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孙一奎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孙一奎

1星价 ¥34.7 (7.7折)
2星价¥34.7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3676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6
  • 出版时间:2017-09-01
  • 条形码:9787513236768 ; 978-7-5132-3676-8

内容简介

孙一奎在学术上倡导“医易同源”之论,以太极之说演绎医理,创立“命门动气”学说,系统论述三焦相火理论。在临床诊疗中,孙一奎注重“明证”与“正名”,对相似病证的鉴别多有独到见解;临证时注重培护阳气,温补下元,为明代温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本书内容,包括孙一奎的生平概述、著作介绍、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目录

生平概述
一、时代背景
二、生平纪略
(一)里籍与家族
(二)人生经历
(三)相关考辨
(四)交游名士
三、从医经历

著作简介
一、《赤水玄珠全集》
(一)《赤水玄珠》
(二)《医旨绪余》
(三)《孙氏医案》
二、其他著作

学术思想
一、学术渊源
(一)理学与道家的影响
(二)师承渊源与学派传承
(三)博采众长而善于变通
二、学术特色
(一)倡医易同源
(二)人身内景说
(三)命门动气学说
(四)辨三焦与心包络
(五)论天人君相之火
(六)论呼吸与气化

临证经验
一、临证施治特点
(一)明证与正名
(二)合法而不执方
(三)注重顾护元气
二、临证经验荟萃
(一)令气之病
(二)中风
(三)诸痛证
(四)耳目口鼻咽喉诸病
(五)呕吐哕
(六)水肿
(七)鼓胀
(八)痰证
(九)咳嗽
(十)喘哮
(十一)疟
(十二)泄痢
(十三)血证
(十四)虚损
(十五)郁证
(十六)痿证
(十七)消瘅
(十八)痹证
(十九)内伤
(二十)积聚
(二十一)癫狂痫
(二十二)疝气
(二十三)眩晕
(二十四)厥证
(二十五)伤寒
(二十六)妇人诸病
(二十七)小儿诸病
(二十八)外科诸病
三、制方举隅
(一)壮原汤
(二)壮元丸
(三)端本丸
(四)壮神益志保孕汤
(五)调肝益神汤
四、医案分析
(一)《孙氏医案》特点分析
(二)各科病证验案选析
(三)成方运用验案选析

后世影响
一、历代评价
二、学术传承
三、后世发挥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孙一奎》:  一、学术渊源,  (一)理学与道家的影响  综观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医家的学术思想,不仅体现了医家个人的世界观,同时也深深地印着时代的烙印。每当历史上哲学界出现重大的争论和发展,都会对医学思想的发展带来影响。宋元以后,医学理论发展迅速,这与宋明理学思想的出现与流行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自朱丹溪援儒人医之后,理学思想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  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曾起过重大影响的学派,宋代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系徽州,且在新安的传播和影响尤深。孙一奎出身于徽州儒学世家,家学渊源与自幼所受的教育,使他具备了非常深厚的理学功底,在此后的医学生涯中,理学成为他医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学术创新的灵感源泉。  太极学说,是中国古代概括阴阳易理和反映世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图式。“太极”的概念,*早出自《周易》o《易传·系辞上》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有宇宙本原的至高无上、至极无以复加之义。宋代随着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将对太极的探索推向高峰。北宋理学的创始人周敦颐熔儒、道于一炉,从实体与属性相统一的高度,创“太极图说”,提出了“太极-+阴阳一五行一万物”的宇宙演化模式。此后,张载、朱熹等理学大家,均对太极思想有深入的阐发。至明代以后,太极的思想与学说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并成为学术界的一种主流思维模式。  生活于南宋时期的朱熹是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和发展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理学思想体系,提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这一思想从南宋后期开始被学界广泛接受和推崇,并成为社会普遍公认的正统思想。  元代医家朱丹溪早年曾随朱熹的四代弟子许谦学儒,具有很深的理学造诣。他将医学与儒家的学问相融合起来,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大量的理学内容引入到医学领域中,“援儒人医”是朱丹溪学术思想的一大特色。孙一奎是明初医家汪机的再传弟子,而汪机曾私淑丹溪之学,因而朱丹溪的学术思想对孙一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孙一奎承袭朱丹溪“人身必有一太极”的思想,将理学当中的“太极”理论融入到医学当中。他在书中大量引证周敦颐、邵雍、朱熹等理学大师的论点,以说明太极理论的重要性,并在进一步结合了道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命门动气”即为人身之太极的理论,从而使“命门动气说”成为其*重要的理论创新。  孙一奎除崇尚儒家思想之外,亦兼采释、道之说来充实其医学理论。其在著作《赤水玄珠·凡例》中日:“医寄生死之关,非知性命者,不足与有言也。儒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固当取以折衷。而老氏性命兼修,释氏明心见性,道理自可参观,故兼采二氏为翼。  ……

作者简介

  张宇鹏,男,1975年出生,北京市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医学学士,中医基础医学专业;从事中医原创思维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著有《藏象新论——中医藏象学的核心观念与理论范式研究》,作为副主编参编《新安医学流派研究》。《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常务副主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