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91226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49122639 ; 978-7-5491-2263-9

内容简介

  繁复的制作工艺以及特殊的丝绸质感,使香云纱享有“软黄金”的美誉,历史上曾卖出过十二两白银一匹的天价,是中国丝绸界不折不扣的“黑富美”。香云纱区别于一般丝绸布料的地方,是它如美酒醇酿,穿得越久越有魅力。香云纱布料与身体发生化学反应,会慢慢现出褐黄色的底色,布料表面的纹理会越来越细,越穿色泽越油润乌亮,仿佛有生命一般。  香云纱的“铁粉”很多,出名的是“宋氏三姐妹”。上海宋庆龄纪念馆里收藏了宋庆龄爱的黑色香云纱旗袍。这件旗袍陪她出席过许多公开活动,她在老年身体发福后,还将香云纱旗袍加宽了继续穿,喜爱之情可见一斑。20世纪20年代上海名嫒,如张爱玲、陆小曼、王映霞等,也都是香云纱的追捧者。张爱玲不仅让小说里的人物穿上香云纱,在为自己的英文书《中国人的生活和时装》配的时装图里,她也选了香云纱衣服的图片。由于香云纱布料的珍贵稀有,据说以前广东女子出嫁时,母亲都要亲手缝制一套香云纱衣服送给女儿,等女儿老了,又作为传家宝送给下一代。  香云纱的出现,是广东两千多年丝织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创造了广东丝织工业史和丝绸贸易史上的辉煌。2008年香云纱因独特的染整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原料到制作都是纯天然的特性,在越来越注重环保理念和传统技艺传承的今天,香云纱重新得到关注和青睐。

目录

引言
**章 催生演化——香云纱的起源
源头:桑基鱼塘奠定基础
初遇:薯莨纱绸见泥则黑

第二章 天人合一——香云纱的染整过程
取材:本自天成因地取材
步骤:匠人匠心因材施艺

第三章 破茧成蝶——香云纱的发展困境和展望,
低谷:传承凋零后继乏力
突破:工序改良时尚助力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