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策变迁与政策学习研究:基于倡议联盟框架理论/厦门大学科技哲学与科技思想史文库
1星价
¥44.1
(7.6折)
2星价¥44.1
定价¥5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5796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81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61579657 ; 978-7-5615-7965-7
本书特色
本书致力于深入研究国内外科技政策变迁轨迹,探讨科技政策变迁和政策学习的规律,以促进我国科学地制定和执行科技政策,极大地提升我国科技政策执行力,推进新时期我国科技治理体系和科技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引入萨巴蒂尔的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研究科技政策和科技组织变迁,科学研究、科学传播和科学评价的范式转变;探讨引发优选气候变暖、能源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危机、转基因作物治理、发展核能等科技政策的联盟冲突与政策学习,并就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科技政策得到合理高效执行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本书致力于深入研究国内外科技政策变迁轨迹,探讨科技政策变迁和政策学习的规律,以促进科学地制定和执行科技政策,极大地提升我国科技政策执行力。?
目录
绪论
**章 政策变迁与政策学习的新视角:倡议联盟框架
**节 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一、政策执行研究的范式转变
二、倡议联盟框架理论及其发展
第二节 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哲学基础
一、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核心概念
二、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系统模型
三、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哲学基础与逻辑脉络
第三节 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广泛应用
一、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二、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四、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第二章 科技政策与科技组织的范式转变
**节 二战后科技政策的范式转变
一、“为国防而科学”范式
二、“为工业而科学”范式
三、“为民生而科学”范式
第二节 近现代科技组织的范式转变
一、直线式范式
二、矩阵式范式
三、网状式范式
第三节 近现代科学传播的范式转变
一、“科学普及”范式
二、“公众理解科学”范式
三、“公众参与科学”范式
第三章 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联盟冲突与政策学习
**节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联盟冲突与政策学习
一、全球气候治理的缘起与协议
二、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联盟冲突
三、全球气候治理中的政策学习
第二节 全球转基因作物治理中的联盟冲突与政策学习
一、全球转基因作物治理中的联盟冲突与妥协
二、全球转基因作物治理中跨联盟政策学习的网络模型
三、全球转基因作物治理中跨联盟政策学习机制
第三节 全球核能利用中的联盟冲突与政策学习
一、全球核能利用中的联盟冲突及其原因
二、核能利用中政策学习的网络模型
三、全球核能利用中的政策学习机制
第四章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变迁及其驱动力
**节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及其焦点议题的变迁
一、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变迁
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焦点议题的变化
第二节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变迁的驱动力分析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子系统的倡议联盟格局
二、政策子系统内部变量分析
三、政策子系统外部动态变量分析
第五章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不足及对策
**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中存在的不足
一、治理目标内洽性不足,法规体系建设尚待完善
二、政策体系不完整,政策制定缺乏科学性
三、管理机构协调性不足,政策执行能力较弱
四、生态保护补偿措施尚未成熟,公众参与环保热情不足
第二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完善
一、调整生物多样性政策治理观念,坚持发展与治理相协调
二、健全生物多样性法律体系,强化立法保障
三、完善生物多样性政策管理机制,提升生态系统综合执政能力
四、拓展公共参与保护话语权,推动绿色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
第六章 我国环境政策变迁
**节 基本国策阶段(1978-1991)
一、环境价值的相对优先,环境保护纳入国家政治视野
二、一元主体参与的末端控制型环境管理
三、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工具
四、环保公众参与意识的觉醒
五、环境科技问题受到重视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阶段(1992-2002)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价值取向
二、多元参与的污染预防型环境管理
三、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
四、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五、环境科技列入优先发展领域
小结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阶段(2003年至今)
一、以人为本,环境保护优先的价值取向
二、从环境管理向生态化管理转变
三、综合性的环境政策工具
四、环境政策的推动者由政府转向公众
五、环境科技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小结
第七章 我国环境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节 我国环境政策执行中的困境
一、环境执政体制不健全
二、市场调节手段发育不健全
三、环境执政法制体系不完善
四、环保科技支撑力不足
五、公众和环保非政府组织参与程度低
第二节 提升我国环境执政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通过制度创新破除执政体制障碍
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推进环境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四、强化环保科技支撑能力
五、优化公众参与环保的发展空间
第八章 我国核能利用发展中的不足与对策
**节 我国核能利用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我国核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核电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二节 我国核能利用政策的完善与发展
一、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强化核安全发展观念
二、完善核安全法规体系,强化立法保障
三、明确核安全监管职责,加强核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四、创新公众参与机制,普及核安全知识
参考文献
后记
**章 政策变迁与政策学习的新视角:倡议联盟框架
**节 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一、政策执行研究的范式转变
二、倡议联盟框架理论及其发展
第二节 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哲学基础
一、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核心概念
二、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系统模型
三、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哲学基础与逻辑脉络
第三节 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的广泛应用
一、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二、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四、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第二章 科技政策与科技组织的范式转变
**节 二战后科技政策的范式转变
一、“为国防而科学”范式
二、“为工业而科学”范式
三、“为民生而科学”范式
第二节 近现代科技组织的范式转变
一、直线式范式
二、矩阵式范式
三、网状式范式
第三节 近现代科学传播的范式转变
一、“科学普及”范式
二、“公众理解科学”范式
三、“公众参与科学”范式
第三章 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联盟冲突与政策学习
**节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联盟冲突与政策学习
一、全球气候治理的缘起与协议
二、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联盟冲突
三、全球气候治理中的政策学习
第二节 全球转基因作物治理中的联盟冲突与政策学习
一、全球转基因作物治理中的联盟冲突与妥协
二、全球转基因作物治理中跨联盟政策学习的网络模型
三、全球转基因作物治理中跨联盟政策学习机制
第三节 全球核能利用中的联盟冲突与政策学习
一、全球核能利用中的联盟冲突及其原因
二、核能利用中政策学习的网络模型
三、全球核能利用中的政策学习机制
第四章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变迁及其驱动力
**节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及其焦点议题的变迁
一、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变迁
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焦点议题的变化
第二节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变迁的驱动力分析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子系统的倡议联盟格局
二、政策子系统内部变量分析
三、政策子系统外部动态变量分析
第五章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不足及对策
**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中存在的不足
一、治理目标内洽性不足,法规体系建设尚待完善
二、政策体系不完整,政策制定缺乏科学性
三、管理机构协调性不足,政策执行能力较弱
四、生态保护补偿措施尚未成熟,公众参与环保热情不足
第二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完善
一、调整生物多样性政策治理观念,坚持发展与治理相协调
二、健全生物多样性法律体系,强化立法保障
三、完善生物多样性政策管理机制,提升生态系统综合执政能力
四、拓展公共参与保护话语权,推动绿色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
第六章 我国环境政策变迁
**节 基本国策阶段(1978-1991)
一、环境价值的相对优先,环境保护纳入国家政治视野
二、一元主体参与的末端控制型环境管理
三、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工具
四、环保公众参与意识的觉醒
五、环境科技问题受到重视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阶段(1992-2002)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价值取向
二、多元参与的污染预防型环境管理
三、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
四、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五、环境科技列入优先发展领域
小结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阶段(2003年至今)
一、以人为本,环境保护优先的价值取向
二、从环境管理向生态化管理转变
三、综合性的环境政策工具
四、环境政策的推动者由政府转向公众
五、环境科技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小结
第七章 我国环境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节 我国环境政策执行中的困境
一、环境执政体制不健全
二、市场调节手段发育不健全
三、环境执政法制体系不完善
四、环保科技支撑力不足
五、公众和环保非政府组织参与程度低
第二节 提升我国环境执政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通过制度创新破除执政体制障碍
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推进环境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四、强化环保科技支撑能力
五、优化公众参与环保的发展空间
第八章 我国核能利用发展中的不足与对策
**节 我国核能利用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我国核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核电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二节 我国核能利用政策的完善与发展
一、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强化核安全发展观念
二、完善核安全法规体系,强化立法保障
三、明确核安全监管职责,加强核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四、创新公众参与机制,普及核安全知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喜乐,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多年从事科技哲学、科技政策与管理的教学与研究,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团队,主持完成国家、省级课题20多项,撰写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获省级科研奖励9次。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6.6¥38.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0¥4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9.6¥32.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0.3¥52.0 -
字海探源
¥23.4¥78.0 -
乡土中国
¥14.6¥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2¥15.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9.8¥32.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1¥36.0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理解生命
¥10.5¥32.8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1¥36.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那时的大学
¥8.4¥28.0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22.4¥59.0 -
汉字王国
¥11.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