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蚯蚓高产养殖与综合利用

蚯蚓高产养殖与综合利用

1星价 ¥4.9 (3.5折)
2星价¥4.8 定价¥14.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82756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122页
  • 出版时间:2020-04-01
  • 条形码:9787508275666 ; 978-7-5082-7566-6

内容简介

  《蚯蚓高产养殖与综合利用》由中国农业大学孙振钧教授编著。内容包括:国内外蚯蚓人工养殖概况、蚯蚓养殖的意义、蚯蚓养殖的主要种类、蚯蚓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蚯蚓生长繁殖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蚯蚓饲料调配技术、蚯蚓规模化养殖技术、蚯蚓高密度养殖技术、蚯蚓病害与敌害防治、蚯蚓采收与加工、蚯蚓粪的利用、蚯蚓养殖综合效益分析、蚯蚓生物反应器与生物有机肥工程、蚯蚓产业与可持续发展。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语言通俗易懂,适合蚯蚓养殖专业户以及畜牧、水产、饲料、食品、环保工作者阅读使用。

目录

一、国内外蚯蚓人工养殖概况
(一)国外蚯蚓人工养殖概况
(二)国内蚯蚓人工养殖概况

二、蚯蚓养殖的意义
(一)改良土壤
(二)生产新型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三)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四)食用
(五)药用

三、蚯蚓养殖的主要种类
(一)天锡杜拉蚓
(二)日本杜拉蚓
(三)参环毛蚓
(四)秉氏环毛蚓
(五)威廉环毛蚓
(六)湖北环毛蚓
(七)直隶环毛蚓
(八)通俗环毛蚓
(九)背暗异唇蚓
(十)灰暗异唇蚓
(十一)微小双胸蚓
(十二)赤子爱胜蚓
(十三)红色爱胜蚓
(十四)中华合胃蚓

四、蚯蚓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二)内部器官
(三)生活习性
(四)生活史
(五)蚯蚓生态类型
(六)生态因子对蚯蚓的影响

五、蚯蚓生长繁殖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一)蚯蚓生长繁殖与温度、湿度及通气性的关系
(二)蚯蚓生长繁殖*佳温度、湿度和酸碱度
(三)蚯蚓在人工饲料中的生活深度
(四)蚓茧在饲料中的分布规律
(五)种蚓放养密度
(六)生产群不同放养密度下生长发育规律
(七)蚯蚓人工养殖高产饲料因子筛选
(八)不同饲料对蚯蚓生长及蚓体(粪)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六、蚯蚓饲料调配技术
(一)蚯蚓常用饲料
(二)蚯蚓饲料营养评价
(三)蚯蚓饲料配方
(四)蚯蚓饲料堆制技术

七、蚯蚓规模化养殖技术
(一)大田养殖
(二)高密度养殖
(三)立体养殖
(四)生态养殖

八、蚯蚓高密度养殖技术
(一)露天高密度养殖技术
(二)温床塑料大棚蚯蚓养殖与周年循环生产

九、蚯蚓病害与敌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一)敌害防治

十、蚯蚓采收与加工
(一)成蚓的采收及蚓体、蚓茧、蚓粪的分离
(二)蚓粪的采收
(三)活蚓的运输
(四)蚯蚓的干燥和粉碎
(五)蚓粪的处理

十一、蚯蚓粪的利用
(一)蚯蚓粪的成分
(二)蚯蚓粪的性质
(三)蚯蚓粪的功能及特点
(四)蚯蚓粪作为肥料的应用
(五)蚯蚓粪作为饲料的应用

十二、蚯蚓养殖综合效益分析
(一)成本分析
(二)收入分析
(三)效益分析

十三、蚯蚓生物反应器技术与生物有机肥工程
(一)蚯蚓生物反应器技术
(二)蚯蚓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与生产生物有机肥工程设计
(三)经济效益分析

十四、蚯蚓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一)利用蚯蚓处理有机废弃物技术展望
(二)小蚯蚓可以做成大产业
(三)抓住新一轮蚯蚓高科技产品产业化机遇
(四)以“蚯蚓生态链”为核心,创立生态农业新模式
展开全部

节选

  《蚯蚓高产养殖与综合利用》:  (五)种蚓放养密度   蚯蚓的养殖密度要适当,如果密度较小,虽然种群内个体间的生存竞争不剧烈,每条蚯蚓的增殖倍数较大,但整个种群单位面积的增殖倍数较小,产量低;放养过多,密度过大,由于食物、氧气等不足,生存空间拥挤,代谢废物积累过多,造成环境污染,致使种群内个体间生存竞争加剧,往往使个体增重下降,繁殖力也随之降低,病虫害与疾病蔓延,死亡率增高,幸存者逃逸等。   为了达到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目的,要摸索出合理的放养密度,使蚯蚓增殖倍数高,生长发育速度快。对每平方米5 000条、10 000条、15 000条蚯蚓三种密度下太平2号蚯蚓的繁殖性能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种蚓养殖密度、放养成蚓为10000±200条/米2时,繁殖性能*佳。环毛蚓的养殖密度以每平方米1 000~1 500条蚯蚓为宜。如果采用较先进的通气恒温加湿法,为蚯蚓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则养殖密度还可提高。   (六)生产群不同放养密度下生长发育规律   观察50厘米厚饲料条件下,不同放养密度蚯蚓从幼蚓到成蚓的个体生长增重和群体生物量增长规律。结果表明:   蚯蚓个体性成熟为60~70天,90~100天个体重达*大值。达性成熟和个体*大重的时间基本与放养密度无关。   随着密度增大,个体重降低。但群体生物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生产群蚯蚓放养密度可以增加到5.5万条/米2,一般管理条件以3万~5万条/米2为宜。   蚯蚓增重曲线呈“S”形。在快速增长期与增重缓慢期的拐点处为蚯蚓*佳收获期,此时外部特征为环带刚形成,个体重随放养密度变化而有变化。5 万~5.5万条/米2条件下,个体重0.38±0.02克时收获经济效益*挂。   (七)蚯蚓人工养殖高产饲料因子筛选   1.蚯蚓对不同处理粪便的自由选食观察   选用牛粪、猪粪、鸡粪、人粪、马驴粪、混合粪,采用自然风干(15~20天)、小堆发酵(15天)、粪便(70%)+麦秸草(30%)混合堆积发酵三种方法处理,观察太平2号蚓对不同处理方法、不同粪便的喜食程度。结果表明,蚯蚓*喜食牛粪,以粪便+麦秸草混合发酵处理方法效果*好。   2.*佳氮素料   不同粪便和麦秸草混合发酵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粪便和麦秸草混合发酵后均可作为蚯蚓饲料。*佳氮素料为牛粪组。90天试验,繁殖倍数达20.75,增重倍数为12.7。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