎。刘冠军教授著有《脉诊》《子午流注》等20余部著作,《脉诊》一书还被日本、韩国译成日文、韩文,作为教材应用。他曾出国多次,访问日本、美国、韩国,交流中医学术,促进中医学的发展,近年仍竭尽全力,为培养跨世纪中医人才不懈努力。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