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張純一集全5册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6228877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208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62288770 ; 978-7-5622-8877-0
本书特色
★16开布面精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张纯一早年参与反清革命,后转向宗教研究,历经弘扬基督教、批判反思基督教及皈依佛教三阶段。其著作丰富,涵盖政治、宗教、国学等领域,尤其在融通各教、阐释佛教方面有独到见解
★收录张纯一大量文献,包括专书、文章、函牍等,兼顾其思想与学术历程
★本书不仅是对张纯一先生一生学术与思想的致敬,更是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生动展现
内容简介
张纯一(1871—1955),字仲如,湖北省汉阳县兴隆乡人,曾中清末秀才。甲午后,汲汲于维新救亡,图改革政治。1903年在武昌圣公会主办的文华书院任国文教习,1909年在上海广学会编纂《大同报》。1920年前后到燕京大学、南开大学任教,后转任中华大学、上海法政大学教职。抗战时期任教西北联合大学、中央政治学校等校,战后任政治大学教授。张纯一终生笔耕不缀,著述等身,其著述曾获得国学界、佛学界、基督教界的赏识或热烈讨论。
张纯一早年宣传革命,辛亥革命后因对时局失望,改从事学术研究和宗教研究,希望以此来探寻救国的道路。他从鼓吹革命到转向书斋的心路历程,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留下的200余万字的著作,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张纯一对先秦诸子百家均有所涉猎和研究,对墨子用力尤深。他以墨学诠释儒道法各家,展现了别具一格的学术特色。他的学术研究不仅深化了传统文献的诠释,而且推动了学术史的研究。 张纯一在新中国成立初去世,未能加入新中国学术发展历程,加之他思想驳杂,横跨政治、学术、宗教等多个领域,浩繁难续,故张纯一长期以来被学术界所遗忘,仅有极少数著作以单行本形式问世。此次《张纯一集》入选《荆楚文库》,编者将张纯一被埋没的、分散于各地的文献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并重新标点和加注,另将与张纯一相关的其他文献作爲附録收入。
本书编者之一何卓恩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学术文化史,编辑出版有近代中国思想史文献《梁啓超〈李鸿章〉评注》、《殷海光文集》、《韦政通文集》、《殷子衡张纯一合集》、《夏道平文集》、《胡适文集》等多种。另一编者李涛爲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师从何卓恩教授从事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本书凡5册,2000千字,张纯一著,何卓恩、李涛编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
前言
张纯一(1871-1955),字仲如,湖北省汉阳县兴隆乡人。幼受庭训,喜治宋学及百家书,曾中清末秀才。甲午后,汲汲于维新救亡,图改革政治,1904年在武昌圣公会主办的文华书院任国文教习,1906年前后参加反清革命活动。1908 年受温州师范学校之聘,任教育学教习。
1909年到上海广学会编纂《大同报》。1918年前后到燕京大学、南开大学任教,后转任中华大学、上海法政大学教职。抗战时期任教西北联合大学、中央政治学校等校,战后任政治大学(中央政治学校升格)教授。终生笔耕不缀,著述等身。
张纯一的思想和志业,可总分为革命与革心两大阶段。1911年之前,积极参与反清政治革命,著述不多,可见者有《学生军军歌》和《伦理学》,据其自述文章提及,还有《教育学》等书,惜无从查考。
辛亥革命建立起民国后,张纯一深感这个新中国远非自己的理想,尤其是秩序的混乱、道德的沉沦,使他痛心疾首。他开始考虑通过宗教来挽救世道人心。他的**站是弘扬基督教(大约1911-1917)。他认为基督教兼有儒教的平实和道教的玄妙,而弘教之方则优胜于佛道,对于革命后的中国尤其适用。他利用在广学会编纂《大同报》的机会,撰写了大量弘扬基督教的社论,如《基督教有益民国》、《世界进化之先导》、《健全国民之友助》、《泰西法政之助力》、《天道启示论》、《重生论》、《天国论》、《新约之光》、《圣灵论》、《恶的终始》、《教约篇》等,后来结集为《仲如先生弘道书》。此外还撰述了《基督神通义证》、《耶稣基督人子释义》等论著和《基督之生命观》、《基督教兼有佛教各宗之长说》、《答熊子真》、《答殷勤道》、《答张信天》等文章、书信。张纯一对基督教的理解和弘扬与教会人员的独尊态度不同,他主张融通各教(及中国先秦诸子)而归命基督,对教义采开门主义,不满于教会的关门主义(1916年在《对于教会之感言》中直言不讳),因此屡受责难和压制,被要求止著从译,1918年更被迫离开广学会。离开教会后张纯一的工作环境主要是大学讲坛,比较有利于他摆脱有形宗教的束缚,自由思考各教如何融通的问题。
在反省基督教弊端,并深人研究先秦诸子、中世来华佛教的基础上,他的宗教救世第二站走到了以佛教为主体的改造基督教之路(大约1917-1927)。这时他认为不精研佛教绝不能了解真基督教之奥妙与缺陷及错误,主张将真基督教佛化成为佛教基督宗。这一时期的著述,有《改造基督教之讨论》、《答某女士书》、《答太虚法师书》、《与吴雷川先生书》、《答边润寰宗教之疑问》、《忠告基督徒》、《呜呼愚谬可悯的基督教》、《福音秘义》等,其中大量论教书信后结集为《佛化基督教》一书发行。这些论著得到太虚法师和一些僧俗人士的高度肯定,也引起一些主张宗教融合的西方传教士的共鸣,但更多的则是冷遇和讥讽。
长期的冷遇和讥讽,加之张纯一对基督教的看法越来越负面,而佛教信仰则日笃,他渐渐走人第三站(约1927年后),即皈依佛教(法号觉义、证理),开始全副身心从事于正面宣传和阐释佛教,发表和出版了《护持佛法之条陈》、《周霁光居士母寿演说佛法》、《曹崧乔居士书〈华严经〉跋》、《空为诸佛至要妙之法宝》、《发菩提心约说》、《然身供佛》、《〈佛说阿弥陀经〉之研究》、《复友人熊澜恬谈学佛书》、《佛学之根本真理》等论著和文章。
张纯一国学功底甚厚,对先秦百家尤其深怀敬意,在上述“革心”的三时期,思想理路有变化,而研习和阐释国学,特别是先秦诸子经典的工作始终坚持(亦与担任各大学周秦哲学史课程有关),著有《融通各教会相归元讲易举例》、《墨学与景教》、《墨子闲诂笺》、《墨学分科》、《国学阐微》、《墨子集解》、《国学简择》、《老子通释》、《阴符经真解》、《晏子春秋校注》等书和不少文章及演讲词。所不同的是,在**期和第二期初比较重视各教融通,而到第二期中后和第三期则越来越注重以佛教义理加以阐释。
本集收录张纯一的文献,大部分在革心时期,兼顾到上述三站思想和学术历程。本集所文献,含专书、文章、函牍、诗联等多种,另将他人与张纯一直接相关的若干文献作为附录收入。各类文献力求分别以问世时间先后排列。
由于张纯一主要以宗教表现学术和思想,故学界对他的关注远不如当时名气相当的俗界学人,文献更是分散,搜集困难很大。首都经贸大学的何振华老师,中国政法大学张春林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彭剑教授,以及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张家豪、孙会修、王胡伟、李涛等,分别在北京、上海以及日本等地协助搜集,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尽管如此,仍还有不少遗憾留下。在此特别感谢上述诸位朋友的辛劳,并期待有心人士随时提供遗漏文献的信息,以便来日补齐。
张纯一文献,无断句无标点者有之,断句而无标点者有之,断句标点而与今不符者有之。编校中检索引文原文,按现代规范重新标点,费时良多。惟篇幅浩大,错漏之处仍或多有,祈请方家正之。
何卓恩
2018年11月
节选
-
中国近代史
¥15.5¥39.8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2.5¥38.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安史之乱
¥24.1¥6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9.0¥25.0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10.3¥25.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7¥39.0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8.4¥49.8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万历十五年
¥14.8¥25.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6.8¥48.0 -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精装插图版)
¥39.2¥78.0