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26706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15,343页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42670632 ; 978-7-5426-7063-2

内容简介

本书分四部分, 古代、基督教世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内容包括: 扁平的世界 ; 过去的现在 ; 希罗多德的成就 ; 修昔底德与线性时间的重塑等。

目录


构思
导言定义过去

**部分 古代
扁平的世界
过去的现在
希罗多德的成就
修昔底德与线性时间的重塑
希腊化时期的创新

第二部分 基督教世界
不能由彼及此
祈祷的力量
突破到“当下”
“世间”观念
重构的“世间”
图尔的格里高利与“世间”
从未来回到过去:比德及预表现实观

第三部分 文艺复兴
活着的过去
时代错误的诞生
彼特拉克的“哥白尼式的飞跃”
通用部目世界观
让·博丹与历史的统一性

第四部分 启蒙运动
在场与距离
作为一种历史体裁的传记
历史学中的政治
真理的各种关系/各种关系的真理
孟德斯鸠与事物的关系
过去的出现
跋过去的历史化

参考书目节选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过去的诞生》:  哈维在李维著作的抄本及相关文本上所做的旁注——所有的旁注都显示出同样清晰而沉稳的笔触,极少有删除的成分——显示出他是将多种书籍放在一起研读的,在它们之间进行细致的相互参校,而非一次只从头至尾读一《过去的诞生》。格拉夫顿和贾丁推断这种缓慢、细致而深入的阅读方式可能会因一种近代早期的发明而变得便利可行,这就是书轮,一种小巧的费里斯转轮式的放置书本的轮子,它可以使读者(坐在它的底座上)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次可以很方便地阅读和参照10本以上的书籍。因此,当哈维向年轻的托马斯·史密斯解读李维著作时,在被选出来从不同方面解释该著作的诸多文本中,有关罗马历史方面的著作占据中心位置。实际上,从事此类阅读的人倒不必然就是带着一个书轮的专职人员,亦可能是拥有一个大书桌的悠闲的业余爱好者。对我们而言关键在于,那种深入的、带有明确导向性的阅读,无论阅读者是专职人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就将之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公开目的而言,鼓励都同时从多种文本摘录信息。博丹的《方法》一书所设定的就是这种阅读模式。  特别令人关注的是反复精读的效果。哈维的李维抄本满是注释,留下了持续研读的痕迹,而每一次研读参照的文本以及心中所想要达到的目的都不尽相同。当他在不同的情境之下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李维的作品时,哈维所做的远不仅是从文本中摘录实用的信息,而是由此形成了一种认为罗马过去“多姿多彩且富有立体感”的看法。格拉夫顿和贾丁发现这种多维理解的主要例证是哈维对李维历史第三个十年,即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评注,在那里,哈维对汉尼拔在坎尼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之后未能攻打罗马城本身表现得不耐烦。根据李维的叙述,汉尼拔手下的骑兵统帅马哈巴尔力劝他在战斗之后立即向罗马进军,但汉尼拔却犹豫不决。哈维在旁注中评论道:“马哈巴尔的杰出建议本来可以使汉尼拔成为像亚历山大那样伟大的人,但汉尼拔只专注于小的利益,失去了一次取得*大成功的机会。不抓住当下机会,就永远没有机会。”当哈维偏离李维著作而公开表露出的赞美罗马的主旋律,进而思考汉尼拔的现实困境之时,格拉夫顿和贾丁在他违背事实的想象中看出了一丝“对魔鬼的同情”。这种视角转换的“驾轻就熟在一个人文主义者身上不太可能发生”。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哈维的思想敏锐源于他与一个致力于鼓动伊丽莎白女王推行更富侵略性的对外政策的贵族家庭的联系。鉴于此种环境,他自然不耐烦于汉尼拔的犹豫不决。但人们从这些旁注中还能察觉出一个设法将自己置于汉尼拔的处境——虽然很短暂——的人的挫折感。哈维对李维文本精深而详细的理解似乎延伸到传记领域,并开始关注古代的生活和名人。这种关注为从文本——及其古代情境中——塑造一种对想象的生活的共情式认同提供了场所。如果历史为现在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教训宝库,在历史著作和传记中的人物描写则提供了完全不同的某种东西的可能性,那是一种与往昔生命想象的关联,它们在文本中几乎可算是不速之客。在此种意义上,可以说传记打开了通向我们今天所谓的历史理解的窗口。  通向理解科泽勒克所称的与“诸多历史”不同的“历史自身”之路各各不同。聚焦于特定目的的精读有可能起到凸显历史人物形象的效果,当人们缓慢而反复地阅读一个核心文本,并参照各种各样的关键性解释和支持性材料时,他们就从各类细节中以更加生动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但还有其他阅读方式,我们可以将之大致称为“泛”读而非精读,其所助长的是对文本更为随意和不拘一格的理解。D.R.伍尔夫在他富有吸引力的研究著作《近代早期英格兰的历史阅读》中对其中的一些方式进行了分析。书轮或书桌上满是打开的文本的意象掩盖了多数(如果不是绝大多数的话)阅读都是以朗读的方式进行,且一般都是在一群观众前面朗读这一事实。我们已经在厄宾诺大公的餐厅看到此类活动,在那里弗莱德里克·德·蒙特费特罗每天都要听人诵读李维的作品,而且(如伍尔夫所指出的那样)大声朗读的习惯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场合都是司空见惯的事。令人遗憾的是,它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尽管有人推测反复听文本(经典或其他类)的朗读会使人习惯于听特定的文体和短语风格,培养起一种对某个特定修辞技巧的喜好。  与在听众面前大声朗读相比,私人阅读(不管是默读还是朗读)在旁注中、在通用部目本里、在日记里以及在文学作品中都留下了它的踪迹。伍尔夫对这些材料的分析显示出在近代早期人们日益喜好随意而非专注地阅读历史。亨利·普雷斯科特和塞缪尔·佩皮斯常常是一只手捧着历史书阅读,另一只手则端着一品脱啤酒。而因失恋而伤心的达德利·莱德尤其只将阅读历史作为一种社交润滑剂——一种不同于加布里埃尔·哈维和他的东家所想要的“行为”。但是,伍尔夫认为,近代早期的读者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即“从历史阅读中发现范例、孤立的事件、可随时用得上的奇闻轶事,而不是将著作从头至尾阅读完以对作品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尽管这种倾向与哈维精读的惯常做法相吻合,但它同时也完善了一种更为不拘一格的阅读方法,读者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同时参考多种文本,而不是在深耕一个核心文本的同时参照手边的其他相关书籍。这种泛读的做法在蒙田的奇怪的小随笔“论拇指”中表现得*为明显,文中他从各种各样的希腊和罗马文本中收集关于他所写主题的各种古怪的趣闻。人们可以想象他站在自己书房的书架边,一本接一本地飞速浏览着书籍,将他的聪明才智用在这个细微末节的主题方面,它除了用一些*简单的查询之外实在也没有必要用其他手段来完成。  ……

作者简介

  扎卡里·赛尔·席夫曼(Zachary Sayre Schiffman),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1980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1987年至今一直任教于美国东北伊利诺伊大学历史系,现担任该系伯纳德J.布勒梅尔杰出研究教授。研究重点:文艺复兴和近代早期欧洲历史,在法国启蒙运动史方面着力尤多。先后出版四部著作,其中影响大的就是《过去的诞生》,该书奠定了其在美国史学界的重要地位。    梅义征,安徽省太湖县人,历史学博士,现居上海市。历年在期刊、报纸发表各类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2本,译著2本,主编著作1本,参与编写著作1本。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