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中国教育简史(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

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中国教育简史(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

1星价 ¥42.8 (6.2折)
2星价¥42.8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895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48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300289502 ; 978-7-300-28950-2

内容简介

出于激发读者质疑问难的研究兴趣,以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能力,本教材考虑改变编写思路,尝试一种从教育问题出发、以专题研究为形式的教育史编写方式。如果说既往常见的通述性中国教育史教材与著作,其编写体例近乎中国传统编年体史书,那么本书专注于记一事之始末,体例则接近历目前的纪事本末体。作者考虑从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和确定了一些基本教育问题作为编写专题,全书共展开论述9个专题,即宗旨、行政、学制、学校、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育德。这些专题大致反映学校工作的基本过程与主要方面,也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范畴。在每一专题之下,我们尝试展开这一专题所表达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无到有、由古至今、因时而变的历程。如章“宗旨”,揭示出中国历目前培养目标的嬗变,即设教造士、培养君子、造就儒生、学为圣贤、塑造公民;如第五章“课程”,揭示学校课程的历史变革,即古典分科课程、古代文献课程、体系化的文献课程、近代学校课程、不断拓展的现代课程;等等。希望通过设计这样的中国教育史教材内容体系,达到吸引读者学习、便于将历史和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效果,使中国教育史更加贴近现实需要,也是开创了一种教育史编写的新体裁。这是本教材的特点所在,也是其新意所在。

目录

目录

**章宗旨
**节从培养氏族成员到培养统治人才
第二节诸子学派的教育宗旨
第三节经学时代培养儒生的教育宗旨
第四节理学时代学为圣贤的教育宗旨
第五节近代公民教育宗旨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行政
**节古代教育行政的早期形态
第二节依附性的教育行政
第三节专门化的教育行政
第四节近代教育行政的转型与发展
第三章学制
**节古代学校制度的演变
第二节近代学制的引进
第三节近代学制的中国化改造
第四章学校
**节先秦学校的发展
第二节秦汉至隋唐时期的学校
第三节宋元明清的学校
第四节近代新式学校的产生
第五节民国时期学校的发展
第五章课程
**节古典分科课程
第二节古代文献课程
第三节传统学校课程的发展与丰富
第四节学校课程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
第五节不断丰富的现代学校课程内涵
第六章教材
**节以文献典籍为教材到自编教材出现
第二节以教材为课程与统编教材
第三节作为“学”材的传统教材臻于鼎盛
第四节由“学”材而“教”材:近代学校教科书

第七章教学
**节以学为本位的个别教学传统
第二节以教为重的集体教学形式
第三节向重学的个别教学传统复归
第四节以教为导向的近代集体教学
第八章考试
**节考试的萌芽与发展
第二节科举制度的创立及其对学校考试的影响
第三节科举的革废和近代学校考试的转型
第四节民国时期科学化考试的探索与学校考试改革
第九章育德
**节敬德主导下的多元育德取向
第二节三纲五常育德的兴衰
第三节传统育德体系的重建
第四节从传统育德向近代德育转型
第五节现代德育实施的不同道路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优秀的教育传统。教育历史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加以研究,总结经验与教训。研究教育历史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探索教育发展规律,增进教育智慧,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呈现逐步繁荣景象。高等师范教育专业恢复开设中国教育史课程,并把它列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没有规定教学大纲,也没有指定必用的中国教育史教材。课程由各校普遍开设,学生学习的迫切需要推动了中国教育史新教材的编写。各校先后出版的教材有《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发展史》《中国教育简史》《中国教育史简编》《简明中国教育史》等,共同的特点是依教育历史发展的顺序,分时期、设章节、系统又全面地进行概述。这是一种从历史过程出发的教材编写模式,其主要倾向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重在灌输教育史基本知识,而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与研究的兴趣。为了适应21世纪时代发展的需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研究兴趣,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学术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应该考虑转变教材编写的思路。经过同事们一番认真的商讨,我们认为高等学校的教材不必拘束于一种方式,可以尝试走多样化的道路,以专题研究的形式服务于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习需要。中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利用的时间是有限的,不一定需要做全面系统、按部就班的讲解,只要抓住主要问题,分析问题的发生与演变过程,总结经验与教训,采取专题研究的形式也是可行的。专题研究的特点是问题集中、突出,来龙去脉清晰,学生学习时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易于把握要点,可以期待有较好的学习效果。据此,我们希望尝试一种从教育问题出发的中国教育史编写方式。如果说既往常见的通述性中国教育史教材与著作,其编写体例近乎中国传统编年体史书,那么本书专注于记一事之始末,体例则接近历史上的纪事本末体。这是本书的特点所在,也是其新意所在,是需要读者注意的。既然是从问题出发,又应当从哪些问题出发?经过编写团队深入研究,考虑从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和确定了一些基本教育问题作为编写专题。先经大家提议,然后集中意见,形成如下专题,顺序成章。这些专题包括:宗旨、行政、学制、学校、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育德。这也是本书的九章内容。这九个专题大致反映学校工作的过程与方面,也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范畴。按各章主题,先阐述学校外部的教育环境,后论述学校内部的教育要素,这样的排列顺序体现了从教育宏观政策、制度到学校教育工作实施的具体方面的教育思想和实践逻辑。在每一个专题之下,我们尝试展开这一专题所表达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无到有、由古至今、因时而变的历程。如**章“宗旨”,揭示出中国历史上培养目标的嬗变,即设教造士、培养君子、造就儒生、学为圣贤、塑造公民;如第五章“课程”,揭示学校课程的历史变革,即古典分科课程、古代文献课程、体系化的文献课程、近代学校课程变革、不断拓展的现代课程;如第八章“考试”,揭示出考试评价在中国历史上的变迁,即古代学校的考试、科举考试与学校考试的伴生、近代学校考试的变革、近代学校中的考试;如第九章“育德”,揭示历史上道德教育的演变,即崇“德”主旋律下的多元育德取向,道德教化的确立、危机与动摇,传统育德体系的重建,从传统育德向近代德育转型,现代德育实施的不同道路,等等。我们希望通过设计这样的中国教育史教材内容体系,达到吸引读者学习、便于将历史和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效果,使中国教育史更加贴近现实需要。然而,事物总是辩证地存在的。以专题研究形式编写的中国教育史教材,在内容的组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长之处,即可以很快地了解乃至把握某一教育问题的原本始末,而不需要读者去进行梳理。但是这样的体裁也存在不足,即它将教育历史的整体画面条分缕析了,可能会造成教育的问题与问题之间的疏离甚至割裂。虽然同事们在编写过程中很注意专题的关联、呼应、侧重、规避,但仍可能不尽如人意。十分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注意关联阅读其他相关章节的内容,以期加强对中国教育史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人员为:蒋纯焦(**章“宗旨”、第二章“行政”)、王伦信(第三章“学制”、第四章“学校”、第八章“考试”)、杜成宪(第五章“课程”、第六章“教材”)、陈祥龙(第七章“教学”)、孙培青(第九章“育德”)。孙培青为主编,负责全书的统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将本书列入“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策划编辑王雪颖老师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对此,谨表达我们由衷的感谢!以专题研究形式编写中国教育史教材乏有实践者,因此可资借鉴的经验不多,尽管我们尽己之所能,但仍觉有不足之处。如果能得到方家同好不吝赐教,那就是我们的幸运了。先致谢忱!

作者简介

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思想史与教育制度史。编著有《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思想史》(三卷)、《中国教育管理史》、《中国教育家评传(**卷)》、《中国考试通史(**卷)》、《中国教育史研究??隋唐分卷》、《隋唐五代教育论著选》、《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隋唐五代)》、《中华大典??教育典》等。王伦信,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教育史。著有《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新中国中学教育改革研究》《教育家陈鹤琴研究》《上海教育史(**卷)》等,合作及参与撰编著作、高校教材等10多部,发表论文近40篇。参与《中华大典??教育典》的编纂工作,主持***与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20世纪中学教育改革的历程与问题研究”“技术向度的中国教育史考察:媒介演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中国传统家风家教的现代转化与传承研究”等。 杜成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理论与教育史组成员。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教育史学理论。编著有《早期儒家学习范畴研究》、《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中国幼儿教育史》、《教育史学》、《幼儿教育思想史》、《中外教育简史》、《大辞海??教育卷》、《共和国教育60年》、《大夏教育文存》(12卷)、《上海教育史》(4卷)、《中国近代教育文献丛刊??教育史卷》、《共和国教育70年》等。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