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414036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78页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224140361 ; 978-7-224-14036-1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冯积岐的人生历程、写作历程,从中映现出的不仅仅是当年的地主“狗崽子”历经的沉浮颠簸,屈辱不幸,而且可以触摸到现实生活的一种和“历史”对一个作家的锤炼与塑造。一部分是对冯积岐的作品的认知和评论。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村子, 白皮松及祖母 ; 没有屋顶的房子 ; 成长故事 ; 两块搅团和三斗小麦 ; 银元, 以及那些艰难的日子 ; 病痛中的爱情故事 ; 农民父亲和母亲等。

前言

写《蜕变》(原名《用苦难铸成文字》)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2012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冯积岐的长篇小说《时期》以后,该社社长沈梅女士开始关注作家冯积岐及其创作。一次相聚中,沈梅女士、《传记文学》主编赵春强先生、《文艺研究》主编方宁先生一致建议冯积岐在北京开个作品研讨会结一下30年的创作,再做个评传。对于朋友的真诚建议,他觉得都是出自一番好意。他认为,一个作家说话的分量是作品,作品就是作家的传记。后来,他还是决定采纳。自传会有自我评判不客观之嫌,评传较为公允,是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看他、写他更有说服力。当冯积岐老师与我谈及此事,说实话,当时我很忐忑,也深感意外,担心自己写不好。而且,我知道,但凡写评传都是找名家、大家写,为什么选择我来写?他说:“你不问我也知道你会有这个疑惑,原因有两点:首先是地缘关系,都是土生土长的岐山人,出自农村,对农村生活熟悉,对农民有切身的深厚感情。其二是校友,我是80年代在西北大学作家班读书,而你是90年代中期上的西北大学。同在古城西安先后上同一所大学,相同的文化熏陶,自然会产生统一的文化背景与文化认知,这是去剖析一个作家很重要的文化基础。如果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你的文字功底,我是认同的,我看过你的文章,素朴,透着泥土的气息,而且不乏思想的火花,,基本上读完了他的全部作品,但是对作品的认知可能大多只停留在感层面,缺乏理论的概括与提升,也没有做到比较全面的分析评价。这些,只能留待有眼力的学者、评论家去补充。,箱发给了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传记文学》杂志。杂志社对我的作品很满意,很快就在2014年《传记文学》**期刊登。作品的面世,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有了继续写下去的信心。于是,一鼓作气,边写边发,十二章《用苦难铸成文字计十二万字左右在2014年《传记文学》杂志连载十二期(每月一期)。 2015年,由于采访工作滞后、我后期的写作没有跟上杂志连续出版的节奏以及时间等种种原因,剩余章节没有再在《传记文学》连载,但是对书稿的修订工作一直没有停止。 2018年,我重新对这部评行构架、修改与完善,于2019年末完成,改名《蜕变》。评传《蜕变》不仅展现了一位优秀作家艰难的人生与创作历程,而且会让读者看到,一个真正的作家,必定是一个文学虔诚的皈依者,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信念不变,追求不变。冯积岐对于孜孜以求的文学事业,一直坚持并坚守自己的艺术美学观,像牛一样地劳作,像土地一样地奉献。他不问收获、志在耕耘的追求精神是对文坛、对文学*公允的回答。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命运不会亏待为它付出的人。” 《蜕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冯积岐的人生历程、写作历程,一部分是对冯积岐的作品的认知和评论。我觉得,**部分,我写得比较顺畅,也比较完满。第二部分,对我来说是一个短板。因为自己的理论有限,虽然,适合写纪实类的。” 偶然中似乎又有些必然的因素,于是,我接下了这个活儿。从2013年上半年开始,我找机会对冯积岐老行实地采访,包括绝大多数时间我在岐山他在西安,写作的过程中,不清楚的我就打电话问,更多时候是电话采访,搜集写作素材。其间,我被作家对文学的执着与虔诚深深地感动,可以说,冯积岐老师是我写作之路的一面镜子。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写,而且要写好。 通过采访,书写作家冯积岐,一是了解了他的人生史、成长史和创作史,知道了他在文学创作这条道路上是怎么走过来的,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二是要给他写这部评传,就必须学习和研究千万字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他的小说散文随笔的学习研究,我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对我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三是冯积岐这些年几乎读遍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吸收了西方许多大家的创作经验,这也是我研究他的一个新的视角。四是冯积岐从农民蜕变成为作家,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通过给他写评传,我了解到,他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对文学的坚持,孤独中的坚守与的自律,以及具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吃苦精神。如他自己所说,我的写作就是活着,我的活着就是写作。给冯积岐写评传也是对我自己写作的和锤炼。 《蜕变》的**、二章写好之后,我通过电子邮

目录

**章 村子,白皮松及祖母
第二章 没有屋顶的房子
第三章 成长故事
第四章 两块搅团和三斗小麦
第五章 历练
第六章 银元,以及那些艰难的日子
第七章 病痛中的爱情故事
第八章 农民父亲和母亲
第九章 解放
第十章 在乡的日子
第十一章 在陕西省作家协会
第十二章 从沉默到逃离
第十三章 敲开了那扇门
第十四章 在凤县委挂职
第十五章 松陵村故事的浓缩版:《村子》
第十六章 《粉碎》之后
第十七章 当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第十八章 认清自己才有能力面对现实
第十九章 两个访谈
附录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村子,白皮松及祖母 1 冯积岐的多部小说中讲述的故事都发生在一个叫凤山县“松陵村”的地方。这个“松陵村”是他给自己的小说人物搭建的舞台,是他创作的“背靠点”,他人生的苦难与蜕变就是在这块土地上滋生、出现的。对他来说,“松陵村”无疑是一块饱蘸着苦难的“苦地”。就像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沈从文一唱三叹的湘西、莫言极尽渲染的高密东北乡一样,“松陵村”就是独特的“那个村”。“松陵村”泥泞的街道,豁豁牙牙的土墙,灰头灰脑的土厦房,粗壮高大的中国槐,大摇大摆的老牛蔫驴,公然在村街上追逐嬉闹的公狗、母狗,鸡鸣猫叫,以及从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飘出来、带着柴草燃烧的既熟悉又亲切的气味,都清晰可闻。包括街道上堆放的柴草、粪堆,院门前的门墩、石头都有明确的位置。“松陵村”是冯积岐不可逃避的乡愁,也是他*敏感的神经。它和约克纳帕塔法县、湘西、高密东北乡截然不同的是:“松陵村”让冯积岐伤心、伤痛、伤感,是他的人生拉开幕布的锣鼓齐鸣之地。他对“松陵村”的情感既暖昧又复杂。读者一旦走进“松陵村”,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属于他的灵魂的神秘归宿,从而产生亲近的神往和探究的欲望。 “松陵村”是冯积岐的出生之地陵头村的衍化和别名。 陵头是一个昕着令人伤感的村名。 松陵村,既有象征和隐喻,又含有实质性的内容,因为有一棵粗壮高大的白皮松矗立在村口,还因为有既能说清而又说不清的陵墓遗存在村子周边的田野里。 陵头村这个在共和国的十万分之一的版图上也找不见位置的小村庄,位于关中西部岐山县城的西北方向,距离县城仅仅三公里半路。村子紧偎着千山余脉(当地人称之为北山),面向开阔肥沃的关中平原。在冯积岐童年的记忆里,村子的四周是敦敦实实的城墙,城墙上星星点点的青苔好像穷人衣服上的补丁一样乱七八糟,只有眨巴着眼睛的蓝色或者黄色的不知道名字的花朵才能牵动孩子们的好奇。城墙四周是城壕。坐在城墙上向下俯瞰,仿佛坐在一条停泊的船上荡悠。城墙外的东南角是村里人给牛饮水和孩子们夏天玩水的涝池,就是这个涝池,曾给冯积岐“松陵村”的故事增添了令人兴趣盎然的色彩。冯积岐的几个短篇小说都和涝池有关。 松树下的故事更是俯拾即是。挺拔的白皮松威严地挺立在陵头村的村口。据村里人说,这棵白皮松历经了上千年的风风雨雨。而陵头村的陵墓和古老而神奇的岐山血脉相连。岐山是周王朝的肇基之地。传说,曾有凤凰在岐山县城外一个叫作“凤鸣岗”的山顶上呜叫三声而天降祥瑞,“凤鸣岐山”由此便用文字定格在了《诗经》里,被后世人演绎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在“松陵村”的故事中,冯积岐多次提及的周公庙,就是《诗经》里所说的“卷阿”,它是周王朝的奠基之地,距离陵头村仅仅三里路。 2004年春天,陕西省考古队和北京大学考古队在周公庙东边的山梁上发现了庞大的西周贵族墓群,陵头村是西周贵族墓群的一部分。按照陵头村人的说法,他们住在陵墓的头上,陵墓的主人正是西周的皇室或贵族,不然,不会叫“陵”,只会叫坟。这是陵头村来历的一种说法。而有据可查的是,陵头村埋藏着唐末的秦王李茂贞的儿子李从严和夫人。李茂贞在凤翔称王后,他的儿子以千岁自封。他们的坟墓自然称为“陵”。1940年,在陵头村东边的地里,有人挖出了一块石碑,石碑上记载着这件事。石碑的拓片曾经被陵头村的绅士冯耀林收藏。这是陵头村来历的第二种说法。 P1-2

作者简介

郑金侠,陕西岐山人。199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哲学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化馆副研究馆员。获第七届宝鸡文艺大奖优秀文艺创作奖。人选“陕西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迄今在《传记文学》《延河》《散文选刊》《金秋》《深圳文学》《今晚报》《陕西日报》《宝鸡日报》《秦岭文学》等发表作品逾百万字,部分作品人选《宝鸡文学六十年》《高中生之友》《西北文学》等。出版散文集《故园听风》。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